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入境防疫30天:病例持續14天兩位數增長,北京10次加碼

2020-12-26 騰訊網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14天以兩位數增長,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東均已宣布核酸檢測覆蓋所有入境人員,多地也明確對入境人員,包括中轉人員全部進行集中隔離觀察。北京境外輸入病例居首位,30天措施升級至少10次。

過去一周,中央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政策持續「升級」,多條重磅消息也在深夜相繼釋放。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這是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防疫重點提出的要求。除了外界關注的航空領域,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也已對水陸等領域入境人員管理做出部署。

值得關注的兩個時間節點是:自28日0時起,中國政府暫停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籤證和居留許可入境。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提到,這是中方為應對當前疫情,「不得已採取的臨時性措施」。

與此同時,中國民航局也宣布國際航班大幅縮減,自明日起,每家航空公司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僅保留1條,每周運營班次不超過1班。

察時局關注到,距離我國報告第一起境外輸入病例已過去一月,當前境外疫情輸入情況如何,民航和外交部為何採取「收緊」及「不得已」措施?近一個月來,民航系統等部門如何守住「國門」?

對此,察時局進行了系統復盤。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14天以兩位數增長

第一起境外輸入病例需追溯到一個月前。

2月26日,寧夏丁某某從伊朗輾轉回國後確診,成為全國報告的首例境外輸入病例。3天後,北京報告2例自伊朗入境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丁某某在伊朗期間的密切接觸者。

此後,境外輸入病例在廣東、浙江等地相繼發現,並於3月5日-6日迎來小高峰(見下圖),這兩日甘肅分別增加11、17例境外輸入病例,而此前,甘肅已連續16天新增病例零增長。

察時局了解到,這與彼時從伊朗集中包機回甘肅的人相關。新冠肺炎疫情在伊朗發展迅速,3月4日-5日,根據國務院、民航局工作部署,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派出商業包機赴伊朗,接回在伊中國公民,相繼有兩批中國公民乘包機落地甘肅蘭州。而甘肅新增確診病例,正是來自這300多人。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為全球大流行。據官方透露,自該節點以來,乘國際航班入境的人員日均2萬人次,其中外國人佔比一成左右。當日,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已有85例。

3月13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首次超過本土新增確診病例。

時隔3天後,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外防輸入已經成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彼時,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截至北京時間3月15日17時,已經有143個國家和地區有疫情蔓延。目前這一數字已經變成197。

3月18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3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繼3月21日廣州報告首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後,北京、上海、浙江又分別報告1起境外輸入關聯病例。

察時局關注到,自3月14日起,境外輸入病例已連續14天呈兩位數增長,至今全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已上升到649人,並擴散至23省份。據外交部26日介紹,目前境外輸入病例中持中國護照的佔90%,其中有40%是留學生。

從分布地區來看,北京、上海、廣東首當其衝,境外輸入病例累計報告分別為156、146、115人。佔全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的6成多。(見下圖)

由於從伊朗包機回蘭州的人員,甘肅境外輸入病例45例,排至第四位,目前已連續5天無新增。其次為福建、浙江、天津、內蒙古、山東等。

「當前境外疫情大流行呈加速趨勢,我國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3月26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20次會議做出如上判斷。

察時局關注到,近兩日,各省防控措施繼續「加碼」。3月26日晚,四川宣布將對所有核酸檢測陰性新入境人員取消居家隔離方式,一律採取集中隔離措施。浙江也表示對來自所有國家(地區)入境人員,一律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3月27日起,凡從山東口岸入境的人員,均須就地集中隔離14天,在抵達集中隔離點當天和第13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同日起,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臺地區,含中轉旅客)均要進行核酸檢測,併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對保障港澳正常生產生活的特定人員和承擔粵港澳急需物資運輸的跨境司機、船員等,暫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但全部實行核酸檢測。

上海也出臺新規,凡是經上海口岸入境,轉往除蘇浙皖以外其他省市的人員,即在上海中轉,目的地不是長三角地區的旅客,一律要在上海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當晚,上海市再次明確,從3月28日零時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上述措施實施後,對已經居家隔離的,繼續實施隔離直至期滿14天,並進一步落實從嚴管控的各項措施。對老人、未成年人等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統一在各區留驗點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且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並經嚴格核定審批後,可申請實行居家隔離。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東均已宣布核酸檢測覆蓋所有入境人員,多地也明確對入境人員,包括中轉人員全部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北京境外輸入病例居首位,30天措施升級至少10次

