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高管每周必讀,電商盤點。獨家深度解讀阿里、京東、亞馬遜重要戰略動作。掃描行業重點新聞,進行時,事件或數字,革行業窠臼,也歡迎你補充,一起熱議......
文| 李成東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重點資訊:
1、餓了麼起訴美團要求商戶「二選一」 索賠100萬元
2、京東集團戰略投資見福便利店
3、沃爾瑪全國所有門店全面入駐京東到家
8月10日消息,餓了麼經營主體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團外賣經營主體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相關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餓了麼請求法院判令美團公司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判令美團賠償餓了麼經濟損失及為制止被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100萬元,以及承擔本案全部訟費用。
DonG解讀
「二選一」這個概念早就存在,一般來講出現這個詞的時候,都和阿里有關,大多數情況下,阿里都是發動者,掌握主動權,這個時候阿里稱之為「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而餓了麼作為阿里的平臺,是唯一一個被動承受二選一的影響、反受其害的公司,阿里此時又稱之為不正當競爭。
阿里的二選一布局早在2016年就初見端倪:阿里深怕當時在數碼和家電行業已經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的京東,會憑藉這些品類反殺自己,於是假借「聯姻」的名義,入股了蘇寧來填補自己的家電類目短板。
而天貓2017年的二選一行為,將京東剛剛起步的服裝業務扼殺在了搖籃裡:從2017Q2開始,京東服裝品類的整體GMV增長已經陷入停滯;同時淘寶也將二選一的手伸向了飛速發展的拼多多,迫使諸多服裝商家撤離,據傳當時的「大喜自製」事件就是迫於阿里的二選一壓力撤出拼多多。
去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駁回了天貓7月份就二選一案件歸屬地作出的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京東上訴案的管轄權。或許這個案件審理完成的時候,能成為重新定義市場競爭規範的轉折點。
8月12日消息,京東集團正式完成對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這也是京東集團首次戰略投資連鎖便利店場景。據了解,見福連鎖成立於2006年,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評選的百強便利店榜單中排名第10位,截至目前門店數1700餘家,剔除日資及非專業便利店後,在國內專業連鎖便利店行業排名第4位。
DonG解讀
據《2020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顯示,見福名列榜單第十位。在福建省便利店排名中,見福名列第1位,擁有近2,000家門店。作為行業龍頭,見福連鎖沉澱了行業領先的倉配物流能力及供應鏈能力,並自建鮮食工廠與物流中心。
京東投資見福不僅僅是因為名字吉利,更是一種趨勢。京東將藉助便利店業態的服務屬性和即時性消費場景,對線上的計劃性消費形成有效補充,強化零售服務的最後一公裡,並有助於提高用戶黏性,與此同時,「電商+便利店」的融合也有助於在社區團購模式、O2O到家模式、物競天擇、「零售+服務」模式等多種零售業態的聯合創新。
京東深潛電商行業,對用戶行為數位化高度洞察,擁有成熟的大數據工具和超強的算法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便利店轉型發展所必須的。而這也是見福在便利店密度快速擴張後對自身運營體系的剛需。兩者合作可以有疊加優勢。
8月11日消息,目前,沃爾瑪在全國的所有400多家大賣場及社區門店已全面上線京東到家,成為首家零售商超實現實體門店100%「觸電」上線京東到家。本次88購物節,為了吸引更多用戶成為沃爾瑪VIP用戶,京東到家推出了沃爾瑪VIP體驗周,用戶可以通過體驗價開通VIP,期間VIP環比增長165%。截至8月,VIP總數同比去年增長13倍,其中VIP用戶下單轉化率和下單頻次均高出非VIP用戶超過50%。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擴大VIP用戶的規模,以每月的VIP日為抓手,提升VIP用戶活躍度。
DonG解讀
實體零售商超線上化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達達與沃爾瑪合作後,隨著不斷深化,讓消費者充分享受到了零售全渠道、多場景帶來的便利與實惠,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據了解,達達採用了雲倉波次配新模式,更加凸顯出價值。此前,沃爾瑪和達達集團協同試水了以倉配一體化為核心的雲倉:在沒有門店覆蓋的區域建立雲倉,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即時消費需求。將雲倉揀貨配送升級為門店揀貨後分批次送至雲倉,再由達達騎士從雲倉取貨送到用戶手中。
此次沃爾瑪全面接入京東到家,意味著實體商超線上化升級變革的圈地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此外,隨著多方平臺的相繼加碼,末端配送企業對零售品牌資源的爭奪也將愈演愈烈。
8月12日消息,昨日,拼多多正式開啟第二屆「農貨節」。平臺將針對超11萬款農產品及農副產品施行不限量補貼。拼多多方面表示,平臺共有7萬多家包括農戶、新農商等在內涉農商家參與本次「農貨節」,預計將為農產區帶來超過2億筆訂單。
DonG解讀
拼多多靠生鮮農產品打出了五環外的一片天地,而這次農貨節顯然也是它擅長的領域,生鮮農貨作為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恰好是下沉市場用戶需求的精細化反饋。
相比於第一屆農貨節,目前拼多多已經開始和極兔快遞展開深度合作,在物流方面更有保障,且參與的商家也更多了;在營銷策略上,拼多多大部分商家也開始直播賣貨,效果更好;另外今年的農貨節恰好趕上南方的洪澇災害,拼多多也為諸多因災害原因而滯銷的農產品提供了銷售渠道,保障了民生發展。農貨節是拼多多下半年最重要的系列活動之一,將為拼多多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數據和信息,而力度越來越大的節日促銷手段也表明了拼多多守江山的決心,或許十年以後,農貨節也能成為類似雙十一、618這種全民購物節一樣的存在。
8月10日消息,國美零售公布,預期截至6月30日止中期虧損介乎25億至3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虧損3.8億元人民幣有所擴大。國美零售稱,在疫情嚴重的第一季度,集團電器銷售收入同比下滑約60%,而第二季度藉助線上直播等方式獲得快速回升,同比下滑大幅縮窄至約16%,預期2020年上半年電器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將下滑約40%。
