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廣東】揭陽埔田鎮:筍文化美食隨處可見

2020-12-2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竹筍花色食鮮經典版包括上湯筍絲、炒筍絲粿條、筍粿、特色筍湯和油燜筍塊五種傳統潮菜的做法。(攝影:鄭楚藩)

&nbsp&nbsp&nbsp&nbsp2005年,「埔田竹筍」經國家質檢總局審定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並予以保護。2018年,「埔田竹筍」成功註冊「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進一步提高埔田竹筍標準化、品牌化程度,提升揭陽揭東埔田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託「埔田竹筍」的資源優勢,10多年來,很多生態農莊應運而生。

&nbsp&nbsp&nbsp&nbsp走進揭陽揭東區埔田鎮,以筍文化美食打造的山莊隨處可見。據一家頗具特色的美食山莊許曉林廚師介紹,雖然鮮竹筍常年都有,但最佳食筍時間是5—7月。每年5月,埔田的鮮竹筍開始冒尖,到6、7月產量最高,國慶後則日漸減少。要品鑑生態農莊的筍做得正不正宗,關鍵要看廚師做筍宴經典四味的水平。四種做法迥異的經典菜要做得入味,靠的已不單單是廚師自有的手藝,還要依靠食客們品鑑後的建議,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摸索出大眾化的最佳契合點,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前來尋味。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筍絲炒粿條。(攝影:鄭楚藩)

&nbsp&nbsp&nbsp&nbsp尋味埔田,竹筍花色食鮮經典版包括上湯筍絲、炒筍絲粿條、筍粿、特色筍湯和油燜筍塊五種傳統潮菜的做法。

&nbsp&nbsp&nbsp&nbsp上湯筍絲與炒筍絲粿條都有一個共同節點要做得出彩,靠的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秘笈,筍絲的精細切工是基礎。上湯筍絲講究的是高湯的濃鮮與收汁要恰到好處,力求帶汁而不帶湯,鮮甜而不含澀。炒筍絲粿條除了要掌握快速翻炒的力道,以及放入筍絲的時間節點外,火候與翻炒頻率的把控也大考功夫。炒筍絲粿條需炒至筍與粿條均呈金黃色,卻不能有絲毫的焦味。

&nbsp&nbsp&nbsp&nbsp特色筍湯在水鴨或者鯽魚的味道滲透入筍塊之後,還需湯水如奶汁之濃香卻不失其原有的鮮甜;油燜筍塊則考驗筍塊與鵝腳或者海參的膠潤度滲透,開水汆透鵝腳再用冷水浸泡,換水洗淨,控幹水分,用熱油炸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考究時間、火候等等;焗海參的處理則講究對海參的水發處理與順長切片的老到與否,需把筍的鮮甜味與海參的膠潤處理成比較脆嫩滑爽的口感。

&nbsp&nbsp&nbsp&nbsp說起許曉林廚師的廚藝,令這家美食山莊副總經理謝旭津津樂道的是,他除了傳統花色食筍基本功紮實之外,另兩種拿手美味也廣受好評,那就是「梅汁豬腳」和芋泥,這兩種美味都是老食客必點的菜式「梅汁豬腳」既有豬腳的膠著,又有梅汁的開胃,祛除吃豬腳的肥膩感,讓食客醉心於這份拿捏得恰到好處的酸甜可口。

&nbsp&nbsp&nbsp&nbsp潮汕民間有「食甜,世事免嫌」的俗語,表達人們喜歡以寓意甜甜蜜蜜圓滿結束饕餮盛宴的習俗。這種下豬油、白糖與主料一起做成的甜品芋泥,聽起來相當甜膩,但吃起來卻是濃香醇厚,讓人慾罷不能。許曉林介紹,要做出濃香醇厚的芋泥,首先要把芋頭煮熟搗爛後用慢火煨出濃香卻不帶焦味的粉藕色芋泥,再與橘黃色的羔燒白果搭檔,以大道至簡的傳統模式,耐心地用慢火細煨的方式去凸顯芋香。

&nbsp&nbsp&nbsp&nbsp在埔田,許多以筍文化特色美食發展起來的山莊都各自出彩,有些生態農莊的上湯筍絲甚至通過冰鮮快遞送到珠三角地區。「埔田竹筍」這一埔田第一美味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nbsp&nbsp&nbsp&nbsp作者單位:揭陽日報社