察時局關注到,各省對於入境人員的防控措施均隨著疫情的變化逐步升級。

以北京為例,在23省份中,北京的防控措施尤為受關注。近一月內北京境外輸入病例由2例升至156例,居全國首位。

「北京作為國際交流中心,已經成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說。據他介紹,民航是國際人員流動的主要方式,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每周有將近200餘班國際客運航班,分別通航美國、韓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33個國家。

「首都機場口岸面臨前所未有的輸入性風險壓力,首都機場已經成為境外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孫韶華坦言。

察時局關注到,在近一月內,北京對於入境人員的防疫措施已調整升級了10餘次。

3月1日,北京通報2起境外輸入病例。兩天後北京官方宣布,凡是從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北京口岸入境的,若中轉去外地,嚴格按當地規定做好防疫工作;若目的地是北京,不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要實行隔離觀察。在北京有固定居所的,納入社區防控體系,居家隔離觀察14天;在京無固定居所的,安排在指定賓館集中醫學觀察14天。

此前,對於過去14天內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停留,經北京口岸入境的人員,可免除居家觀察14天的要求。

3月10日,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D區開闢專門區域,作為來自疫情嚴重國家的航班停靠專區,對所有乘客完成衛生檢疫、體溫篩查、信息核錄、進港中轉等流程後,分類進行轉送。同時,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設立專門的集散點,由各省區市和北京市16區及開發區分別派駐工作組,進行24小時的分流轉送工作。當日,北京報告6例境外輸入病例,其中5例來自義大利、1例來自美國。

次日,北京升級防疫措施,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3月12日,北京對國際航班機組和空乘人員實行封閉式管理。大興機場國際進港航班也於13日全部轉到首都機場運行。3月15日起,全部國際和港澳臺航班均停靠在T3航站樓D區域。

首都機場副總經理趙瑩曾介紹,3月15日前,首都機場處置專區只接受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航班,每天大約10餘架次,旅客2000人左右。全部國際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36個進港航班調整到該處置專區運行後,該專區的航班量和旅客量較之前提高3倍以上,部分時段出現了多個300人以上的大飛機集中抵達,處置專區內短時客流增大。導致出現「首都機場入境人員擠爆航站樓」現象。

此外,境外輸入病例中吃退燒藥瞞報入境,以及明知防疫規定卻拒不執行居家隔離,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代購」的案例,也給北京防疫帶來挑戰。

3月16日,北京再次升級防疫措施,自當日零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有特殊情況的,例如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孕產婦,以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等原因不適宜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另外,有單獨住所且住所內沒有其他同住人員的入境進京人員,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集中隔離觀察期間,費用需自理。

同日,北京時隔17年後再次啟用小湯山醫院,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的篩查和治療。

儘管如此,北京防疫壓力也依然與日俱增。

3月18日,北京新增境外輸入病例21例,單日新增首次達兩位數。

次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目前首都機場口岸日均入境人員6000-8000人。自2月29日以來,由機場海關檢疫轉醫療機構篩查的人員累計2417人,日均127人,近一周來日均已達288人,3月18日更是高達479人。3月19日凌晨,北京明確不再受理有單獨住所且住所內沒有其他同住人員的居家觀察申請。

為緩解首都機場壓力,3月19日、23日,民航局等五部委先後發布兩次公告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自3月23日零時起,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濟南、青島、南京、瀋陽、大連、鄭州、西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在第一入境點實施檢疫並辦理入境手續,行李清關,檢疫符合登機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

3月23日,北京境外輸入病例達到最高值31例,全國新增輸入境外病例也達單日最高峰74例。

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顯露出來。截至3月18日24時,北京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4例,其中,有78%的病例均為入境中轉旅客。

這意味著,目的地不為北京的入境中轉旅客成為此前防疫的一個「缺口」。此外,北京24日報告的首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也暴露了居家觀察監管可能存在的「漏洞」。

據報導,北京新國展集散點自3月10日啟用以來至24日半月內累計分流、轉運入境旅客42000多人。其中近四成前往北京各區,六成多是中轉到其他省份。

3月25日,北京境外防疫措施再次「加碼」,當日零時起,所有從北京口岸入境人員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離觀察,全部進行核酸檢測。14日內從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也全部集中隔離觀察,全部做核酸檢測。隔離觀察費用自理,核酸檢測費用按是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或購買商業保險等有關規定執行。

