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交易中,對交易品種運行趨勢的判斷是至關重要的,具體地說也就是要搞清交易品種的長期趨勢方向,我們順著大市漲跌去買或賣,就是站在強者一邊,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勝算自然較高。相反,以一己「希望」與大市趨勢背道而馳,等於同強者作對,螳臂擋車,焉有不被壓扁之理!
實踐證明,順長期趨勢做單贏利的機會多。對於自己看不明白或一知半解的技術走勢,寧可停下來不做,也決不能盲目地糊塗地做單,陌生的技術走勢就註定了不可預測的風險。許多交易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根據本身的主觀願望買賣,明明市場氣勢如虹,一浪比一浪高的上漲,卻猜想行情的頂部,強行去拋空;眼看走勢賣壓如山,一級比一級下滑,卻以為馬上要反彈了,貿然做多買入,結果當然是泥潭深陷,慘被套牢。
一些成功者的經驗證明,只有常做自己看明白了的並有十足把握的技術走勢,賺錢的機會才能增加。順勢而行且轉身要快,沒有隻升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升的勢頭。原來順而行,一旦行情發生大轉折,不立即掉頭的話,「順而行」就會變成「逆而行」。一定要隨機應變,認賠轉向,迅速化逆為順,順應大勢,才能踏上坦途。
在交易中一定要首先制定詳細周密的能應對各種情況的操盤計劃,設定切實可行的盈利目標和止損價位.計劃制定好後要嚴格執行,如果僅憑一時的感覺或衝動就盲目下單,往往會鑄成遺憾,特別是在已出現了虧損的情況下,你往往會因想儘快彌補損失而進行頻繁的超量操作,其結果是越操作損失越大,最終會被迫走上斬倉出局的絕路。
投資的交易過程充滿著複雜的技術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毛病,都可能會導致交易者本金的實際損失,所以對各個技術環節的精確把握成為獲取成功的關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做單也不是最主要的 ,處理單子的方法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相信我們運用高勝率的盈利模式,嚴格執行操作紀律,控制交易風險,走向成功就只是時間問題。
朋友們,你的整個的交易人生,就是在進行一場戰役,就是在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我想我們每一位都希望我們的戰爭能以勝利的方式結束!是的,這是我們相同的期待!
當你覺得交易難時,其實離成功只有三步
股票交易也不是說有多麼難,複雜表象背後的真相有時候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其實在你以為股票投機交易有多難的時候,所有的股票交易者離成功往往只有三步:
第一步:構造你自己的交易系統;
第二步:不要恐懼系統之內的虧損;
第三步:不要奢望系統之外的盈利。
1、構造你自己的交易系統
我們經常把股票交易美化成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其實說的露骨一點,所謂科學實際上也沒有多深奧,無怪乎就是尋找一種大數定律
所謂藝術就是理性多一點還是隨心所欲多一點,你能理性的用大數定律來做成功率就高一點,你靠隨心所欲來做成功率就低一點,這就是股票市場上交易者的最主要區別。
一個「好"的意義上的股票交易系統不僅僅要符合大數定律,而且要有可執行性。
可是,事情往往是你越認為簡單就越是做不好,有句話說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這裡有個前提是大量的重複,極致一定是意味著大量重複性的練習,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的技術工種,同樣的技術工具,出自老師傅之手的東西跟學徒工之手的絕對不一樣,只不過重複,尤其是近乎機械的重複是最難的,因為人性都嚮往新鮮刺激,牴觸枯燥單調。
在任何行業裡面,「隨心所欲」都是一種消費行為,都要為你獲得的快感支付成本,而你想要收穫就必須規規矩矩上班,遵守行業和公司準則,這點對股票交易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想要盈利就要遵守盈利的規則,不可能讓你玩了刺激又賺了錢,即使有也是偶爾,基於此,如果你覺得交易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說明你還沒有把交易當成一種投資行為,仍然像大部分交易者一樣把交易市場當做花錢買刺激的消費場所。
交易技術是通用的,但是由交易技術構成的交易系統是每個交易者獨有的,所以,構建一個交易系統的過程是一個讓自己與市場達到共振的一個過程,市場會給你呈現一份口味各異的大餐,但是你要學會篩選自己想吃的和自己能吃的。
2、不要恐懼系統之內的虧損
