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類女性易患上宮頸癌!趕快自查!

2020-12-21 騰訊網

宮頸癌是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們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近年來還有年輕化的趨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說說7種女人易患上宮頸癌。

一、7種女人易患上宮頸癌:

1.多伴侶:如今人們對於性都是極為開放的,很多男女都有著不少的性伴侶。而有研究表示有多個性伴侶的朋友被宮頸癌纏身的風險就會更高,因此建議這類的人群要遠離性慾。

2.感染HPV:宮頸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最明顯的就是女性在抵抗力下降後受到病毒侵襲,宮頸癌發生概率就很高。大部分的宮頸癌都會伴有 HPV高危型感染,若女性在抵抗力下降後再感染 HPV,就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宮頸癌發生的概率。高致病性 HPV的持續性感染也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3.性生活過早的女性:每個女性陰道都有一層處女膜的保護。即使有病菌入侵,也比較難以受到感染。但是如果一旦有了性生活,陰道就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很容易導致病菌入侵,造成宮頸感染,進而導致宮頸腐爛,嚴重的話還會引發宮頸癌。

4.多次生產的女性:女性若經歷過多次生產,宮頸就很容易受到損傷,這樣出現宮頸癌的機率也會翻倍。由於生產多次的原因,宮頸的抵抗力也有所降低,易出現功能不全的問題,女性或會因子宮健康問題而導致宮頸癌的發生。

5.早婚:如今很多上完初中或者是高中的人很在畢業後很快就會結婚了,這些人的年齡基本都不會超過20歲。那有研究表示20歲之前結婚的患宮頸癌的風險高。

6.吸菸的女性:很多的人都喜歡抽菸喝酒。但是香菸和酒對身體有很大的刺激,長期以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概率。

7.炎症:宮頸癌患者也是很容易盯上婦科炎症的朋友,尤其是宮頸糜爛的人。據悉宮頸糜爛的人患宮頸癌的風險比尋常人要高出五到十倍。

二、還有一種疾病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

1、宮頸息肉是什麼: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是宮頸管局黏膜增生,形成突出於宮頸外口的紅色小贅生物,除了導致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及導致不孕症外,還有可能發生癌變。那麼,宮頸上長了個息肉怎麼辦?中醫:不手術也能消除!

2、中醫如何消除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的主證是以帶下量多,色赤為主,故在中醫學多屬於「赤帶」範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故辨證時當以帶下的量、色、質、味為重點,結合其症狀辭其虛實寒熱。患者可用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適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復發。