即使是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14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孕產婦、患有基礎性疾病等原因不適宜集中隔離觀察的人員,也須先到集中觀察點進行核酸檢測後再轉送居家觀察。

至此,入境航班分流與100%核酸檢測、集中隔離為北京的疫情防控上了多道「保險」。

經第一入境點檢疫後,符合入京條件的人不足30%

入境航班分流政策效果如何?察時局注意到,從數據來看,近4日北京單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已降至個位數。

據央廣網報導,在設立第一入境點等措施推行以來,北京新國展集散點的壓力明顯減輕,每天接待入境旅客從最高峰的5000多人下降到2000人左右,分流、轉運的時間也縮短到人均一小時左右。

3月23日以來,北京與第一入境點所在省份境外輸入病例

分流政策後,12個第一入境點有何變化?

從入境防疫措施來看,第一入境點機場均升級了防控方案。以上海浦東機場為例,其接收的入境分流航班人員均需經過三輪篩查。

據公開報導,飛機抵達後,海關工作人員將登臨檢疫,對乘客進行100%健康申明卡核查和100%體溫檢測。體溫異常的旅客將被送至指定醫學觀察點進行醫學排查。

若體溫正常,下機後旅客將分批進入臨時採樣點進行咽拭子採樣,做核酸檢測。完成核酸採樣的旅客和機組人員,被分批由擺渡車送到「迷你口岸」進行流調、出關等程序的同時等待核酸檢測結果。

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旅客,繼續後面行程,乘坐原航班飛回北京。航班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後,再根據北京市及有關部門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全部旅客(包括轉機旅客)下機後將統一乘車前往北京新國展,並在那提取託運行李和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若結果為陽性,則由救護車直接轉運至指定醫療機構。與此人有密切接觸的旅客在滬接受集中隔離14天。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25日,12個第一入境點共分流40班航班,入境旅客11284人,在第一入境點留置率為68.2%。經第一入境點檢疫後,符合入京條件搭乘原航班入京的旅客人數不足30%。

這也意味著,在緩解首都機場防疫壓力的同時,分流政策給12個第一入境點所在城市也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察時局梳理公開數據發現,分流以來,多個第一入境點所在省份境外輸入病例均有新增,其中以上海居多,近4日上海境外輸入病例均以近20人的數據增長。(見下圖)

以上海為例來看,作為全國最大的人員出入境口岸,上海已連續17年位居全國空港口岸第一。在接收北京的分流航班之前,本身也面臨著較大的防疫壓力,3月23日以前,上海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為66例,截至3月27日24時,這一數字變為146,與北京相差僅為10例。

為集中力量做好航空口岸的境外疫情防輸入工作,自3月25日零時起,虹橋機場暫停所有國際、港澳臺的進出港航班業務,並將虹橋機場此前所有國際、港澳臺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

為補充人力,上海邊檢總站還從虹橋邊檢站調配180名警力支援浦東機場口岸一線,合力承擔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任務。同時繼續抽調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支援海關開展入境人員核酸檢測採樣工作。

3月27日晚間上海市宣布,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對已經居家隔離的,繼續實施隔離直至期滿14天,並進一步落實從嚴管控的各項措施。同時,對老人等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統一在各區留驗點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且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並經嚴格核定審批後,可申請實行居家隔離。方案已基本與北京一致。

此外,在檢測過程中也有不少旅客就地隔離。

例如,截至25日9時,內蒙古自治區在分流入境的國際航班中篩查發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疑似病例,均在指定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有1314人在呼和浩特市就地隔離。

國際航班大幅縮減,將視情況組織包機接回海外華人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14天以兩位數增長對國內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還公布了另一組數據,隨著境外病例輸入,中國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數量已連續7日上升,3月26日相比19日增幅為78%。

26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嚴格入境人員管理。繼續加強航空口岸疫情輸入輸出防範。落實暫停跨境國際道路旅客運輸和加強國際水路航線客運管理的措施。

當晚,民航局在此前防疫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大幅調減國際客運航班。

自3月29日起,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在抵離中國的航班上確保客座率不高於75%。僅維持每條航線的最低航班量,確保通航國家不斷航。

據民航局運輸司負責人透露,根據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將下降到130班左右。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也將由目前的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

察時局了解到,按照原計劃,本周(3月23日-29日)航空公司將執行2003班往返航班,其中客運為1073班。民航局表示,根據防控需要還將採取進一步措施收緊國際客運航班總量。

該政策出臺後意味著大批航班將取消,對於停留在海外且有意願回國的華人怎麼辦?

