從2020年起,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在年底前全部實現。
也就是說,取消事業編制,編制工變合同工已成定局。事業單位的「鐵飯碗」也宣告打破。
從此,曾經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三大鐵飯碗,只剩下公務員苦苦支撐,但是隨著5+2,白加黑的流行,以及新公務員處罰條例的實行,基層公務員也不再是香餑餑的好工作了。
其實,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有大半年有餘,只是之前疫情佔據了所有人的目光,才顯得不聲不響沒人關注。
從去年開始,事業單位改革任務已經完成了將近一半。
作為事業編制大頭的公立醫院、銀行、高校等單位已經先後取消事業編制,變成合同制員工。
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不少員工感到震驚、害怕,一時間難以接受。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的「鐵飯碗」會被取消。畢竟一直以來,事業編制都是普通畢業生所嚮往的。它不僅足夠穩定,只要在職期間不犯大錯,就可以一直幹到退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心甘情願去網際網路大廠,去追求狼性文化(哪怕不給肉吃只給草),去接受996和007的福報的。
還能拿到可觀的養老金,福利待遇好。
不少大學生畢業時,都曾有過被父母勸說考事業單位、進體制的經歷,仿佛進去以後就是終身的安穩,尋求一個穩穩的幸福。
但隨著時代變遷,一成不變的體制和單位,也將不復存在。當年國企大量下崗的教訓,早已經被善忘的人們忘卻,只留下當年黃宏的春晚小品還偶爾讓人追憶下歷史。
改革,是一種社會進步。所謂「鐵飯碗」,只會讓員工鬥志消磨,一心求安穩,碌碌無為,得過且過。任何行業都需要有競爭,只有競爭,才能得到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而這一切,也給那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