3、需要及時手術的宮頸息肉:並不是所有宮頸息肉都能直接採用中醫療法,對於體積超過1.5cm,症狀表現嚴重,生長速度過快,或有其他癌變跡象時,應及時通過手術祛除息肉,來避免息肉癌變。當然手術治療的復發率很高,所以建議患者在手術創傷恢復後,再通過中醫療法消除息肉病灶,避免息肉復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宮頸癌容易「看上」這4類女性,女性要有防病之心
    在眾多婦科疾病當中,宮頸癌是很常見的,很多女性覺得只要不亂來,就不會得這種病,便懶得了解它。可事實證明,很多潔身自好的女性也同樣會得宮頸癌,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一、未婚女為何也會被宮頸癌「纏上」?
  • 哪幾類女性易患卵巢早衰症?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哪幾類女性易患卵巢早衰症? 1.皮膚衰老、身材走形的女性:皮膚發黃、斑點皺紋增多、腰腹、乳房松垮變形,是卵巢開始萎縮的預兆
  • 醫生忠告:過不了多久,這5類女性多半會得宮頸癌!不是在說笑
    數據顯示,我國幾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有感染HPV的經歷,而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又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因素之一。因此,感染HPV的人,都更要提防宮頸癌的發生。 但是你知道嗎?不管是HPV感染,還是宮頸癌的發生,其實很可能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 提醒:有4種女性易得宮頸癌!再忙也要記得抽空檢查下HPV
    但是全球的相關數據也表明,新發的宮頸癌的平均年齡降低了,也就是年輕化了,我國宮頸癌的發病一般40歲--50歲的最多了。雖然近些年宮頸癌的發病率有所降低,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了解和預防宮頸癌還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還有一部分女性非常容易患上宮頸癌。
  • 防治宮頸癌,女性應知的宮頸癌疫苗小常識
    根據2019年中國HPV(人乳頭瘤病毒)和相關疾病報告顯示,在我國15~44歲女性中,宮頸癌是排名第三的常見惡性腫瘤,目前宮頸癌已成為我國15-44歲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當前,各類型HPV疫苗已研發成功並在我國上市,該如何選擇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以下宮頸癌防治和宮頸癌疫苗相關知識。
  • 一針難求的宮頸癌疫苗,醫生提醒:這7類人群不宜注射!
    HPV疫苗雖然是女性們的福音,很多女性都在陸陸續續預約九價HPV疫苗,但是有一些女性是不能隨便接種疫苗的。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是不能注射宮頸癌疫苗的?宮頸癌疫苗不適合注射的人群1、有計劃生育的女性2、孕婦(如果注射一針後意外懷孕,後續必須產後注射)3、急性嚴重發燒性疾病或有比較大的傷口的人群應延後注射4、對酵母、蛋白質過敏者(如:麵包、牛奶、雞蛋)
  • 37歲女子,查出宮頸癌中期,提醒:有4種經歷的女性,需格外警惕
    宮頸癌,可以說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敵人」,每年帶走全球約20萬女性的生命。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的發生,有了年輕化趨勢,很多年輕女性被其「盯上」。
  • 專家:4類女性,易成為宮頸癌候選人
    專家:4類女性,易成為宮頸癌候選人,別大意1、經常熬夜的女性長時間熬夜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增加病毒和細菌侵入的機會,而且在熬夜的過程中,還會造成女性的神經衰弱或者內分泌失調問題,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殖健康。
  • 宮頸癌早期不是毫無聲息的,一般會伴隨3個症狀,別蒙在鼓裡
    宮頸癌是近些年女性高發的生殖道惡性腫瘤,它在女性易患的癌症類型中,病發率僅次於乳腺癌。近些年隨著國產hpv疫苗問世,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宮頸健康、提高了對宮頸癌的警惕性。根據臨床數據和研究表明,宮頸癌就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癌變!
  • 宮頸癌多是「拖」出來的!5類女人更容易被盯上,要儘快去查HPV
    宮頸癌作為女性的「頭號敵人」,在每年都會帶走全球數十萬女性的生命,而我國每年就佔有將近半數的女性新確診出宮頸癌,即便如此,宮頸癌在我國依舊重視度不高,如今宮頸癌也在逐漸年輕化,不少年輕少女都被深深陷入其中,而導致宮頸癌的根本其實是HPV的持續感染所致。