民航局運輸司負責人回應稱,民航局將根據實際需求,對一些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視情況啟動針對海外華人的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開行臨時班機或包機。

察時局關注到,同日晚間,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自3月28日0時起,暫停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籤證和居留許可入境。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學系主任鄭志傑曾向察時局分析,目前國內疫情緩和,社會經濟逐步走上正軌,這次公布的措施,是嚴防二次暴發的一個舉措。僅保留每周每國每司一班航班,與限制籤證措施匹配,將大大減輕防疫壓力。

「除徹底封鎖外,或許是最為有效的境外輸入防控措施。」鄭志傑說。

不過與此同時,國際航空市場的進一步萎縮,也將給民航企業、尤其是航空運輸企業造成進一步衝擊。

據了解,今年2月,民航全行業創單月虧損最大紀錄,共虧損245.9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209.6億元。

註:

數據來自國家衛健委,時間節點為2月26日-3月27日24時。

國家衛健委自3月4日起通報境外輸入疫情,3月4日前單日數據為記者根據公開數據統計。

文字、製圖/ 吳單

相關焦點

  • 從新加坡入境馬來西亞,必須集中隔離14天
    萬事通說24日起,進馬來西亞需要集中隔離14天~與新加坡只有一橋之隔,一海相望的馬來西亞,近日推出新規,本周五(24日)起,入境者不論是公民還是外國人,都需要在政府培訓中心或者酒店強制隔離14天。馬國境外輸入病例呈上升趨勢截至昨天(7月21日),馬來西亞累計新冠病例8815起,死亡人數達到123人。確診病例中有2623人為外國人,約佔比總確診數的30%。外國人死亡人數為5人,約佔比總死亡數的4%。最影響此次新規的原因是馬來西亞輸入型病例確診數據居高不下。
  • 臺商細數返臺居家檢疫14天荒謬過程,戳破臺灣「好棒棒防疫假象」
    截止到25日的最新統計,臺灣已累計30例新冠肺炎案例,基本上以每天兩例的速度「平穩增加」。千呼萬喚始出來,此前一直以「公開會引發恐慌」而緊咬著不公開新冠肺炎病例所在地的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多方要求下,終於在24日公布了各縣市病例分布情況。
  • 北京連續7天本地新增病例數在個位數
    北京連續7天本地新增病例數在個位數 央視新聞/北京頭條客戶端 2020-07-05 16:22
  • 14天入境隔離夠不夠?專家:因地制宜,全國不必「一刀切」
    而21天隔離期過長,可能會帶來入境者生活和工作上的不方便,因此全國不必「一刀切」。近期已有至少5名入境人員在14天隔離期後被檢出核酸陽性目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態勢仍在持續。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昨日全國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例,其中遼寧6例,河北4例,北京2例,黑龍江1例。
  • 北京將加強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獲悉,12月14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患者集中隔離期滿後發病,累計核實到177名密接人員,密接的密接19名,相關人員均已落實管控措施。朝陽區已經對患者所居住的漢庭酒店大山子店及活動場所進行消毒。北京連續多日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市疾控中心表示,北京將持續從嚴從緊做好直航北京國際航班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加強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及7天健康監測。
  • 入境北京要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隔離21天?最新官方回應來了!
    對境外回國人員  澳門入境隔離增至21天  北京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  中國最近也有新的入境措施!  12月21日晚上10點起中國澳門加強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隔離由14天增至21天。  :15  新加坡-廈門:15:30-19:50  廈門隔離政策  所有入境人員採用14天集中醫學觀察,目的地為廈門的各區衛生健康局組織進行7天監督性醫學觀察,並在監督性醫學觀察期第7天難進行1次核酸檢測, 其他人員14天期滿後立即離開廈門。
  • 全球疫情簡報:美機構統計全球確診病例數超8500萬例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3日全球疫情簡報:美機構統計全球確診病例數超8500萬例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日18時51分(北京時間4日1時51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40221例,達到8332244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2502例,達到
  • 從內地入境香港還需隔離14天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截至今天凌晨零時,香港新增11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105例本地確診病例和8例輸入性病例,創疫情以來單日新高。有42例本地確診病例與之前的病例相關,有63例源頭不明。累計確診病例增加至2132例。
  • 北京對入境進京人員分類實施14+7措施
    北京對入境進京人員  分類實施「14+7」措施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近期北京及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出現入境人員在結束14天集中觀察後確診並引發本土病例的突出情況,為確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
