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對此,建信基金認為疫情對於市場的影響在全年維度上呈現階段性衝擊,而非趨勢性變化,科技主線仍是今年關注重點。
建信科技創新混合基金將於2月13日迎來首發。該基金由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姚錦、權益基金經理黃斐玉共同運作,並與建信基金科創板投研團隊協同作戰。
堅定看好市場長期發展趨勢
姚錦認為,疫情的短期影響不會改變經濟發展的根本規律和資本市場中長期的向好趨勢,投資者應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無需過度悲觀。
姚錦作出上述判斷的理由有三。一是宏觀經濟整體向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和三大攻堅戰等將逐漸收官,預計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在長周期和經濟周期的雙重影響中維持增速平穩。疫情的影響和經濟周期一樣,從總體上提供了汰弱留強的機制,總的來說中國經濟中的積極因素正在增多、內在韌性正在增強,這些都對經濟長期發展的良好趨勢和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形成支撐。
二是北上資金持續流入。數據顯示,節後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淨流入超180億元,創下A股歷史上單日淨流入金額次高紀錄,在提升A股流動性的同時,也表達了外資對A股持續看好。
三是資本市場中長期走勢未改變,流動性環境和全年的經濟政策方向等變量並未發生較大變化,市場仍存在結構性機會,尤其是科技創新類主線,包含新能源、5G、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投資者可重點關注。
實際上,早在科創板計劃推出之後,建信基金就開始著手組建科創投研團隊。該團隊由姚錦牽頭,囊括多位資深權益基金經理及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並涵蓋了科創板主要涉及六大板塊的資深研究員,團隊多數成員都曾有實業工作經驗。姚錦有信息技術行業背景知識、且有多年TMT行業研究經驗,黃斐玉同樣具備多年的信息行業從業與研究經驗。
甄選優質標的
在談及科技主線的投資機會時,黃斐玉認為,科技板塊的機會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持,科技強國戰略帶來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改革等均在同步推進中。二是以5G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周期革命引領新一輪發展浪潮。5G的發展將加速傳統行業轉型,帶動雲計算、通信網絡及智能終端等相關產業鏈發展。三是科創板首年平穩運行,實驗田效用凸顯。四是北上資金加速流入科技板塊,重點標的出現了多家機構調研的狀況。
關於科創類企業的投資邏輯,黃斐玉表示:「對於科創類上市公司的價值篩選的前提是對其所處的賽道、即針對所處的行業進行優選。具體在行業選擇上,會通過『長、寬、高』三維量化評估體系優選行業,『長』是評估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優選出的行業應該是在中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期間具備長期良好的發展前景;『寬』是評估行業的未來競爭格局,優選出具有高競爭壁壘的行業;『高』是評估行業的未來客戶黏性,優選出尋找可替代性弱的行業。」
具體到個股選擇上,黃斐玉進一步介紹說:「公司科創板投研團隊自主研發了『動態PB-ROE模型』,能夠依據上市公司的發展,動態評估其PB(平均市淨率)和ROE(淨資產收益率)的關係,力求以更高概率捕捉到更加優質的投資標的。」
(文章來源:中證網)
(原標題:建信基金科創團隊:長期投資邏輯不改 科技主線仍需關注)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