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支付寶「數字生活城市」落地湖州
4月25日,全國首個支付寶「數字生活城市」花落浙江湖州。當天,湖州市政府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湖州數字生活新服務建設。
當天,湖州數字生活新服務平臺「雲享湖州」正式在支付寶上線。藉助這個平臺,湖州市和支付寶希望能聯手打造出全國首個「數字生活城市」樣板。
即日起,湖州居民只需要打開支付寶,在首頁搜索「湖州」或點擊「市民中心」,就能快速進入該平臺,享受數字商貿、數字文旅、數字教育、數字健康、數字交通、數字政務以及超級菜場等多種便民服務。不管是出行、辦事、買菜、旅遊、教育、就醫……都能在支付寶一站式解決。
疫情過後,數位化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背景下,湖州被「搬上」支付寶,打造首個數字生活城市,具有風向標意義。今年3月,支付寶宣布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全力幫助服務業數位化升級。隨後,支付寶陸續推出「數字景區」「數字市民中心」「數字出行」等樣板間,這次聯手湖州的「數字生活城市」是最新動作,未來將會在更多城市落地。(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目前我國每天快遞量超2億件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平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國每天快遞量超過2億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邊作棟說,目前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快遞服務網點。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依然超過3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2000億元。針對農村快遞服務還存在的成本偏高、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已經於近期啟動了「快遞進村」工程,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智能快件箱等無人配送模式已成為郵政快遞末端服務發展趨勢之一。邊作棟介紹,近年來全國已經建成的智能快件箱有40.6萬組,但仍有很多老舊居民小區沒有設立智能快件箱。針對這些問題,國家郵政局計劃近期出臺支持智能快件箱建設的指導意見。同時,對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將快件投入智能快件箱等不規範行為,用戶可以進行投訴或舉報,郵政管理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新華網)
交通銀行與螞蟻金服合作成功完成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外保內貸業務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24日與螞蟻金服合作,成功完成系統內首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外保內貸業務,通過交行系統與螞蟻區塊鏈平臺的雙向對接,順利實現融資性備用證的接收、通知、放款和信息回注,替代了傳統的SWIFT電文傳送方式。
據了解,該筆業務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去除中間機構降低運行成本;通過分布式帳本構造有效保障運行效率;區塊鏈的安全加密算法及鏈式數據結構,保證鏈上數據的不可篡改。用區塊鏈技術代替傳統的信息傳輸方式,可能成為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交通銀行接到企業需求後高度重視,總分行立即成立跨部門協同的項目小組,多次開會討論項目方案和開發需求。總分行各部門通力協作,克服疫情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加班加點,在確定開發方案後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實現項目投產,滿足企業的時限要求,獲得螞蟻金服的好評。4月24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通過該區塊鏈平臺成功完成外保內貸業務放款。
交通銀行與螞蟻金服的區塊鏈合作將傳統銀行業務與創新技術相融合,使業務運行效率大幅提升,數據安全獲得保障,銀企雙雙獲利增效。(中新網上海)
武漢快遞物流量猛增,部分網點投遞量超「雙十一」
武漢市郵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快遞行業4500多個營業網點已全面復工,快遞物流量成倍增長。市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網點有幾天的日投遞量都超過了「雙十一」期間的投遞量。
25日上午8時,有記者在京東物流古田智配中心看到,500多單快遞從物流車下貨,6位京東快遞員按區域進行分揀操作。120多件薈聚中心的快遞件碼放在門邊,快遞員劉璟、秦祥祥正在將這些快遞件裝車。
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物流的貨運量在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前一周就已經暴漲,據統計,4月1日至7日,進入京東物流武漢亞洲一號智能分揀中心的貨運量增加13倍,而從中心運輸到全國其他京東物流大區的貨運量增加18倍以上。市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4月8日以來,郵政營業網點每天的郵件快遞投遞量驟升,達到疫情前的3倍,有幾天的日投遞量都超過了「雙十一」期間的投遞量。
武漢市郵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離漢通道開啟10餘天來,快遞物流量一直在增長。目前,全市快遞行業4500多個營業網點已全面復工,4月23日當天,全市日收件量達到290萬件,是去年同期的90%;派件量則在300萬件以上,是去年同期的147%。
武漢的復甦從市民下單商品變化中也能看出端倪。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4月以來,不少商家恢復營業,武漢市民購買的商品愈發多樣化,除了生活用品外,服裝潮玩、化妝品、出行用品等多了起來;一些需要人工安裝服務的大件商品也陸續出庫;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印表機、墨盒、A4紙等辦公用品也開始熱銷。(長江日報)
國內首家「無人機聯合開發應用實驗室」成立
4月24日,國內首家「無人機聯合開發應用實驗室」在廣州成立。該實驗室由中國石化銷售華南和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是利用智能無人機、智能飛行、智能圖像處理等新技術推進成品油管道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的新舉措,共同推進管道無人機巡檢技術的發展。
銷售華南早在2015年就開始無人機管道巡線嘗試,經過努力,2018年實現華南管網6282公裡全覆蓋無人機巡線,並以每月覆蓋1次的模式開展常態化無人機巡線。同時,建立了國內首支管道無人機巡線隊伍,取證培訓的無人機駕駛員達到101人,擁有飛機總數量105臺,累計巡線超6萬公裡。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通過開展無人機管道巡檢,有效解決了人工無法巡線的難題,有力地保障了特殊時期管道的安全平穩運行。(金羊網)
(中國儲運整理ID:zhongguoch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