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頻道
當前,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對於加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破解技術壁壘
2017年11月29日,河南省鞏義市草根企業家李曉輝成立了河南金路網科技有限公司。金路網科技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想為改變非標機械裝備製造業混亂局面盡一份力。然而,公司一成立就面臨著技術、研發等各項難題。
據了解,我國先進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等製造業發達地區,金路公司所處的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不具備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所需的各項必要元素。單憑金路公司一己之力,想要實現企業管理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可以說難度極大。
機緣巧合之下,李曉輝找到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信息與技術學院的沈玉龍教授團隊。沈玉龍教授團隊致力於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系統研製、科技攻關和工程研發,強調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建立聯合實驗室。2018年12月20日,「西電-金路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
破解行業困局
西電-金路聯合實驗室」建立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金路公司展開了深度融合,探索為中小企業量身定製了「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模式。沈玉龍團隊多次安排博導、教師及優秀研究生為金路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同時,對金路公司的運營思路進行全方位了解,對鞏義地區的機械製造業做了周密細緻的調研。
調研發現,鞏義地區聚集著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將近4000個小型機械設備生產廠家,他們製造出來的機械產品雖然不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卻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價格低廉、產品實用、綜合性價比高等優勢佔據一定銷售市場,年銷售量達20萬臺以上。
雖然市場銷售份額不少,但是生產廠家囿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無法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由此產業鏈被迫禁錮在低端下遊區塊,無法實現轉型升級的目標。這種情況同樣也存在於鞏義市以外其他中西部省市。如何探索「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模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長效發展,成為了千千萬萬中小型機械製造企業的核心關切。
打造數字基建
為了打破這種行業困局,沈玉龍教授與金路公司董事長李曉輝先後投入300餘萬元,構建了金路供應鏈雲採購、金路機械健康運行管理服務、金路B2B機械貿易服務及配套4S機械展廳、科技創新孵化中心四大機械行業服務體系。
依託鞏義產業集群優勢,「西電-金路聯合實驗室」通過科技手段,結合虛擬三維數據的模塊化應用,發揮5G技術與傳感設備的有效連結,建立企業平臺虛擬空間展示,實現虛擬與直觀的有機融合,有效解決非標設備在供應、生產、銷售、售後等諸多環節中的遠程服務管理。
通過對機械行業及其產業鏈的信息化、虛擬化管理,「西電-金路」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中小型裝備製造企業、設備購買應用方降低售後成本提供數位化支持,使得金融服務機構有了數位化的授信依據。同時,為各種研發提供數據支撐,也為中小企業產品轉型升級構建普惠型的科技通道。
通過一系列措施,「西電-金路」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帶動了運輸、倉儲、包裝、金融、通訊、餐飲服務業的發展,為全國中小型企業突破行業桎梏、實現轉型發展提供了思路。(牛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