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1916.7—2014.4),1916年7月出生於福建上杭才溪鄉一個農民家庭。1931年5月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共青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宣傳隊分隊長,黨總支書記,政治處主任,交通總站站長,連指導員等職,參加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和堅持閩西南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連指導員,組織股長,政治處主任,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副主任,團政委,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支隊政委等職,參加蘇中反「清鄉」戰鬥、西池塘戰鬥、黃金山戰鬥、塘馬戰鬥、浙西戰役等,長期堅持蘇南茅山地區和蘇浙皖邊區的抗日遊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任旅政治部主任,師副政委、政委,上海浦東軍管辦事處主任等職,參加蘇中戰役、漣水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南麻臨朐戰役、魯西南戰役、濟南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參加抗美援朝任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參加第二、四、五次戰役,平康金化防禦戰,上甘嶺防禦戰等戰役。回國後任31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建公安軍政委、福建軍區副政委,福州軍區第28軍政委,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福州軍區副政委。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福建省人大第五、六屆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黨史顧問小組副組長。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授予一級紅星榮譽章。榮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二級國旗勳章。
主要著作有《從閩西到浙西》《艱難的歷程》《彎弓射日》《忠於信念》《王直國畫集》《王直回憶錄》等。
彭德懷元帥題詞:中朝兩國人民共同努力,奮不顧身的抵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烈士們的鮮血結成的友誼,是永遠光榮、永垂不朽的!
彭德懷 一九五七年九月
下文為王直將軍於2000年10月25日紀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時所寫:
兩種優勢的較量————紀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
王 直
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五十周年紀念日,中央作出開展紀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的紀念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讓我們回顧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這段光輝歷史,同時通過宣揚志願軍抗美援朝的豐功偉績和感人事跡,再現中國人民和志願軍指戰員強烈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對於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教育全國人民繼續發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有著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我們志願軍老戰士永遠不會忘記貫穿在抗美援朝始終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主線的政治工作所產生巨大力量的深切感受,更加體會到中央決定開展這一紀念活動的政治意義。
以美國侵略軍為主要對象的抗美援朝戰爭,比我軍在國內所進行的歷次戰爭要激烈得多,殘酷得多,困難得多。以陣地戰為主要形式的進攻戰和防禦戰,對於裝備落後的我軍,為取得戰爭的勝利,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志願軍入朝作戰時不利因素是很多的。一是異國作戰,地理環境帶來的困難,地形不熟,語言不通,氣候寒冷,這是在國內戰爭中不曾遇到過的; 二是倉促赴朝作戰,思想和物質準備都相當不足,特別是武器裝備落後,後勤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困難; 三是作戰對象與以往不同,是同頭號帝國主義美國軍隊打仗,美軍擁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軍事武器裝備佔有絕對優勢,這方面我軍是無法與美軍相比的; 四是軍需物質供應極其困難,朝鮮戰場上的人力、物力支前規模和能力遠不如國內解放戰爭,後方物質保障主要依靠我國本土為基地來供應戰爭的需要,而物質運輸所依託的後方交通線處境十分艱難,公路、鐵路、橋梁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是敵人重點摧毀的目標。就是在這種環境惡劣,條件艱難、敵人強大,我軍弱小的情況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之所以取得軍事勝利,其主要原因就是我軍發揮的政治優勢,這種政治優勢就是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為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
我軍根據朝鮮戰場的新情況、新特點、新要求,緊緊抓住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條主線,不失時機地開展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的戰鬥性、群眾性、及時性和主動性融為一體,創造性地開展政治工作,成效顯著。在開展政治思想工作中,我軍始終把「抗美援朝」同「保家衛國」作為一個整體聯繫起來,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統一起來,教育部隊明確出國作戰的目的,激發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戰場上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提高部隊的戰鬥意志,緊密聯繫思想實際,消除恐美思想,敢於打敗美國侵略軍。