即使是同樣的虧損,在不同的交易者看來也是不同的,一方面是承受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注意力的問題。
承受力其實是一種適應力,這種能力是能夠鍛鍊出來的,比如,一個自行車騎的很好的人也不能馬上駕馭摩託車,主要是對速度不適應;再比如,高速上開車你會越來越覺得120公裡有點慢,這就是適應,對所有的事物大腦都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適應了就會默認這是正常的。
對虧損的恐懼只能通過虧損來解決,這聽起來像是一場死局,但是連續可控的虧損確實能夠提高股票交易者的虧損承受力,讓大腦慢慢的認為某個虧損額度是正常的。
當然,在股票交易中止損和盈利是分不開的,坦白的說一個完全承受不了虧損的交易者是賺不了錢的,這也是屬於風險收益比的概念,你既不能冒著虧一萬的風險去賺一百,也不能指望只承擔虧一百的風險來賺一萬。
交易系統本身不是預測行情的神器,而僅僅是用來幫我們捕捉行情的工具,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它都是會出錯的,所以,系統交易者也要處理好虧損的問題,不管你是設定比例止損,金額止損還是技術止損,都要以你能接受為依據,只有這樣你才沒那麼容易懼怕虧損。
想吃一頓美味的大餐,總得花錢買菜買肉吧?這就是系統內的虧損。
3、不要奢望系統之外的盈利
交易者都喜歡暴利,但是我們所想的,所做的並不能保證得到暴利。
從股票行業本身運行的規則來看,股票市場並不存在經常性的暴利機會,大周期性的暴漲暴跌的確會給予股票交易者難得暴利的機會,但是市場在絕大部分時間內是處於均衡狀態的,每個交易者必須接受和習慣面對震蕩或者小趨勢行情,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你都是在不斷的懷疑自己,在懷疑自己的交易系統中度過的。
收益多少的出發點應該是本金,而不是一廂情願,你有一萬本金,想要賺一萬不容易,因為翻倍的交易系統不多;你有十萬本金,想要賺一萬那就容易很多了,因為百分之十的交易系統還是不難的,健康的盈利方式應該是基於交易系統基礎之上的本金複利增長。
當你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最常規的做法是復盤,實際上這個行情回溯得到的結果就是你交易系統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最理想的收益率,因為涉及實際進出場滑點的問題,實際上真實收益率是要比這個回溯要低的。
所以,當你的交易系統確定的時候,你的盈利也就確定了,不存在不回調的資金曲線,盈利的張力越大回調的幅度可能會越大。
你所能接受的就是接受這種反覆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跟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進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1手=100股)。
一、成交量的實際應用
成交量可以在分時圖和K線圖中繪製,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中繪製。
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
三、成交量參數設置
在證券股票軟體的個股K線圖下面,有一欄VOL圖,都是紅綠的豎方(條形)圖,就是成交量。
VOLUME線畫法:顏色與相應的K線相同。MA1、MA2、MA3分別為成交量的M1日、M2日、M3日均線參數:M1、M2、M3一般取5日、10日、20日。
成交量的三大核心應用
摘要:對成交量有基本的了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
對成交量有基本的了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或者說各類金融市場中的核心應用手法!
看多空
成交量是一種買賣表現,是買賣雙方平衡的結果,如果單是看成交量紅色或者綠色來用一些分析師說"紅色大成交量"="資金進場"這種分析顯然是不科學的,紅綠看買賣意義不大!
科學的分析只需要看大小,成交量大表示買賣雙方的分歧大;成交量小,則說明買賣雙方的分歧小!
跟主力
通常意義的跟莊我們會關注龍虎榜或者各種平臺給到的大中小單統計來確認一隻股票是否有莊在做盤,但往往的結果是滯後或者跟不上節奏,數據顯示多數是資金已經入場,再買入容易追高!
而通過成交量的深度變化分析,我們能從量價形態來分析主力莊家的運動軌跡,更真實和直觀的發現到莊家主力的做盤方向(後面章節會深度教學);
明趨勢
股價沿趨勢變動,老話說得好:"看價不看量,虧錢沒商量!"在確認股票的趨勢後,要分析趨勢的力量和長度,就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比如當趨勢加大其變化軌跡時,必須要相應的成交量配合!否則就會有風險!
