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虎牙和鬥魚終於合併。
未來的名字不重要,無論是虎魚還是鬥牙(豆芽)或是帝企鵝,其實骨子裡的名字都叫騰訊。
只不過,看似拿下遊戲直播絕大多數份額的鵝廠,卻還只是拿下了遊戲視頻內容分發的一部分地盤而已。
12日晚間,鬥魚、虎牙雙雙發布公告:鬥魚虎牙雙方將按照1股鬥魚ADS換0.73股虎牙ADS的比例進行合併,與虎牙相對等的1:1市值水平兌換新股,鬥魚現有股東和虎牙現有股東將在合併後公司中各佔50%的經濟權益。
同時,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ADS)所代表的普通股。
這意味著,登陸納斯達克15個月之後鬥魚將退市。
根據合併協議,若合併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也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
合併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通過收購各方股份,騰訊成為合併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將擁有60%以上投票權。
此外,在執行合併協議的同時,鬥魚與騰訊亦在2020年10月12日籤訂了一份「重組協議」。
根據協議,騰訊將把其以「企鵝電競」品牌經營的遊戲直播業務以總價5億美元轉讓給鬥魚,並深化與鬥魚的業務合作,以將企鵝電競與合併後的虎牙和鬥魚整合。
換言之,就是企鵝電競併入鬥魚,鬥魚在併入虎牙,最終騰訊掌握主要投票權。
對於鬥魚、虎牙合體的最終落定,《國際金融報》記者蔣佩芳於12日晚間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虎牙鬥魚的合併塵埃落定,其結果也是意料之中,即騰訊操盤下,大吞小,最終果實都是騰訊的。
其實無所謂誰合併了誰,企鵝併入鬥魚,鬥魚併入虎牙,如此有趣的循環,或許說明現在誰並誰,應該只是財務上的最集約方案。
據艾瑞諮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並沒有新的獨立遊戲直播平臺成立,這從一個層面上說明遊戲直播行業逐漸趨於飽和。
但事實上,儘管遊戲直播的雙巨頭盡歸騰訊旗下,遊戲直播已無對手,但這僅僅是遊戲直播平臺上。
在各直播和短視頻平臺上,遊戲直播並不少見,只是作為泛娛樂直播這個大牌面下的一張小牌,而顯得不那麼搶眼。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和鬥魚、虎牙一樣,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快手、B站也在逐步發力遊戲直播,成為遊戲的重要聯運平臺。
今年,B站在遊戲直播押下了重注,以5000萬的籤約費挖來了前「鬥魚一姐」馮提莫,還斥資8億拍得英雄聯盟(LOL)全球總決賽(S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
B站CEO陳睿曾公開表示,B站的直播業務始終保持著100%左右的增長。
而8月初的China Joy上,快手遊戲負責人唐宇煜透露,截至今年5月,快手遊戲直播月活用戶已經超過2.2億,遊戲短視頻月活用戶超3億,後者幾乎是虎牙鬥魚之和。
而快手則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發力,一邊頻繁直播英雄聯盟總決賽等職業賽事,一邊給遊戲創作者流量扶持。
此外,真正拿捏遊戲直播整個棋局的隱形巨頭還是擁有頂級遊戲和電競版權(包括賽事)的遊戲巨頭們,即國內的騰訊和遊戲,以及國外的暴雪、B社和V社等大公司。
這也使得不具備版權合作根基的泛娛樂直播和短視頻平臺,對遊戲直播保持著若即若離,有則鼓勵、無則隨意的態度。
鬥魚虎牙合併後,只是意味著騰訊系的遊戲直播平臺不再內耗,而已。
遊戲直播或將迎來強版權時代,通過騰訊及其關聯遊戲公司(特別是其投資、控股或參股的以美國遊戲巨頭為主的全球遊戲公司),以遊戲及賽事的方式,對鬥魚虎牙的遊戲直播權限進一步強化。
同時通過版權方式迫使有遊戲內容的非騰訊系直播或短視頻平臺,逐步下架非授權遊戲。這樣版權打發,或許還能直接收割在其他平臺上的各種主播。
但還有一定遊戲和電競話語權的網易,以及一直堅持開放政策的B社等,或許會選擇支持其他泛娛樂直播和短視頻平臺,形成分庭抗禮。
對外,一些內容平臺也在試圖打破版權瓶頸,最為典型的是字節跳動。
受遊戲版權的牽制,字節跳動不滿足於流量分發,也開始更為直接地發起對騰訊地挑戰——自研遊戲。而其自研的休閒遊戲已經小有成績——2019全年,有13款字節系休閒遊戲登上了iOS遊戲免費榜TOP10。
但對於遊戲直播或短視頻內容來說,字節跳動現在的存量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換言之,在目前國內遊戲和電競市場的大格局下,非騰訊系的內容平臺,所能切割的遊戲直播或短視頻份額不會太大。
但這依然不能保證騰訊系遊戲直播一家獨大。
在盈利問題和場景拓展上,遊戲直播雙強儘管合體,但遊戲直播的前景依然不明朗。
遊戲直播在目前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深度參與到遊戲產業以及電競賽事中,形成一整條能盈利的生態場景。
但這種場景孵化,需要平臺將力量投入到更多的賽事直播運營維護以及相關綜藝節目的打造之上,同時在線下的場景融入與拓展,也需要聚精會神。
之前的鬥爭,已經不再是直播姿勢上的增長,而是拖累進一步拓展場景的內耗,這才最終達成了合併之局,以期真正打開遊戲直播的深水區,而非現在簡單的線上「打比賽」和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