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聽私塾》是我們為喜歡耳機和想了解耳機的趣友們開設的一個固定欄目,目前計劃不定期更新。這個欄目的初衷在於幫助那些在耳機選購和希望了解耳機的小白用戶們更快更簡單的獲取你們想知道的東西。
在耳機購買上有那些坑可以避免?哪些耳機是沒有假貨的?耳塞套對於音質是否有影響?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伴隨著很多入門級發燒友而來,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們的目的就是在於消除這些疑惑,能幫助到你購買到自己喜歡的耳機,又或者能了解到更多!
···················
隨著我們對耳機產品的測評數量增多,我們注意到有一些網友在後臺留言諮詢,能否測評一些「3D環繞聲」耳機,我們當初看到這樣的留言其實是不以為然的,但我們發現,不僅僅是幾個粉絲來諮詢我們,而是有很多人都在關心這個看起來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環繞聲耳機」,所以我們意識到了科普的必要性。
所以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關於立體聲和環繞聲的事情,還有那些讓人感覺非常厲害的所謂「3D環繞聲」耳機。究竟是立體聲耳機更好,還是所謂的「環繞聲」耳機更勝一籌呢?還有哪些「環繞聲」耳機值得推薦?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個一個地向你科普解答。
立體聲:一切耳機音箱聲學產品的核心基礎
由於人耳在單耳情況下是無法感知聲音的方向的,但是我們有兩隻耳朵,所以就具備了感知和辨別聲源方向的能力,並且隨之而來的還能讓我們去分辨聲場的寬闊、縱深與否,這就是聲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效應——雙耳效應(Binaural effect)。
正是由於雙耳效應的存在,在音樂製作的過程當中,錄音師就可以將音樂信息分別配置於立體聲揚聲器系統中的左聲道或者右聲道揚聲器,也就是我們在耳機上常見的「L、R」。不僅僅可以分別配置,在立體聲音箱系統當中,錄音師還能把這些音樂元素配置於兩個揚聲器之間,比如你聽的大部分流行音樂,歌手的聲音都是在最中間的,帶給聽眾的感受就是仿佛歌手就在你正前方演唱。
因此根據人耳的雙耳效應,錄音產品從單聲道時代一路走到了立體聲時代。一般來說,立體聲揚聲器系統都會使用2個或多個揚聲器組成,但最常見的仍然是以2.0的形態構成,也就是左聲道和右聲道。因為你目前能接觸到的網絡音頻文件比如MP3、FLAC、AAC等格式的音樂,在最初錄製到封裝的時候,均為立體聲兩聲道封裝。
所以耳機也好,音箱也罷就使用2組聲道的揚聲器來完成立體聲音樂的回放。這裡要敲黑板劃重點一下:不是喇叭越多就是聲道越多,喇叭的數量和是否是環繞聲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由於立體聲揚聲器系統是結構相對簡單、普及率最高的一種聲音呈現方式,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使用的音箱、耳機產品仍然以立體聲揚聲器系統為主。這正是因為,立體聲是聲學處理、錄音技術的基礎,也是核心。
環繞聲:隨著電影工業興起的全新技術
但是我們在使用立體聲音箱系統聽音樂的時候,並不會感到聲場、歌手以及樂器擺放有多麼大的問題,也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感,這是由於大部分的音樂作品本身就採用了立體聲錄音的方式錄製,再用立體聲耳機、音箱去回放,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問題是音箱產品並不是僅僅只限於播放音樂啊,那麼看電影的時候怎麼辦?
與音樂作品不同的是,電影需要給觀眾帶來的不僅僅是畫面的播放,如何能讓觀眾在看到電電影畫面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畫面中人物距離產生的聲源縱深感不同,以及車輛、人物所處的位置不同,聲源發生方向的不同,這很顯然在音樂作品當中不是最常見的,但是在電影當中,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由於我們在家中的室內面積相比起電影院來說要小的很多,即使是看電影也只需要一套2.0聲道的的音箱系統就可以滿足了,但是對於電影院偌大空曠的空間來說,立體聲音箱系統就很難表現出電影所需要帶給觀眾的臨場感,因此以杜比實驗室、THX等公司為首的音頻領導者,就開始想辦法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從錄音時就脫離立體聲的錄音方式,按照杜比或者THX等公司提供的環繞聲編碼方案,錄製可以帶給觀眾臨場感的多聲道音頻,再有多聲道(環繞聲)揚聲器系統進行回放,在電影院中看電影的你,就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音畫同步效果了。環繞聲揚聲器系統一般會使用5個以上的揚聲器,分別擺放在前、中、後三個位置,從而讓揚聲器環繞著聽眾擺放,這就是「環繞聲」這個概念的由來。
耳機能否實現環繞聲?