DonG解讀
國美主力在線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肯定是很嚴重的。不過國美在5月底引入了京東作為戰略投資方,在8月又升級合作,啟動300億聯合採購計劃。聯合採購後,必然大大增加國美在供應鏈上的競爭優勢。還任命了原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任國美線上平臺公司CEO,可謂是動作不斷。而向海龍在百度掌管百度最核心的搜索業務,是李彥宏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不過後來隨著流量優勢漸失,向海龍也退出了百度。雖然向海龍在銷售管理上有非常資深的經驗,不過隔行如隔山,將國美電商操盤好仍有巨大挑戰。
8月12日消息,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發布《從新業態到新常態——2020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趨勢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和賣家發展趨勢。賣家地域分布日益廣泛,從珠三角、長三角不斷向內陸延伸,海西經濟區、中部、北部地區賣家規模快速增長。其中,長三角地區賣家規模增長9倍;珠三角地區賣家規模增長6倍;海西經濟區賣家規模增長5倍。
DonG解讀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傳統製造業聚集地;珠三角地區產業集中、人才資源豐富,外貿基礎成熟,也孕育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賣家群體;以福建為代表的海西經濟區在服裝鞋靴、箱包、家具家飾、戶外照明等品類競爭中表現出明顯優勢;華北、華中地區也是初露鋒芒,以北京為例,眾多科技創新企業、傳統知名品牌也都在出海。還有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原生品牌,像門問問,安克,都在跨境電商裡獲得了巨大機會。目前來看,跨境電商已逐漸走入「精耕細作」階段,入局者需以長期主義的精神,在產品開發、品牌註冊與構建、品牌保護等方面持續投入,才能穩步向前。
8月12日消息,沃爾瑪宣布與線上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達成合作,推進當日達業務。數據顯示,在美國有超過85%的家庭使用過 Instacart 。據報導雙方的合作將首先在洛杉磯、舊金山和聖地牙哥以及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進行試點,用戶在使用Instacart時可以選擇沃爾瑪的商品。
DonG解讀
Instacart 是一家雜貨配送平臺,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由 Apoorva Mehta、Brandon Leonardo 和 Max Mullen 聯合創立,旨在通過平臺代購的模式幫助消費者採購日常雜貨。Instacart 的運營模式與國內的雜貨配送平臺類似,消費者在平臺上選好商品下單後,商品在1-2小時內即可送達用戶手上。Instacart 整合了很多實體零售店和生鮮食品店,代購員會去實體店購買商品,然後配送到消費者家中。這些代購員屬於獨立外包工,而不是全職正式工。
受美國疫情影響,Instacart一直高速增長。為了跟上需求,Instacart在3月僱用了30萬名購物者,然後在4月又僱用了25萬名購物者。目前該公司的價值為140億美元。沃爾瑪與Instacart合作不僅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是抵禦亞馬遜旗下全食超市、Fresh和Prime「一日達」的一種策略。
融資(國內)
成立於2020年2月的生鮮電商平臺「新發地掌鮮」近日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創始人閆明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及迭代、營銷推廣以及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
融資(海外)
Saie是一個美國清潔美妝品牌,Saie於2019年9月推出了首批產品,定價均在25美元以下,包括24美元的睫毛膏、18美元的眉膠、16美元的唇膏和睫毛夾。之後每隔六周就會推出新產品,包括一些口紅、高光和修容產品。最受歡迎的是售價25美元的光澤凝膠「Glowy Super Gel」。近日完成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Unilever Ventures領投,G9 Ventures、Stage 1 Fund、Gwyneth Paltrow跟投。
Pattern是一家美國電子商務業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利用其專有技術和數據驅動的見解來幫助品牌在自己的網站以及全球市場(例如,亞馬遜,沃爾瑪,eBay,谷歌,天貓,京東和MercadoLibre。其包括Predict™和Shelf™在內的技術棧為品牌提供了數據驅動的視圖,涵蓋了SEO,廣告,評級和評論,價格競爭力,全球分銷等主要指標的電子商務運營和績效。近日完成52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Ainge Advisory,KSV Global。
Public Goods是一家美國百貨電商平臺,提供雜貨店,家庭和個人護理的可持續必需品。消費者可以批發價格以及直接面向消費者和批發的渠道購買產品。近日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L Catterton。
BigHaat是印度一家農業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一系列的農業產品,包括植物保護產品、農業器械以及配件等,滿足農業需求的社區服務以及解決方案。近日完成200萬美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Beyond Next Ventures領投,Rockstud Capital,Ankur Capital等跟投。
Fanatics是一家在線體育用品零售商,銷售包括運動衫、馬克杯、夾克衫、消費電子商品在內的體育周邊用品。近日獲得3.5億美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Thrive capital、Fidelity Management Research領投,Franklin Templeton、Neuberger Berman跟投。投後估值6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