&nbsp&nbsp&nbsp&nbsp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相關焦點

  • 【揭東區婦聯】揭東區「巾幗創業創新行動」技能培訓班在埔田鎮...
    【揭東區婦聯】揭東區「巾幗創業創新行動」技能培訓班在埔田鎮舉行首場開班儀式 2020-07-27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陽的竹筍如此鮮嫩爽脆,筍農有什麼種植秘訣呢?
    作為一種時令食材,揭東埔田竹筍以肉質細膩鮮嫩、清甜爽脆深受市民的喜愛和追捧。當地筍農如何種植出品質優良的竹筍呢?今天我們的《走進中國竹筍之鄉》系列報導,一起感受一塊竹筍承載的汗水和智慧。在揭東區埔田鎮庵後村,筍農高桂林扛著鐵鏟穿梭在竹園裡,巡視觀察每株竹筍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有筍尖冒出土面,他就會趕緊培土,將筍尖覆蓋住,以利竹筍更好地生長。高桂林說,培土這道工序是竹筍處於生長期階段自己每天的必修課,如果沒有及時為竹筍蓋上泥土,太陽一曬,露在泥土之外的那一部分就會變成綠色,進而影響竹筍的口感。
  • 揭陽埔田庵後圍龍屋,嘆為觀止!
    庵後村位於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境內,這個鄉村四處可見竹林,簇簇竹林將整個村莊包圍起來,庵後為高姓村落,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 據了解相關資料,高氏族人乃是南宋詩人高登的後裔,其始祖來自福建漳浦,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首先遷至揭陽縣之霖田都德橋村庵後草創家園(即今之揭東縣霖磐鎮德中村),那裡原有陳氏一族居住
  • 周末好去處|2020年度揭陽十大打卡勝地
    雖然只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也是榕城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寫照,它們既留住榕城的古韻,又體現了榕城的多元文化,同時也彰顯著揭陽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建築才華。榕城的騎樓建築足與以開平雕樓相媲美,又有比其更獨特的地方,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和建築瑰寶。
  • 遊揭陽,從這些景點開始
    揭陽揭陽樓揭陽樓是揭陽市的象徵,位於廣東省揭陽市區東入口,鄰榕江,高達38米,成為具有歷史象徵意義的城市地標;加上被確定作為新市規劃和歷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將激勵揭陽六百萬英雄兒女,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 廣東揭陽有一個小縣城,人口99萬,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
    截至2019年,揭西縣轄1個街道、15個鎮和1個鄉,縣政府駐河婆街道。揭西縣主要地域原屬揭陽。196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置揭西縣。揭西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縣、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廣東省旅遊綜合改革示範縣,享受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優惠。汕頭—湛江高速公路、潮州—惠州高速公路和興汕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 【頭條】英都鎮坂埔古民居新編對聯輯錄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鎮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英都鎮的良山村是福建省的歷史文化名村;良山村的坂埔自然村系福建省的傳統村落;坂埔古厝是英都鎮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客家自駕美食之旅
    被稱為「中國綠色明珠之城」的河源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眾多的河源水資源、森林資源,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應有盡有。佗城、興隆民俗村、河源博物館、龍鳳寺等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比如萬綠湖、黃牛石森林公園、牛峙山等等。更有「老八景」和「新增八景」。
  • 東莞美食地圖丨這4種特色美食,厚街的最正宗,沒吃過太可惜了
