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擁有著世上最靈巧的手腕,能在狹小的空間內完成腔鏡外科醫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它就是聞名遐邇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3月9日至1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微創外科中心運用這臺高智慧機器人,成功完成了5例泌尿外科、肝膽外科手術。
65歲的李先生在過年時被查出患有右側腎癌,右腎也已完全萎縮失去功能,需要全切方能根治。接診的華東醫院微創外科中心醫生首先考慮應用腹腔鏡實行微創手術。但是,術前進一步檢查卻發現其右腎供血動脈存先天變異,較常人多了三個分支,這就給二維視覺下的腹腔鏡手術出了個難題,因為一般的腔鏡外科醫生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電子屏幕上的平面視圖找齊三根變異血管並結紮止血,這就大大增加了大出血的風險。難道重新回到以往那種切開肚子的開放手術?華東醫院微創外科中心最新引進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為此就粉墨登場了。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主要由控制臺和操作臂組成,手術時醫生坐在遠離手術臺的控制臺前,頭靠在視野框上,在這裡看到的如同電影「阿凡達」一樣,是三維高清立體視圖,視圖是由操作臂之一的鏡頭臂上不同攝像機採集的圖像共同合成,呈現出已經放大10-15倍的人體組織層面和解剖結構。
手術開始了,通過精確的定位,腔鏡外科醫生首先通過「達文西」在李先生右側腎區打下4個直徑僅1釐米的手術孔,伸入四臂,鏡頭臂使得手術視野內每根血管都暴露無遺。左右兩條機器臂擁有當今世界最完美的仿真手腕,它們可以在人體腔內做到人手無法完成的7個方向自由運動和360度的旋轉,第四條臂在必要時使用。醫生的雙手在控制臺前熟練地操作著控制杆,人手的全部動作都被實時轉化為李先生腹腔內精確的機械手動作,在處理完2根變異動脈後,醫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第3根血管,迅速結紮止血,滬上首例「達文西」輔助腹腔鏡右腎癌根治術的關鍵環節獲得了成功。
據腔鏡外科中心的盛璐、王巍兩位醫生介紹,操作「達文西」控制杆做腔鏡手術非常自然,以前在開放式手術中使用的一些技巧又上手了,尤其在狹窄的空間中起到了比人手更好的效果,「達文西」能自動感知並濾掉醫生手部的顫抖,還能進行縫針、使用簡單手術儀器等以往腹腔鏡手術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高清晰立體三維視野,高度靈活的腕部、可活動的手術器械和其精確的位置操控使得「達文西」的操縱者能夠超越傳統外科手術技術,也使得微創技術在複雜外科手術中的應該用成為可能,或許有一天,「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將終結開放式手術的時代。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