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的孩子該不該出國留學

2020-12-24 小李同學的成長之路

留學已經不是大富大貴家庭的特色,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有機會選擇出國看看。但是很多人會有疑問,我該不該出國。那在這裡小佳同學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 出國對於你家庭是個什麼樣的負擔,一年如果需要50萬,你們家的收入根本不夠,還得選擇賣房子來支持你的話。個人建議就不要出去了。因為這筆錢對於你來說,算是大數目。而回來除了你學的是,計算機,數學這類理工科專業,如果讀商科,金融,還不如考一個國內的兩財一貿來的實在。

第二, 你的期望值的問題,如果你想的是花50萬出國,我回國立馬可以拿到高薪的工作。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回國,很多用人單位可能對留學生,並沒有前幾年的熱度。所以並不會一回國,就高薪。由於今年疫情,很多留學生很可能都很難找到工作。

第三, 明白自己的出國的目的。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為了學習知識。在國外,自立的能力會大大提高。自己身在異國他鄉,也會有很多的辛酸。但這就是成長。

第四, 科目選擇,如果學習商科,金融,那就選擇比較好的學校。雖然曼大不錯,但如果選擇英國G5,美國top10,這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

第五, 如果是為了自己個人成長,家裡對於這些錢,無所謂,還是建議選擇出國。如果家裡條件尚可,馬來的學校也不錯。一年7萬差不多就夠。

最後,有任何留學問題,歡迎來私信小李同學。

相關焦點

  • 出國留學褒貶不一,很迷茫到底該不該出國留學,利弊點都在本文!
    前兩篇文章詳細地講述了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留學的選擇,還有出國留學的花費。卻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就是到底該不該出國留學,出國留學到底有哪些好處,有哪些壞處。今天致叔圍繞著出國留學利與弊這個話題,結合多年來所遇見的學生給的一些列反饋來聊一聊,到底是留學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孩子出國留學,普通工薪家庭付得起嗎?
    雖然他們對待疫情的表現有好有壞、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身上卻有著同一個特點:家裡有錢負擔一個孩子出國留學到底需要多少錢?當然很多孩子會選擇勤工儉學,但是我們現在計算的是花費,所以那些額外的收入忽略不計。亞洲國家留學相對經濟實惠,比如韓國。韓國的公立學校學費一年2萬左右,私立學校在3-4萬左右。在韓國生活的成本肯定低於歐美國家,正常花費的情況下,一年的生活費大約4-5萬。
  • 現在送孩子出國留學變得很容易,普通家庭也能輕鬆實現。咋回事?
    富貴家庭的孩子出國留學早在20年前就司空見慣了,並且成為了這類家庭的一種「專利」,或者叫「特權」;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逐步放開對個人出國留學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國內社會上對所謂「海歸」的炒作,富貴家庭憑著有錢、有權、或有勢的先天條件,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成為了一種新型時尚。
  •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讓孩子出國留學是好的選擇嗎?
    主要還是經濟問題能否解決 其實,無論什麼樣家庭,孩子如果能夠出國留學長長見識開拓眼界,並不是壞事。主要還是經濟問題能否解決,孩子本身的文化基礎等這裡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為出國留學畢業後如果不想回國,那麼他是否具備留在外國的生存能力?這取決於他自身文化,專業,機能風綜合條件。
  • 年薪多少的家庭才能夠送孩子「出國留學」?看完這筆帳:認慫了
    由此可見,孩子的留學費用都不低,也許有些父母看到了這樣的費用,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該不該讓孩子出國留學呢?接下來讓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吧。該不該讓孩子出國留學?1、 父母收入一般不建議如果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年收入都很一般。兩夫妻一年的收入加起來都不到5萬,這樣的收入情況如果還想讓孩子留學,只會增加家裡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因此而降低生活品質。所以,父母收入一般不建議讓孩子出國留學。
  • 靈魂拷問:疫情後,該不該出國留學?上紐大原校長俞立中說…
    疫情過後,該不該出國留學?除了學習知識技能,我們出國留學還能夠獲得什麼? 第一,出國留學是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的需要。中國正在融入世界,需要一大批有全球視野,願意並善於跨文化溝通、理解和合作的國際化創新人才。出國留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教育改革開放的需要。教育國際合作的初心,出國留學的初心,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
  • 你身邊到國外留學的孩子都是什麼家庭背景?
    我是做出國留學的,做了十年的時間,我說說我接觸的留學生的家庭背景信息。 我是來自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和這些有錢人接觸真的是感嘆。這些家庭真的太有錢了,咱們一年工資才幾萬塊錢,人家花費就幾萬塊錢都不當回事。孩子去國外以後,真的是享受生活(這個並沒有貶義,有錢人就是和普通人消費模式不一樣,我只是客觀的陳述)。 但是後來情況就慢慢發生了變化,出國留學的人絕對不是非富即貴的人。開始有了普通家庭的人,而且越來越多。