成交量經典洗盤技術,學會不再被莊家坑!
1、成交量堆積
成交量是主力做盤時最容易留下的痕跡,K線可以畫,但量只有拿錢堆得起來。堆量說明有實力的資金開始進場,短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必有動作。這種圖形一般是有耐心的主力喜歡做的,目標高遠,通常磨到讓你失去耐心,然後突然放量啟動大幅拉升,軋空股民。所以,可忽略期間的小震蕩,安心持股。
識別要點
(1)經過長期下跌,均線已移至底部區域
(2)連續溫和放量,跌時縮量識
(3)底部依次抬高
2.量堆
當個股在底部出現「量堆」時,一般來說是有實力資金介入,儘管短期內股價波瀾不驚,但是有可能意味著拉升只是時間問題。「量堆」表現為成交量在持續低迷後突然出現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量堆」的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投資者可以分批逢低買入,只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那就耐心等待吧。
3.該股前期走出趨勢操盤線爆發點之後列入強勢股關注範疇,前期一根單針探底陰線之後回暖,隨後展開一波吸洗合併式拉升。量能溫和放大,盤中振幅較大。介入此種形態個股可以在其分時相對低點半倉介入,後日另半倉操作T+0不斷賺取差價。留意量能變化,有所放大可加倉操作。這一點之前我們在公眾號中也提到過。
4.長陰砸盤
有些個股在平緩的上升通道上突然拉出難看的長陰線,跌破通道下軌,此種走勢多為主力的洗盤震倉行為,。
「成交量」出現這些特徵,說明主力在出貨
1、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
巨量是指超過10%的換手率,在投資者心裡,盤整後放巨量突破通常是買入時機,但如果是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那麼通常是假突破。
因為在高位,主力已獲利豐厚且控盤,而突破放巨量很顯然是跟風盤吃貨及主力派貨共同造成的。
2、除權後放巨量上攻
在除權之前,莊股通常被炒得很高了,這時一般的投資者都不願在高位買入,對主力出貨造成困難。而一旦除權,股票的絕對價位大幅降低,投資者警惕性也降低了;
這時主力利用廣大投資者追漲的心態,在除權後大幅拉抬股價,乘機出貨,如圖所示。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交易成功之道,皆在交易之外
賴斯說過一句話: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贊同你的觀點,如果所有人都贊同你了,那說明,你在面對一個錯誤的人群。真理確實如此。
每當接受別人誇讚的時刻,都被人羨慕不已,而自己內心卻酸楚得哭笑不得。臺前的光鮮,總被人輕易杜撰,可背後的辛酸,卻無人體味。
如今,有很多朋友來找我探討股票交易的秘籍,不是保留,是真的無所適從,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或許自己有一定天賦,但更多的是熱愛,並為此而堅持不懈努力著。這種問題連續頻繁地被問,我發自心底地打怵,有時候甚至會很不悅,因為,大家把一個事情看得太簡單了,以為世間所有事情都如一把鎖配一把鑰匙一樣,都有訣竅。沒有,的確沒有。
除了問我要秘籍的,還有一部分人讓我推薦書。我告訴他們:我把《股票市場技術分析》看了兩遍,把每日的早盤提示、午盤指引、盯盤,堅持寫了三年,除了有事在外,幾乎沒有一天是故意偷懶的。
或許股票市場的一切書籍,都基於K線的拓展,都基於此書的升華。約翰·墨菲的這本書,足以引領我們走上股票的正軌。
但接下來,除了一步步地踐行,再沒有技巧。就像父母教會了我們走路之後,剩下的路還是一步步由我們自己走,而且要一走走上幾十年,簡單而漫長。誰都替不了我們半步,只有自己走下去,才對人生有體味有感觸有心得。股票難道不是嗎?
父親做人宗旨之一:性本善,一切皆在自己行為的感化。他說,一切你認為不好的人或事,都會通過你自身的努力付出,感化對方。是的,他相比許多人得到了很多回報,但是如果看付出,他也一樣比別人付出了更多。他教會我的人生品質之一就是:先做事,主動付出,別求回報,功到自然有回報。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