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改革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是指家庭承包經營權下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在市場競爭機制中實現有償流轉使用,是實現城鄉人員流動、技術互動、土地資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土地資源是自貿港建設用地的保障,也是海南農村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出臺《海南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辦法》《海南省農村土地徵收試點辦法》,這些政策的出臺標誌著海南省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第一,依法調控土地供需、規劃土地用途。通過 「多規合一」規劃體系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在嚴守生態紅線、耕地保護紅線的基礎上,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現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嚴格控制土地用途變更,按照自貿港建設需求規劃每一塊地的用途,做好用地風險防控。探索採用反面清單的方式擴大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範圍,在符合用地規劃、土地安全的情況下吸引有競爭力的資本、企業參與到農村土地要素流轉中。利用土地調查、土地統計等制度,統計土地儲備量、評定土地地力等級並公開以上信息,為市場主體客觀判定土地流轉交易價格提供便利化。

  第二,加快落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是建立在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申請資格權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將農村集體成員土地權利與土地實際使用人的權利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流轉分離。各類土地權益主體的邊界明確、清晰是土地使用權實現順暢、合法流轉的前提。在新的制度背景下,應在全省範圍內落實農村不動產登記制度,建立農村土地流轉登記制度,保障農村土地流轉順暢有序。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的「三權分置」土地制度改革,明確土地所有權人、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資格權人及土地實際使用人在土地使用權流轉前後的利益分配權利。更重要的是,經過依法登記確權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及各類土地使用權人在土地使用權期限內均可以依法自由在農村土地流轉信息平臺發布土地流轉信息,提高農村土地流轉主體的積極性,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

  第三,強化農村土地使用、流轉監督管理工作。要建立實時化的規劃督察機制和土地定期評估制度,協助農村集體組織依法收回未能按照合同約定開發利用的土地,強化在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中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時,積極承擔規劃審批與建設監督的責任,在用地批地、土地佔補等各項工作依法依程序逐步落實,避免在土地管理與執法中因程序不規範引起的土地類行政糾紛。提高各類用地流轉、報建審批效率,創造良好的自貿港營商環境。加強土地流轉及使用情況監督,依法制止非法幹涉土地流轉、違法倒賣土地以及各種違法佔用農村土地違規建設的行為,保障農村土地市場流轉合法、合規。

  第四,引導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2019年出臺的《海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試點辦法》明確規定,在保持土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可通過轉讓、出租、贈與、互換等方式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流轉。有條件的市縣,可探索在本市縣範圍內流轉。《海南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辦法》明確提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以出讓、出租、作價出資(入股)等有償方式進入土地市場交易。以上規定均表明,當前海南自貿港農村集體所有的農業用地、非農業用地及集體建設用地均屬於實際使用權可流轉的範圍。

  伴隨著農村土地相關制度的改革,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日漸增加,為了避免後續可能存在的流轉信息不對稱、流轉不暢通、流轉程序不符合規定,及流轉后土地使用權糾紛等問題,亟須引導構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一方面,運用數位化平臺及「網際網路+」技術引導市、縣、鄉、村構建信息共享的多樣化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平臺。在土地流轉平臺充分實現農村土地政策、土地流轉信息、土地交易價格以及可供參考的合同範本等信息的公開,引導形成規範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另一方面,創新適合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土地利用方式。鼓勵以共同開發、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多樣化的土地流轉方式,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農業規模化聯營、農民合作社、一體化共享農莊、共享產權式經營等多種方式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吸收國內外先進農業科技技術、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共促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五,推進建立農村土地市場價格機制。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決定了土地使用權的價格。公平合理的農村土地市場價格機制需要在政府的推進下逐步形成。一方面,由政府引導建立土地地價評估機構,確定土地價格的評估要素,充分考慮氣候、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等功能。比如,三亞、陵水等熱帶城市降雨相對較少時段,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在土地價格評估方面應充分考慮土地的旅遊發展價值。不僅如此,主要大城市的發展輻射對農村土地價格的影響也應當考慮在內。如海口、澄邁、文昌等重點發展城市,周邊農村土地使用效率較高,尤其是建設用地發展價值較高,因此農村土地價格的確定也需要做對應地調整。通過綜合土地的非市場經濟價值、土地附加價值、土地與城市的距離、土壤性質、土地肥力、土地產出率及當地的社會經濟因素等,逐步引導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機制,保障土地流轉公平的實現。