  • 女性健康公開課: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疫苗答疑
    說起宮頸癌就要和HPV聯繫上,那麼到底什麼是HPV呢?它與宮頸癌有什麼關係呢? HPV翻譯成中文為「人乳頭病毒」。HPV感染是常見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主要侵犯鱗狀上皮的基底層細胞以及宮頸轉化區的化生細胞,直接的皮膚-皮膚接觸是常見的傳播途徑。這個家族有很多類型,目前已現130多種類型,根據對人類的威脅分為高危亞型和低危亞型。
  • 子宮「不乾淨」的女性,身上會出現3種疼痛,別硬撐到宮頸癌晚期
    對於女性來說,有兩個種惡性腫瘤是一定要重視的,一種是乳腺癌,另外一種就是宮頸癌,這兩種癌症被稱為「紅顏殺手」。雖然宮頸癌的發病率沒有乳腺癌那麼高,但是很多人被發現有宮頸癌後,往往都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時再治療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了。
  • 這7類女性,易被乳腺癌「找上身」,希望你不在其中
    尤其是,下面這7類女性,易被乳腺癌「找上身」,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類:肥胖者 肥胖,是乳腺癌的一種風險因素。 肥胖的人,易導致內分泌紊亂,身體的代謝循環能力下降,增加患癌風險。
  • 不得不說:不想被宮頸癌「賴上」,這7件事至少要做到前3件
    如今,宮頸癌可以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也是困擾許多女性的一大「健康殺手」。被宮頸癌「賴上」的話,輕則需要手術應對,可能會切除子宮,影響到生育;重則直接威脅到生命,縮短人生長度。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周琦:宮頸癌的篩查、預防和診治,女性一生中的...
    重視篩查,遠離宮頸癌!宮頸癌在中國是嚴重危害女性健康與生命的一大殺手,在女性腫瘤發病率排第一,國內每年新增約11萬例,死亡3萬餘例。其實,宮頸癌作為目前唯一病因較為明確的癌症,是可防可治、可早期發現的。怎樣做到這一點,是每一位女性的必修課。時值腫瘤防治宣傳周,在由中國癌症基金會和醫學界傳媒主辦的「2020癌症防治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周琦教授做客醫學界醫生站直播間,為大家進行了專業指導和答疑。
  • 因皮膚長痘就醫,26歲女子查出宮頸癌,醫生:切勿把小病拖成癌
    在威脅女性生命的疾病中,乳腺癌排名第一,宮頸癌緊隨其後,並且宮頸癌的發病逐漸向年輕女性傾斜。浙江的夢晨,今年剛滿26歲,平時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可是最近一件事非常困擾她,那就是臉上長了好多紅色的小疙瘩,這讓追求完美的夢晨無法接受,開始塗抹各種的祛痘藥膏,白天便用厚厚的粉底遮蓋。
  • 55歲大姐宮頸癌去世,醫生嘆息:和1種水果脫不了干係,趕快遠離
    結果有天照常凌晨早起去水果攤,結果突然腹痛不止,而且很強烈,被送進醫院沒想到竟然查出宮頸癌晚期,沒多久,王大姐就去世了。醫生嘆息:和1種水果脫不了干係,趕快遠離原來王大姐的病因就出在那些水果上,因為水果的發黴,導致水果中有很多黃麴黴素,雖然王大姐會削,但是還是有一些殘存,導致黃麴黴素在體內堆積,導致身體細胞受到影響,子宮免疫受到損傷,hpv趁虛而入導致感染hpv,而且早在意外出血的時候就應該及時檢查了,但王大姐一直不在意
  • 提醒:女性這個地方癢,是感染HPV病毒,宮頸癌或已「找上門」
    宮頸癌這三個字,很多女性談之色變,作為世界上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健康疾病,隨著疫苗的出世,這幾年不僅沒有出現緩解的情況,反而越來越年輕化了,這倒是很多人沒有吧想到的。而據科學數據統計,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而我國就佔了一半。
  • 提醒女性:生理期過後,總出現4個異常,宮頸癌或已「待命」
    宮頸癌佔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的首位,常常發生在40~50歲的女性身上,其典型症狀是陰道流血、白帶異常且有臭味,嚴重時可導致輸尿管梗阻和腎盂積水。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性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因素,只要積極預防或治療宮頸癌早期病變就能制止病情發展。宮頸癌來臨時,生理期後往往會有4個異常,看看你有沒有此症狀。
  • 才28歲,怎麼會得宮頸癌?這些問題,值得每個女性反思
    28歲的吳女士,前些日子被確診了宮頸癌,沒錯,是宮頸癌,已經換過2個醫院了,檢查結果都是一樣的。吳女士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開始安心下來接受治療。但是,她心裡依然沒明白:才28歲,怎麼會得宮頸癌?這種病不應該是四五十歲的人才會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