    東莞地處珠江三角洲,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演進和繁衍生息中也創造了各式爽口的美食。東莞美食地圖東莞,6大片區,30多個鎮街,囊括山區、水鄉、埔田、丘陵等多種地形,物產豐饒,飲食也是多元化。可以說,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 廣東首批歷史文化遊徑出爐,陽江3條遊徑上榜!
    其中陽江有3條遊徑上榜,分別是陽江海陵島海絲歷史文化遊徑、陽江陽春市紅色廉政人文歷史文化遊徑和湛陽江碧海藍天鄉村史跡歷史文化遊徑,涉及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共15個。紅海灣旅遊區—遮浪祠堂文化街—望鬥靈巖寺—黃旭華舊居—田墘紅樓—祖禧廟 31.東莞 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 迎恩門城樓--東莞可園--容庚故居--大西路-中興路歷史文化街區--卻金亭碑 32.東莞 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
  • 揭陽男子報警稱「我被人打了!」結果自己被處罰!啥情況?
    據「平安揭陽」發布信息稱:為洩私憤,男子酒後竟然撥打110謊報警情稱被老闆毆打後辭退,還在電話裡辱罵警察。最終,面對民警的批評教育,這名男子終於認識到自己錯誤,也接受了法律的懲處。4月18日凌晨,市公安局埔田派出所接到揭陽110轉來警情,市民鄭某波報稱其在埔田工業園啤酒廠被老闆毆打後辭退,要求處理。接報後,民警立即與報警人鄭某波聯繫詢問事發地點,但是鄭某波只告知其在青島啤酒廠附近的工廠內,無法提供詳細地點。
  • 廣東潮汕地區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底蘊深厚人文景點眾多,很多人卻不...
    廣東潮汕地區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底蘊深厚人文景點眾多,很多人卻不了解。其實這個城市既是廣東揭陽市,之所以要寫揭陽市,是因為很多人對揭陽不太了解。也可能是廣東知名的城市比較多吧,比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城市,廣東省以外的很多人對廣東其他一些城市了解的不多。而說起潮汕地區很多人想到的也只是汕頭和潮州。
  • 經鍾落潭鎮、太和鎮!從埔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華南快速路石門堂山隧道擴建工程、廣州市從化至黃埔高速公路(簡稱「從埔高速」)項目日前舉行開工現場會。從埔高速途經白雲區鍾落潭鎮、太和鎮,涉及白雲區總徵地面積約1892畝。一期工程(先行實施)長約39.5公裡,起於從化區太平鎮中和裡,接大廣高速、在建佛清從高速北段,經白雲區鍾落潭鎮和太和鎮,終至黃埔區長嶺街道長平社區,接北二環高速和廣汕公路,計劃於2023年建成通車。二期工程長22.21公裡,起於從化區溫泉鎮宣星村,接大廣高速,經江浦鎮,終至從化區太平鎮黃洞村,接一期工程。
  • 原創MV《揭陽美》告訴你答案
    旋律曲調優美婉轉,清新明麗,悠揚柔美,又不失高腔的激情……《揭陽美》從側面描繪了揭陽的歷史人文文化的同時,更從大背景大時空的層面上謳歌新時代揭陽的風貌,表達了對家鄉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出爐
    廣東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珠江紅船 2 廣州 廣州紅色羊城主題歷史文化遊徑 中山紀念堂--「三 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楊匏安舊居--國民政府舊址--第一公園舊址--廣州公社舊址--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會舊址
  • 從埔高速白雲區段開建,涉及2個鎮7條村
    8月11日,廣州市從化至黃埔高速公路(簡稱「從埔高速」)項目白雲區段在鍾落潭鎮馬洞村舉行施工進場現場會,正式吹響了從埔高速白雲區段進場開工的「號角」。作為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從埔高速是粵港澳大灣區北部交通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埔埕賦|永陽龍津裡拾錦
    綠榕24擎傘蓋,卵石壘院牆;油茶花遍野,梅柿果飄香;苦筍蘊山腹,李鹹25盈桶楻。自然河鮮,有機蔬菜,優遊自足也。拳杖26聞埠外,名旦27出鄉班;山歌作詩唱,伬樂閒奏彈。艄排泊津渡28,侍李29荷鋤歸,徜徉酒肆;迎神喧街巷,聽戲30夫人宮,人神同樂!椽板舞龍燈,草堂鰲山,高蹺又旱船;社火31龍津裡,求福四方,泰然而心安。 祠廟昭穆,家譜世系。
  • 12月16日,到鳳崗油甘埔小學感受「家文化」
    12月16日,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之一的鳳崗鎮油甘埔小學將開展「家文化」為主題的品牌學校開放日活動,向社會各界展示學校辦學成果和品牌建設。打造「家文化」品牌特色鳳崗鎮油甘埔小學是一所鎮屬公辦學校,前身是油溪仕璘小學,創辦於1936年,後更名為油甘埔小學,至今,已有84年的辦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