  另一方面,探索商業性發展用地補償款市場化。將農村建設性用地一級開發與二級開發主體區分,避免同一主體開發因資金短缺等問題造成土地閒置、土地開發壓力大、農民土地財產權益難以保障等問題。土地的平整、佔補由具有一級開發資質的企業承擔,確保一級開發高質量高效完成。一級開發驗收合格后土地進入流轉平臺進行二級開發與流轉,此時土地價格採取市場價格競爭機制,充分考慮農村土地發展及土地生態價值。土地兩級開發區分,引進市場化價格競爭機制,有利於減輕政府因農村發展承擔的財政壓力,吸引優質的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開發建設,提升自貿港發展紅利。

 

  (本文系海口市社科聯科學規劃項目「海南自貿港建設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改革」(2019-ZZKT-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海南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改革的重要任務:土地制度市場化改革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便是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土地要素改革勢必成為經濟體制改革重要任務。根據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年初發布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內容,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逐步消除城鄉土地二元體制,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的優化配置與流動,為促進國內大循環提供動力和保障。
  • 楊建國:自貿港時代,海南鄉村振興怎麼幹?
    6月8號的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指出,海南自貿港是全島自貿港,海南主要的人口還是在農村,主要的面積也是在農村,農村的狀況如何決定著海南自貿港是否成功。筆者想要從《總體方案》以及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內容出發,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自貿港時代,海南鄉村振興怎麼幹?
  • 黃奇帆: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將觸發幾十萬億的市場
    明確土地產權關係是保證市場交易安全、發揮市場機制、優化配置土地資源的重要條件。推進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的改革,必須要加強農村地籍調查,儘快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登記、發證的工作。依法確定集體土地的權屬,明確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主體。第二,聚焦入市成本價格。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價格形成機制。
  • 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 土地流轉需要遵循的條件 農村土地流轉的原因
    現在在一些農村經常面臨的就是土地流轉的問題,那麼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呢?一、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1、土地流轉就是指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管理單位規定的方式保留了承包權,並且將經營的權利轉讓給了其他的農戶,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經濟組織。
  • 南陽市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三權分置」新模式
    土地是農民生存權益最集中的體現。我市堅持以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規範引導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積極探索農村承包土地流轉新機制。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轉包、租賃、轉讓、入股等形式,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堅持用市場機制調節和引導土地資源整合與流轉,著力為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做好扶持和服務工作。
  • 劉豔: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中政府職能轉變析論
    即使是鼓勵宅基地盤活利用,也作出了僅限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主體限制,因此,此輪《土地管理法》的修訂並沒有突破宅基地使用權的外向流轉限制,與承包地經營權允許採用市場化手段盤活,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說,宅基地使用權的放活遠未實現產權交易市場化,立法對之仍採取的是封閉運行與福利供給的態度,這一點並沒有因為修法而發生改變,但本輪《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對宅基地在集體內部的流轉卻發生了突破,由過去的相對禁止轉變為鼓勵流轉盤活。
  • 機構研報:農村資源效率提升和土地價格重估將顯著推高相關上市公司...
    中證網訊(記者 王輝)3月11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審慎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有序規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等。
  • 農村土地流轉,有幾種流轉方式,農村的土地是不是越來越有價值?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農村土地流轉,有幾種流轉方式。是不是農村土地越來越有價值,下面我們先來說說土地流轉的幾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承包給同村其它的村民,一般的承包價格大概是每畝每年600—700元。再就是這種土地流轉是不是等於永久性退出?答案是並不是的,土地流轉合同都註明了流轉年限,五年或者十年,承包價格也是五年或者十年內有效。五年或者十年後,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流轉。讀的這裡又會有人問那土地流轉的價值何在?農村的土地會不會升值?
  • 農村土地,流轉是流轉,買賣是買賣,你別傻傻分不清
    老崔農村話題,聊的就是村裡頭的大事小情,鄰裡間的家長裡短,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各位:您如果想要每天持續不斷地收到有關農業、農村、農民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解讀,優質三農訊息,新鮮鄉土故事,敬請關注「老崔農村話題」!今天,我們聊的主題是:農村土地,流轉是流轉,買賣是買賣,你別傻傻分不清。期待聽到您不一樣的認知與高見!