  • 防疫升級!入境澳門前14天內到過香港、臺灣,需隔離14天
    澳門居民:可以入境,但是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外國、香港、臺灣者,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2.外國人:禁止入境;3.內地、香港、臺灣居民: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外國,禁止入境;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香港、臺灣,可以入境,但是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入境前14天內未曾到過外國、香港、臺灣,可以入境,但是如來自新冠肺炎高發地區,入境後須接受醫學檢查。
  • 這些入境人士隔離21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公布最新防疫措施,因應全球疫情變化、英國出現傳播力增強的變種病毒、以及多個地方報導完成14天醫學觀察後出現社區確診個案,因此宣布加強本澳隔離醫學觀察措施。自12月21日晚上10時起,分別對來自以下國家或地區的入境人士採取相應措施:
  • 廣東發現新冠突變株,比上海相關病例早入境10天,張文宏這樣說!
    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來自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資料圖該病例為閉環管理的英國入境人員,男性,18歲,中國籍,留學生。2020年12月4日從英國入境廣州,入境時檢測其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
  •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4天保持個位數
    綜合新華社3月15日電 記者15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3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例,新增死亡病例10例(湖北10例),新增疑似病例39例。
  • 北京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過半為留學生
    自2月26日報告首例境外輸入病例起,中國國內已累計報告輸入病例649例。 一個月以來,境外輸入病例累計和當日新增均呈增長之勢。隨著各國收緊疫情防控政策,海外國人回國航班中轉次數越來越多。為從源頭上遏制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長,3月26日,中國民航局發文減少國際航班數量。海外華人歸國之路,將更顯曲折艱辛。
  • 美國死亡病例逼近10萬!數千萬人失業,富翁們卻賺翻了?
    美國確診超161萬例3860萬人失業富翁們卻賺翻了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24日6時32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1萬例,為1618471例,累計死亡病例逼近10萬例,為96983例。
  • 輸入病例持續增加 北京要求人員入境前向單位和社區報告
    新京報記者從發布會獲悉,3月19日北京新增6例輸入病例,其中5例為在外留學生。為更好防控境外輸入疫情,北京要求,從全國各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入境前均應向所在單位和居住地社區主動如實報告個人基本信息等內容。發布會現場。
  • 山西兩天新增21例境外輸入病例,均為俄羅斯飛北京經停太原入境人員
    圖據新華社據山西省衛健委消息,4月15日,山西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8例,其中重症1例。此前一天,山西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3例。連續兩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山西防疫現狀引關注。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消息,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的公告(第1號)》,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第一入境點包括天津、呼和浩特和太原機場。
  • 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3天「零增長」\r\n
    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3天「零增長」\r\n 2020-04-14 16:00:2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杜燕  4月13日0時至24時,北京市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加拿大取消入境14天強制隔離!留學生及家屬入境不受限
    10月22日,有新聞曝出,加拿大計劃取消入境強制隔離14天計劃,用快速檢測取代它。 就是入境旅客都要經過快速檢測,只要結果是陰性,就不需要強制隔離14天了,但必須承諾在到達後的第6天或第7天進行第二次測試。結果出來沒問題,就自由了! 這項政策首先在阿爾伯塔進行測試,首先在卡爾加裡國際機場和阿省南部的一個陸路過境點開始測試,測試時間從11月2日開始。如果試點項目進展順利,明年初就可以擴大到埃德蒙頓機場。
  • 新疆大排查,2天17人感染!回國航班增加!這個國家動物感染!
    在連續保持低位增長後,昨天,國家衛健委通報,7月16日新增確診病例再上兩位數。其中9例為境外輸入,分別來自廣東、上海、江蘇、山東、廣西、陝西;1例為新疆烏魯木齊的本土確診病例。此外,昨天,烏魯木齊又增5例本土確診病例和8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