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電磁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實驗室裡,西安交大電子科學與技術二年級博士屈冰玥走進布滿錐形吸波海綿的暗室,將加工好的單極子天線放置在中心圓柱形的轉臺上,連上饋線,設置測試環境後,準備開始今天的實驗。這是國內高校建設的首臺無線設備多探頭空口測試系統,像這樣尖端前沿的實驗室,創新港裡大大小小分布著上百個。每個清晨,數以千計的科研人員在這裡開啟他們忙碌的一天。
創新港「科創月」啟動儀式現場
今年9月5日, 西安交通大學與西鹹新區聯合舉辦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活動。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40位院士,各高校代表,科研院所負責人,企業負責人等上百位行業專家參加啟動儀式。在科創月期間,29個研究院的300多個科研平臺集中向全世界展示科技成果,拓展與社會各界的交流,開啟全球合作新模式。
西鹹新區是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作為西鹹新區五大新城之一的灃西新城,近年來著力開闢產城融合道路,構建起以信息產業為核心,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為重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網際網路等「N」個為支撐的「1+2+N」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城市因產業而興,產業因城市而聚。
如今的灃西新城,各類產業集群正全速奔跑。統籌產業發展,探索城市與產業的「新共振」,灃西新城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科技創新提供人才動力
西安交通大學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去年9月,創新港迎來了第一批學生。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是教育部和陝西省共同建設的重大國家戰略性平臺,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依託,集科技創新、技術與服務融合、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於一體。
創新港學生操作科研裝置
截至目前,創新港已入駐理、工、醫、文四大板塊,29個研究院,8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和300個科技基地、智庫,建設了一大批如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等跨領域、國家級科研大平臺。在「科創月」期間,創新港向社會全面開放了包括無人駕駛智能車、重型燃氣輪機等服務國家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成果,實現與社會共享,共同建設全國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
西部雲谷一期——硬科技小鎮
在距離創新港不遠處,是全國首個以「硬科技」為主題的科技園區——西部雲谷硬科技小鎮。小鎮位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核心區,以信息產業、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生命技術四大硬科技產業方向為中心,涵蓋硬科技產業全鏈條業態,致力於打造「5分鐘產業生活生態圈」和「24小時產業價值創造圈」。
小鎮通過籤約40餘家專業服務機構,為區域企業成長發展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的基礎產業配套服務。同時綜合利用物聯網、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以及移動通信和感知定位等各種信息技術,打造一站式線上公共服務平臺——智慧園區,並提供生產生活綜合服務配套,解決在園區辦公和生活遇到的各類問題。目前,小鎮已聚集專業孵化器8家,孵化企業770餘家,創業人員超過8000人。
正如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所說,當前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實力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陝西空天超算中心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近年來,微軟創新中心、三一重工、中業交通、陝數集團、樹根互聯、浙商銀行科研中心、商湯科技等知名企業紛紛布局灃西新城,有力帶動灃西新城創新科技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今年7月,由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與西鹹新區信息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陝西空天超算中心在灃西新城正式啟動運營,以商業行為帶動和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換,建設「面向北方地區,業務輻射全國」的國內領先工業工程仿真和工業仿真雲服務平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效果圖)
今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入駐灃西新城,主要建設前沿交叉研究、拔尖人才培養、成果轉化配套等板塊。該研究院通過5-10年的發展,將成為引領未來農業創新發展新引擎,也是匯聚人才、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的新平臺。
未來,中國絲路科創谷還將不斷聚合高層次人才智力資源,實現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灃西新城招商局局長蔡文麗表示,灃西新城將繼續致力於打造以創新科研信息產業為主體,高品質、高效率、高舒適度的科學城、智慧城。
打造「最有溫度」的營商環境
灃西新城入區企業表彰大會
8月6日,灃西新城召開了入區企業表彰大會,發放優惠政策兌現資金6600.79萬元。67家優秀入區企業、11名高層次人才以及3名招商引薦人獲得獎勵。