隨著環繞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多聲道的家庭影院揚聲器系統已經屢見不鮮,那麼耳機產品又能否實現和家庭影院音箱相同的效果呢?答案是:不能。這是由於耳機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純粹的立體聲回放系統,因此不論耳機的左右聲道到底有幾枚單元,都不能實現環繞聲音箱所提供的:前、中、後擺放的能力,因此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所有標榜自己的耳機是「環繞聲」的產品,都會有一個概念:虛擬環繞聲。
由於耳機產品不僅僅是需要用來聽音樂,還會存在打遊戲、看電影的情況,但是還想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能獲得良好的遊戲中聽聲辨位的體驗,就需要耳機廠商根據環繞聲的特點,對播放出來的音頻二次解碼處理,使用立體聲的耳機去模擬真實環繞聲音箱系統提供的效果,因此耳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和環繞聲音箱系統所播放出來的聲音是一樣的,只能儘可能地去接近。
說到這裡,你是否發現,不論是耳機的虛擬環繞聲效果也好,還是真實的物理多聲道環繞聲揚聲器系統也罷, 它們都好像不是為音樂播放服務的,都是為特定的一些特殊需求,如遊戲、電影、音樂現場等場景下使用的。因為本質上講,對於HiFi耳機、HiFi音箱來說,多聲道環繞聲技術與HiFi是沒有太大關聯的。
因為HiFi產品本身就追求的是一種高還原度、高保真效果,而不論是物理的多聲道環繞聲,還是耳機的虛擬環繞聲,在你通過這些產品去播放音樂的時候,本身就已經把原本的錄音信息就徹底重新處理了,因此也就和HiFi的理念背道而馳。
那些5.1環繞聲音箱,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隨著家庭影院技術以及多聲道技術的下放,很多電腦主板的集成音效卡都已經具備了多聲道音頻的回放能力,因此對於喜歡追劇、看電影玩遊戲的用戶來說,這是一個最容易接觸環繞聲的方式,那麼就算是5.1或7.1聲道的環繞聲音箱,就真的是你所能使用的了的嗎?
很多人在淘寶上可以看到一些價格及其低廉的5.1聲道音箱,的確這些音箱是由五個衛星箱+一個低音炮構成,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多聲道音箱產品,還不能真正意義上的帶來良好的環繞聲體驗。因為這些所謂的「桌面環繞聲」音箱,本身就不符合環繞聲產品的定義。
由於環繞聲音箱系統存在擺放問題,所以按照正確環繞聲擺放的方式去做的話,必然會有兩個音箱在你的左右方和右後方,那麼對於在桌面平臺使用音箱的你來說,這樣擺放顯然是非常不現實的。此外這種帶有迷你衛星箱的產品,根本就無法帶來良好的環繞聲使用體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雷坑。
一般來說環繞聲產品都是為家庭影院所打造的,因此至少你需要空出一片地方,比如客廳、書房,聽音者的位置也需要處於這些音箱的中間略微靠後的位置上,才能帶來準確的環繞聲效果,但實際上很多人在使用環繞聲產品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很重要的步驟。所以即使那些聲道眾多、喇叭一大堆的音箱看起來好像非常厲害,但你是否具備使用這些設備的條件,又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別被那些什麼「4D環繞重低音」耳機忽悠了!
我們在上文也和大家科普了耳機本身就是立體聲雙聲道產品,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出真正意義上的「環繞聲」出來。但是某些商家根據大家對這些概念的不了解,使用看起來非常厲害的「3D」、「4D」這種數字來混淆視聽,拿這些字眼來包裝他們的耳機產品,讓小白用戶誤以為自己購買到的是「環繞聲」耳機。
這些營銷噱頭非常沒有良心,其實套路和賣保健品的相差無幾。你要知道,使用耳機或者音箱聽什麼所謂的「環繞聲」,本身就已經存在了非常大的失真,失去了對音樂原本細節的解讀。耳機產品也從來都沒有過使用類似「3D」這樣的稱呼去分類,因為耳機本質上就是立體聲產品,因此用耳機去欣賞立體聲音樂作品,才是最準確的使用方式。
雖然環繞聲揚聲器系統聽起來要比立體聲高端很多,但本質上講二者互相都無法取代。立體聲也好,杜比環繞、THX環繞聲也罷,它們只是錄音、編碼及解碼的技術分類不同, 所以各有千秋,。因為它們所服務、針對的聲學領域、類型都不相同。那些認為立體聲技術就是落後或是應該淘汰的說法是非常不現實的,並且也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而在宣揚這些觀念的人,主要還是對聲學技術以及音頻處理技術的認知不夠透徹所造成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希望購買一款能帶來良好環繞聲表現的耳機的話,在現有聲學技術和理論的限制下,我們只能去選擇那些虛擬環繞聲的耳機產品。當然目前你能接觸到環繞聲體驗最好的地方,仍然是你花幾十塊錢就能去的電影院,因為影院的聲學裝修都是使用了環繞聲標準打造的。
參考文獻:
[1].立體聲拾音技術[M].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李偉編著, 2004
[2].正確認識立體聲、杜比環繞聲、THX及AC-3[J]. 李瑞麟. 音響技術. 1998(03)
[3].多聲道立體聲和環繞聲[D]. 張紹高.北京廣播學院.1996
[4].立體聲上變換5.1環繞聲的原理[D]. 包振鍇. 電聲技術. 2015(03)
[5].淺談環繞聲技術在影視應用中的發展變化[J]. 荀劍陽. 音樂生活.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