  • 三亞:勇當海南自貿港建設排頭兵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標誌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全面啟動。在建設自貿港的背景下,三亞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迎接新的歷史起點?又將如何奮發有為書寫時代答卷?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率先採用「法定機構+市場化運作」的運營模式。2019年2月13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成立,作為三亞市屬特設法定機構承接政府授權或者委託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此外,三亞引入招商局集團、中化集團作為崖州灣科技城開發運營主體,構建「管理局+平臺公司」共同開發的架構,共同推進土地開發、招商運營、項目準入與機制保障工作。
  • 安徽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方案解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嶽西縣...
    安徽將發布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據安徽省政府網站披露,日前召開的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將提交省委常委會審議後正式對外發布。會議指出,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 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建議海南以產業...
    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推動海南鄉村振興12月18日,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高峰論壇活動現場。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鋒認為,鄉村振興就是產業振興,而海南生態優勢比較明顯,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堅持生態賦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探索生態發展振興之路,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海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南鄉村振興首席專家柯佑鵬持相同觀點。
  • ...處到百色市開展農村土地確權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建設專題調研
    為深入了解和共同研究推動百色市土地確權完善提升工作、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與仲裁體系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建設等農村改革工作加快完成,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政策與改革處調研組於12月9日至12日分別到百色平果市、右江區、靖西市和隆林縣開展專題調研。
  • 農村土地流轉,真正受益的是誰?為何農民願意土地流轉?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土地流轉,真正受益的是誰?為何農民願意土地流轉? 一些地方政府主導土地流轉工作,甚至計劃在幾年內轉讓所有土地。目前流轉土地的大農場主、大農場主、合作社和農民的數量驚人。
  • 2020-2026年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逐步形成,農村土地價值穩步上升,農村資本市場規模顯著擴大。農村土地使用權資本化將給每個農村家庭直接帶來財富增值。
  • 建設海南自貿港,最強力量在這裡!
    大到自貿港政策發布,小到貧困戶家裡的條件改善,故事不同,但背後的主旋律卻是相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海南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黨建引領推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新徵程打造主力軍、夯實主陣地、挺起主心骨,譜寫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 「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十三個要點分析
    此次在中央層面、面向全國正式提出,會對相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起到重大推進作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住建部為主的相關部委將有一系列政策推出。 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更是自發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穩定器。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快速成長與關鍵要素配置市場化程度低、流動門檻高的矛盾日益凸顯,成為深化改革的掣肘。
  • 海大經濟學院教授李世傑:貿易自由是建設海南自貿港的關鍵
    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世傑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指出,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中國下一輪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起點,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等自由貿易措施將在這裡逐步落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境內關外」制度。
  • 焦點訪談:海南自貿港,未來扮演什麼角色?
    而自貿港的特點是經濟高度自由化和進口商品免收關稅,這就決定了按照國際慣例建設的海南自貿港,整體上在國內也是不可複製推廣的。當然,整體上不能複製並不意味著它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就不能借鑑學習。專家們認為,不僅是企業發債,在今天國內許多方面的開放發展都面臨瓶頸,需要有更高水平的開放形態來繼續推進,需要如當年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的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有一個鮮明旗幟和窗口,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就是新時代這樣的旗幟和窗口。
  • 陳國平:深化農村土地所有制改革 促進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
    農村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需要有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壯士斷腕的魄力,中央應成立權威性的農村改革專家組,深入調研,開展農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研討,達成全社會共識,推動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深化改革,建立農村土地所有權和宅基地所有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