  • 想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如何攻克語言考試難關?
    想要送孩子留學,英語國家可謂是家長們的首選。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擁有眾多頂尖名校、教育水平高,一直是學子們首選的留學國家。想要出國留學,就不得不面對語言成績這一「硬體」,那麼孩子的語言成績考試該如何準備呢,英語國家通常承認的四種考試又有哪些?
  • 普通家庭條件怎麼出國留學?這些方法記好了收藏吧
    咱們今天主要講一講現在當下不同家庭怎麼去出國留學。 第一,家庭條件資金充足的當然是可以自由選擇了。通常這樣的家庭會選擇啊,美國為首選,有些其他考慮的可能會選擇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國家。 第二,我們著重講一下家庭條件一般,但是還想出國留學的家庭的選擇。錢這個東西讓人喜歡讓人狠。
  • 出國勞務真的就那麼好嗎?到底該不該出國?你還在矛盾嗎?
    出國勞務是一般來說,時間都是比較漫長的,甚至有些辛苦。但是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辛苦,因為在國內不也是做這些工作,只是你需要換個工作環境和工作制度。可能有的時候也會信念不堅定。其這些都是正常的,畢竟出國勞務也是異國他鄉了。
  • 出國留學,留學籤證該怎麼申請?
    申請人前來申請籤證時必須出示該表格。(I-20表格是證明,該持表人經審查,各方面符合學校要求,即將成為該學校的全日制學生,它是辦理F-1籤證的必要文件之一,類似於英國的CAS。此外並不是美國所有院校都具有發放I-20表格的資格,學生在申請學校時需要留意。)  DS-160:非移民籤證電子申請表。  護照:護照有效期需大於6個月。
  • 為什麼波爾布特是農民孩子卻能出國留學?只因姐姐是國王的妃子
    波爾布特統治柬埔寨期間,柬埔寨的人少了三分之一,就連西哈努克的十幾個子孫都被殺害,何況是普通人民。 歷史已經給了波爾布特定論,這裡就不提了。但是波爾布特身上有一個疑團,很多人想都不明白。波爾布特是農民家的孩子,為什麼他能出國留學?
  • 教育部明確不鼓勵低齡出國留學,國際學校利好還是看空?
    「低齡出國留學主要指K12階段的學生出國留學,長期以來,國家政策對低齡出國留學一直持不鼓勵,但也不反對的態度。」國際教育大數據平臺宜校創始人肖經棟說。 此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建立相關制度政策,釋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政策信號。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相關舉措落地,或將利好於國內的民辦國際高中發展。
  • 鹽城學子出國留學so easy!美國公費留學項目落戶鹽中
    昨天記者獲悉,3月25日,江蘇省鹽城中學(教育集團)與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教育基金會ASSE籤訂了美國政府公費留學項目GoCampus計劃的合作協議。截至目前,該校已形成了兩大類、6個項目的出國留學途徑。
  • 普通家庭出國留學怎麼做能節省開銷,留先生給你一些好的建議
    出國留學在大眾的嚴重似乎是很燒錢的選擇,動輒幾十上百萬,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更多工薪階層逐漸意識到出國留學並不是多麼高不可攀,並且是很有價值的投資,普通家庭出國留學怎麼做能節省開銷,留先生給你一些好的建議。
  • 出國留學的優缺點 看完再留學也不遲
    出國留學現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但為什麼選擇出國留學,是多數人感到迷茫的一個問題。決定出國留學其實是一個權衡利弊後的一種選擇,「出國」與「不出國」全在個人。生活能力的提升不用多說,出國留學,學習上需要獨立自主,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解決,出個國「公主」也得變成「女漢子」。
  • 戴爾老師說留學9——出國留學是否要先讀國際班或者國際學校?
    對信任國際教育的家長,剛接觸國際教育,就會陷入一個痛苦的選擇,是讓孩子在國內讀國際學校或者國際班,待孩子長大後再出國留學,還是讓孩子從小出國留學,接受國外教育方式呢?這需要家長們好好考慮自己到底是以什麼為導向為孩子選擇國際教育。如果是以結果為導向(將來考上很好的美國大學)——兩者均可。
  • 歷史視角下,大家對出國留學有了新的審視
    普通中國人多了去了,都接嗎?所以這個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張文宏說留學生回國最大的風險來自登機前!機艙是高風險區域。有人可能途中會摘掉口罩,假如有感染者,十幾個小時下來,封閉的機艙裡存在病毒傳播的風險。所以乘機途中,必須保證長時間佩戴口罩。
  • 安土重遷的中國人為什麼送孩子出國留學?為他好?還是害了他?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老百姓兜裡有錢了,出國留洋不再是稀罕物,近年來,總是會聽說XXX孩子出國留學了,XXX孩子海歸回來啦……不過,和我們曾經想的出國學本事、學成歸來為國做貢獻的理想不一樣的,是不少留學生更願意在國外做二等公民,出國了就不回來了,
  • 法官講法丨委託留學中介機構出國留學,「避坑」事項要牢記!
    為規範留學中介行業服務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教育部、工商總局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合同示範文本》。該示範文本並無限制合同雙方協商條款的強制力,合同雙方享有締約自由的權利,也就是說,留學生有權與留學中介機構針對合同條款通過磋商進行選擇、修改、增補或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