我軍運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如根據朝鮮戰場交通不便,戰鬥頻繁的特點,我軍經常利用電臺、電話等通訊工具和部隊戰鬥簡報傳達指示,通報情況,交流經驗,表彰宣揚英模; 十分注意利用祖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到部隊慰問的機會開展政治思想工作,使指戰員充分感受到祖國和人民對志願軍的支援和關懷,啟發指戰員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指戰員們完成「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做一個名符其實的「最可愛的人」;還充分發揮部隊文工團的宣傳作用,根據部隊的任務作好戰前宣傳鼓動工作,戰後宣揚英模事跡,經常組織文工團深入前線陣地、坑道為指戰員們演出,並採訪英模、編排節目,進行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宣傳教育,深受指戰員們的歡迎。在開展部隊政治教育中,我們摸索探討了一套緊密聯繫戰鬥實際的政治教育方法。在缺乏現成的政治教材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自編教材,通過部隊簡報作宣傳材料,把我軍的任務、政治工作要求、部隊的戰鬥簡況、英雄模範事跡等融匯於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戰場上取得的實物和照片資料等作教材教育部隊,激發指戰員對敵仇恨,增強部隊的戰鬥力。這樣的政治教育效果十分明顯,指戰員們鬥志旺盛,越戰越強。
我參加的出國第一仗─——長津湖地區戰鬥就充分證明,我軍就是在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力量激勵下,在戰略上藐視美軍,在戰術上重視美軍,揚長避短,頑強戰鬥取得首戰告捷的戰績,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我赴朝作戰時任志願軍第9兵團20軍89師政委。部隊一入朝,立即投入了第二次戰役。當時朝鮮戰事十分嚴峻,美國侵略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妄圖憑藉其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優勢,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1950年11月24日,再次發動了「聖誕節總攻勢」。在朝鮮東線戰場,美陸戰1師、步兵第1師、第3師在機械化裝備輸送下, 由南向北長驅直入長津湖地區,瘋狂向我志願軍發起進攻。為配合地面進攻,美軍還出動了航空母艦,駛近朝鮮東側海域直接支援地面部隊。
11月27日,志願軍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打響。第9兵團按照預定部署向長津湖地區之敵發起攻擊。我89師的任務是,圍殲社倉裡之敵,保障主力對柳潭裡之敵的出擊。這是我師出國第一次戰鬥,戰鬥勝負直接影響到我軍軍威和部隊今後的戰鬥士氣,事關重大。我親臨擔任主攻的第266團作戰前動員,全團指戰員鼓足了勁,決心打好出國第一仗,以優異的戰績向祖國人民匯報,給志願軍爭氣。27日晚,部隊開始行動,次日拂曉部隊就近迫到社倉裡,晚10時發起進攻。我軍發揚打近戰、夜戰的傳統打法,向社倉裡之敵發起猛烈的進攻。第266 團首先攻入社倉裡北街,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指戰員們戰鬥得非常勇猛,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班長蔣德林、吳懷有為了給部隊開闢前進通路,捨身炸毀了敵人的火力工事,光榮犧牲,打開了缺口,部隊衝進了敵人陣地,摧毀了敵人指揮所,佔領了社倉裡的有利地形。
東線之敵遭到我第9兵團沉重打擊後, 為逃脫被全殲的命運,於12月1日開始全線潰退,社倉裡的美軍也向南撤退。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是我軍機動靈活的傳統戰法,我軍乘勝追殲南逃之敵。當時天上大雪紛飛,地下積雪覆蓋,志願軍的兩條腿和美國侵略軍的汽車輪子在冰天雪地中展開了競賽。我部追殲的美軍第3師第7團倚仗著現代化裝備,向南逃了一整天,已經疲憊不堪,行至劍山嶺下,就在山谷中的一個小村莊裡隱蔽下來。他們認為,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志願軍僅憑兩條腿,無論如何也趕不上他們的汽車輪子,便放心地宿營了。就在美軍高枕無憂地睡大覺時,我親自率領的265團窮追不捨,不畏艱難地翻越了海拔1300多米的香榆山峰,抄近路突然出現在劍山嶺下,終於發現了敵軍,立即定下了圍殲劍山嶺之敵的決心,對敵實施包圍,即刻發起攻擊。由於嚴寒、缺糧,指戰員衣著又很單薄,許多指戰員被凍傷,在饑寒疲勞中長途跋涉,體力消耗很大,追上敵人時,部隊已處於極度疲勞之中。但是,指戰員們一聽說追上敵人的消息,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地投入了戰鬥,劍山嶺下的戰鬥打響了。美軍遭到我軍的襲擊,被打得抱頭鼠竄,混亂不堪,被我斃傷100餘人。但美軍並沒有束手就擒,等他們緩過神來,立即組織了反擊。夜航機出動了,照明彈把夜空照得雪亮,在坦克的引導下,又氣勢洶洶地反撲過來,妄圖突圍。這時,副連長李太隆提起兩顆手雷,迂迥接近公路,隨著爆炸聲響,前面的兩輛敵坦克被炸毀了,並阻住了後面的坦克,使坦克失去了衝擊力。高射機槍手洪成茂擊落了一架敵機。拂曉前,我師發起總攻擊,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經一夜戰鬥至3日上午10時,終於將美第3師第7團第2營大部殲滅。俘虜美軍80餘人,其中少校副營長1名,尉官3名;斃傷200餘人,其中中校營長1名; 擊落敵機1架, 俘虜飛行員1名; 擊毀和繳獲敵坦克、汽車40多輛,各種火炮3門,輕重機槍20餘挺及其他戰利品數百件。接著,我師又配合兵團其它部隊乘勝追擊,連續戰鬥。在12月5日至12 日的追擊戰中,又擊斃美軍100餘名,俘敵300餘名,擊毀和繳獲敵汽車100多輛。我軍直追敵至東海岸,在美軍兩艘航空母艦和海軍的掩護下,倉忙從海上撤回。24日我軍主力收復元山、興南港。第二次戰役的勝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聖誕節結束韓戰」的夢想,改變了朝鮮戰場的態勢,達到了戰略預定的目的。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出國第一仗,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充分表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有敢打必勝的信心和勇氣,中華民族這種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慨是我們民族之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使之更加發揚光大。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50周年,就是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繼續發揚全國人民和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所表現出來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要立足於世界之林,更要有這種大無畏的愛國氣節和英雄氣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