這不是灃西新城第一次以「真金白銀」兌現獎勵,2017年開始,灃西新城已連續4年累計獎勵166家入區企業和30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各項扶持獎勵資金共計8.26億元。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馬萬鋒介紹,灃西新城要以切實行動讓企業感受到政府支持,多年來,兌現政策也由最開始點狀、分散、被動改為集中主動兌現,覆蓋產業類型越來越廣,兌現總量逐年提升。
表彰獎勵只是灃西新城扶持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灃西新城完善出臺了九大產業扶持方向,包括34個門類、142條具體優惠政策,涉及房租減免、投資補貼、研發支持、成果獎勵等八個方面。
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
建立「網際網路無人律師事務所」,提供「定製化、私密性、一對一」實時遠程視頻對話、文字或語音諮詢服務;構建起全體部門共同參與的「1+5」服務體系,形成六級「店小二」服務架構,組建專業化幫辦團隊,辦理時限壓縮超20%;以「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為契機,推行「首席代表」「套餐審批」,「電子印章、電子籤名」落地推廣,全力建設「四最」營商環境,實現簡易事項「馬上辦」,90%審批事項「網上辦」,100%審批事項「一次辦」。
「這些政策讓企業感覺到灃西是說了就算,說了就辦,重承諾、講信譽的政府。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最終目標是打造最有溫度的開發區,兌現我們早期給企業家承諾的有滋有味、有情有義、有聲有色、有你有我的灃西。」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說。
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
截至目前,灃西新城企業數量達8316家,市場主體數量達41100家,引進招商引資項目227個,總投資額達到2157.46億元。可以說,灃西新城已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綠色生態確保可持續發展
晨練的市民從河岸邊走過,孩童在草坪上嬉戲,飛鳥掠過蘆葦叢,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綠意,呼吸之間盡享舒適。這是位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中心綠廊的風景,也是灃西新城打造綠色城市的生動篇章。
總部經濟園綠色屋頂
西鹹新區作為西北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灃西新城承載了海綿城市建設主要任務。在規劃之初,就相繼開展了城市排水防澇、河湖水系、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等多項雨水管理相關規劃研究。
201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海綿城市作為重點項目被列入其中。而經過多年實踐的灃西新城,已逐步建成海綿型園區320萬平方米、道路80餘公裡、公園綠地240萬平方米、防洪治理及灘面修復40餘公裡。
灃西新城中心綠廊
俯瞰灃西新城,一條「翡翠項鍊」貫穿城市東西,連通渭河和灃河,這裡便是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末端——中心綠廊。中心綠廊全長6.9公裡,總佔地180公頃,建設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溼地、森林等生態景觀上百個,既是生態廊道,又是城市通風帶。
大雨時,雨水通過雨水花園、高位植壇、生態草溝等「海綿體」就地利用。原地消納、淨化後,富餘的雨水便藉助自然重力匯流到中心綠廊。據了解,這裡最高可承載雨水量30萬立方米,能夠將周邊2-3個街區內道路和建築地塊外排雨水完全消納,大大降低了城市內澇風險。監測數據顯示,6年間,灃西新城歷史易澇積水點全部消除,地下水位上升3.43米。
「實現雨水的收集、淨化、存儲和回用,對城市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同時,大面積的生態溼地像城市『綠肺』,對水土涵養、小氣候調節都具有重要作用。」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工作人員說到。
海綿城市讓城市生機盎然
100米見綠、300米見園。這裡,正涵養著一座綠色生態新城。2019年,灃西新城全面完成海綿城市試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全球生態水文示範點。
總部經濟園綜合能源站
在海綿城市建設之外,更多綠色、可持續的創新發展方式在灃西新城應運而生:70公裡綜合管廊,逐步消除了城市「空中蜘蛛網」和「馬路拉鏈」;採用中深層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為1300萬平方米建築供暖,一個採暖季可替代標煤約21.2萬噸,減少CO2排放量約56萬噸,減少SO2、氮氧化物等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約7000噸,相當於種植463萬棵樹的全年生態補償;建成西鹹新區首個花園式汙水處理廠——大王汙水處理廠。
花園式汙水處理廠
「灃西將綠色與科技融合,重視生態可持續利用。優美舒適的環境,讓人變得身心愉悅,在這裡辦公成為了一種享受」,這是越來越多在灃西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切身感受。
發展綠色產業、推行清潔能源、倡導可持續發展,公園綠地、海綿城市、清潔能源、綠色建築,構築起灃西新城獨有的綠色文化,描繪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綜合服務副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新的藍圖。
「灃西新城始終堅持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堅定不移走產城一體、產城融合發展之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發展持續發力、民生保障日趨完善,經濟社會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依託西交大、西工大、西農大等雙一流大學及眾多科技創新企業,正在建設的中國絲路科創谷,將打造城市特色突出、創新驅動強勁、綠色低碳鮮明、人民生活幸福的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