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嬰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移民其他國家的華人紛紛要求返回國內。作為擁有者博大胸懷的中國,當然對於這些同是中華兒女的同胞持歡迎態度。但是部分國人對於這種移民其他國家尋求發展,沒有為自己的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的人,只有在有難的時候才會返回祖國,十分憤慨。其實移民一直以來不只是在我國,在全世界都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古人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許多人移民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機遇,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只要不對我們國家造成破壞,這些都是允許的。尤其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十四億人口基數,移民的數量自然較多。在世界各地,無論是發達的美國、英國這些西方國家,歐洲國家,就連非洲的一些國家也都可以看到許多華人的面孔。可以這樣說,除了南極洲和北極洲,其餘世界各地都有著華人移民的現象。當然,南極洲和北極洲也有我們中國的科考隊員們。
01 放棄國籍移民他國
在我們國家曾經出現過幾次移民浪潮,相比較於其他時期零零星星的移民,這幾次移民都是規模較大的。當年美國的淘金熱吸引了世界上許多人移民美國前去淘金,我們中國也不例外,沿海地區尤其是福建、廣州的許多人前往了美國,當起了淘金客,後來祖祖輩輩就生活在了美國。如今美國的許多華人,都是那個時代祖輩是淘金客,後來生活在那裡。因此經常走在唐人街上時,聽到最多的話就是粵語。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經濟雖然取得了一些發展,但是相比較於西方國家還是較為落後,當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後,掀起了一次移民浪潮,前往其他國家尋找發展機遇,其實當時的中國才是最有發展機遇的地方,百廢待興,所有行業都剛剛開始冒頭,許多沒有走的人抓住了這一次機會,走上了財富之路。華人移民最常見的選擇其實是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比如新加坡、寮國等,因為這裡的習俗和中國較為相近,語言也能夠很好的交流,擁有許多相似之處。
當然,最多的選擇還是美國,美國憑藉著它世界第一的經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前往,光是中國人通過合法途徑辦理了移民手續的就有三百萬人,這還不帶其他通過偷渡等各種手段進入美國的,也就是非法移民,這些年來,美國先後頒布了許多《移民法案》,就是為了整治從世界各地前來美國的非法移民,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這使得許多非法移民在美國提心弔膽,十分窘迫。
02 美國收緊移民管控,稍有不慎就被拋棄
有這樣一句話:在美國,遇到FBI問題不大,遇到移民局的人你就完了。由此可以想像那些移民人口所面臨的狀況。中國人一直以來有著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民族習慣,這使得這些華人移民其他國家後,在同一競爭環境下,擁有許多的優勢。比如很多華人的子女在當地社區上學,往往華人的成績永遠佔據著前列。還有很多人創業積累了財富,甚至有些華人還進入其他國家的精英階層,成為政治家或商業領袖。
在西方國家,是精英階層統治的國家,如果成為精英,自然不用擔心自己的身份和國籍問題,但對於那些普普通通的只想要移民來在一個新的國家生活下去的人,他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移民局隨時盯著這些人,遵紀守法還好,只要你有違法的行為,他們就可以取消你的國籍,遣送回國。都說綠卡是最難申請的,也就是美國的國籍,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如今每個人擁有並習以為常的中國國籍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取得的。
03 遣送回國,這些人何去何從?
我們國家對於想要移民來中國的外國人,要求極其嚴苛,必須要求其對於我國具有重大貢獻或者經過嚴格審核,並且我們國家從不承認雙重國籍,一旦取得別國國籍,在你取得的一瞬間,你就失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那麼那些移民之後加入別的國家國籍的華人,在被別的國家取消國籍之後,他們難道就成為了無國籍的人,在任何國家都不能生活下去了?對於此事,我國展現了作為一個大國的氣度和胸懷,但也有著層層的審核。
我國目前採取的態度是,原本擁有中國國籍,後加入其他國家國籍,被其他國家取消國籍的人,如果有至親還在中國境內生活,並擁有中國國籍,經過審查以及層層把關,允許其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對於我國目前採取的態度,公眾當中有著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表示這才展現一個大國的風範,對於在外迷失的遊子能夠敞開懷抱,有的人則表示,當時自願放棄中國國籍時,那麼果斷,遇到困難了這才想起中國,實在是不合適。
04 祖國母親無私,孩子也應該懂事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之情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中國一直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並且對於自己的國民極其呵護。那些放棄了中國國籍的人,身體裡流淌著的依舊是炎黃子孫的血液。我們一直稱呼祖國為祖國母親,世界各國的語言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是在祖國這個詞彙上,都不約而同將其和母親聯繫起來,祖國對於一個人而言就像是母親,她承載著我們的成長,辛勤的養育著我們成人。孩子當中會有不懂事的,會有叛逆的,會有渴望外界的。
母親不會去阻攔,但是當孩子有難想要回到媽媽懷抱裡時,母親從來不會推開孩子,就像祖國永遠不會拋棄每個人一樣。應該改變的,不是我國對於這些人的做法和態度,應該改變的是崇洋媚外的心理,母親無私,孩子也應該懂事。希望未來移民的人數降低,多一些人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晏子春秋》《戴·達·菲爾德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