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和調味醬巨頭老乾媽,上演了一出反轉再反轉的好戲。
劇情是這樣的。
騰訊狀告老乾媽無視合同,欠了千萬元廣告款不還,並請求查封、凍結被告老乾媽公司名下價值人民幣16240600元的財產。
吃瓜群眾紛紛站隊,調侃老乾媽雖然味道好,但也不能欠錢不還。
沒想到神反轉,老乾媽一口否定和騰訊有合作關係,並且還報警稱騰訊受騙了。
緊接著,貴陽當地警方也出了通告。
看來,鈕祜祿·鵝這次要在老乾媽上栽跟頭了。網上也開啟了群嘲模式。
但仔細深究一下,究竟是騰訊傻白甜,還是對手太狡猾?三個人偽造老乾媽的公章,就能把騰訊廣告部和法務部這麼多人騙得團團轉?
兩家大型公司要合作,每個流程都有專人把關。從營業執照、到銀行帳號、籤字樣板這些都是籤合同的必備信息。
對於這些公司的核心信息,這三個所謂的騙子,究竟是用什麼手段拿到的?老乾媽內部管理是否存在問題,導致公司核心信息洩露?老乾媽的風險控制究竟是怎麼操作的?
再進一步,騰訊提供的可是廣告服務,這麼久的線上大肆宣傳,老乾媽安安靜靜地看著不出聲,有點不可思議。
還有這些聯名產品,吃瓜群眾不禁要問,這些聯名老乾媽究竟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按理來說,看到這些聯名產品,如此愛惜羽毛的老乾媽,一定會跳出來進行商標維權。為啥整整快一年,毫無動靜?
據財報顯示,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全年完成銷售收入50.2251億元。一個年入50億的大公司,竟然在生產、風控管控上存在這麼大的漏洞,讓人難以置信。
吃瓜群眾越想問題越多。一個做網際網路的,一個做辣椒醬的,因為一次跨界合作上演了一場大戲,這戲的結局究竟如何,讓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