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6門外語,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榮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

2020-12-15 瀟湘晨報

今日(11月19日),第十一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活動在安徽合肥舉辦。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曾燕伶以總評分第一的成績,榮獲「十佳志願者之星」稱號,成為今年西南地區唯一一位摘得此項榮譽的志願者。

據悉,「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評選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承辦,距今已舉辦了11屆,堪稱一年一度的「全國志願者群英會」。2018年,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豔,也曾斬獲此獎。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談到對曾燕伶的印象,所有金沙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兩個字——「博學」。曾燕伶本科和碩士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學系,主修天文物理方向。仰望星空,她並不滿足於探尋自由而寧靜的宇宙。一個華麗的轉身,她選擇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尋求心靈的棲息和依偎。碩士畢業後,她「輕鬆」考上四川大學亞述學博士研究生,研究距今6000多年前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老文明。

不僅如此,她還是個難得的語言天才。如果說精通英語、德語、阿拉伯語還不足為奇,識讀包括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在內的楔形文字,則讓曾燕伶得以追尋一批批曾在兩河流域留下輝煌記錄的文明足跡,與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明對話。要知道,全國可以識讀楔形文字的所有學者,不足百人!研究之餘,她還因為個人興趣,鑽研起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梵語。這已是曾燕伶掌握的第6門語言!

感興趣就去行動,這幾乎成了學霸曾燕伶的人生信條。從小懷揣「考古學家夢」的她,走遍了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著名的博物館。2013年底,在泰國國家博物館,一位正在做志願講解的法國老太太點亮了曾燕伶做志願者的心願。她盼望進入博物館,「去了解形形色色的觀眾和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機緣巧合,2014年初金沙遺址博物館第一次面向社會招募志願者。經過嚴格的面試、考古歷史知識培訓、講解培訓、禮儀培訓等,曾燕伶又一次發揮學霸的技能點,成為金沙的正式志願者。

志願者團隊中的「全能型」選手

她卻說收穫遠大於付出

在博物館外,曾燕伶研究的是歐亞大陸西端兩河流域四千年前的蘇美爾文明;走進博物館,她講解的是大陸東方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從2014年至今,作為志願者團隊講解組組長,曾燕伶已在金沙開展志願服務6年,服務時長1375個小時,為現場上萬名觀眾和十多萬網絡觀眾講解古蜀文明和金沙臨展。特別是金沙每年的世界文明主題特展,都能看到曾燕伶發揮專業特長,參與校對、翻譯甚至錄製語音講解的身影,市民得以暢通無阻地領略古羅馬、古埃及、龐貝、瑪雅等世界文明之光。

當曾燕伶談起6年的志願服務時,她坦言,「收穫永遠比付出更多,遊客總是能幫我打開新的思路,而他們帶給我的感動更是無窮無盡的。」有遊客了解到她是歷史學博士,在聽取講解的時候會提出頗有見地的看法,在參觀結束後還會繼續與她深入討論。一次講解甚至持續數小時。「觀眾的一些問題乍一聽很奇怪,但是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反而給我很多啟迪」。

觀眾們也會帶給她意外的感動。有一次志願者團隊邀請博物館周邊街道的環衛工人來金沙。講解完畢,一位環衛工人竟然從身上沉甸甸的背包中取出一大袋自家種的花生表示謝意。小小的舉動得到莫大的善意回饋,那一刻讓曾燕伶至今仍銘記在心;還有一次,金沙遺址博物館邀請一所特殊學校的孩子們參觀。為了看見幾千年前的歷史,視障孩子們將身體貼在玻璃地板上,用力感受地下的光線,這樣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埋在玻璃下的陶片。這個瞬間也讓曾燕伶無比動容。

參與新冠疫苗試驗

博物館裡的「跨界」戰士

隨著服務年限的增加,志願服務意識已經融入曾燕伶的血脈。路遇拿著手機地圖找路的遊客,她會主動上前幫忙。疫情期間,她收到成都市血液中心發來的簡訊,稱受疫情影響,獻血人數大幅減少,號召有條件的人士前去獻血應急。她與成都市血液中心預約,前去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可為四位患者救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曾燕伶報名成為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的申請獲得了批准。她立即前往華西醫院注射了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並配合科研人員進行後續的觀察工作。當她拿到落款時間為「2020年5月18日」的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證書時,她說,這是一名博物館志願者所能收到的最好的節日禮物。

現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團隊已發展為包括翻譯組、服務組、講解組、視覺組和外宣組五個組別的完備規模,各種人才藏龍臥虎。每年志願者培訓大會上,曾燕伶都會把自己的志願者經歷講給一批批萌新們。用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這群志願者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嘉 供圖 主辦方 編輯 李旻 校對 楊華春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掌握六門外語,參與新冠疫苗試驗,這位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的...
    11月19日,在安徽合肥舉行的第十一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活動上,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曾燕伶以總評分第一的成績,獲得了「十佳志願者之星」。她是今年西南地區唯一一位摘得此項榮譽的志願者。作為四川大學亞述學博士研究生,曾燕伶掌握六門語言,包括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在內的楔形文字,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梵語。
  • 安徽博物院志願者團隊榮膺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牽手歷史——第十一屆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評選在安徽合肥揭曉。安徽博物院服務基層行歷史文化宣教團和故宮博物院志願者服務先鋒隊、南京博物院南博藍等6家博物館志願者團隊共同榮獲「十佳志願者之星」稱號。
  • 每個人都需要博物館
    今年11月,在第十一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活動上,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曾燕伶以總評分第一的成績,獲得「十佳志願者之星」。她是今年西南地區唯一一位摘得此項榮譽的志願者。  作為四川大學亞述學(研究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語言、文字、社會和歷史的學科)博士研究生,曾燕伶掌握六門語言。
  • 金沙遺址博物館及金沙遺址簡介(圖)
    金沙遺址(資料圖)  金沙遺址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一處商周時代遺址,面積超過5平方公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金沙遺址博物館2007年在金沙遺址原址建成開館,展出遺址祭祀區現場及文物。金沙遺址博物館是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遺址及出土文物而設立的主題公園式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8000平方米。由遺蹟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和園林區等部分組成。
  • 三峽博物館9個崗位招志願者 含英語韓語翻譯
    華龍網3月11日9時25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今(11)日上午,記者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獲悉,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為喜歡文博、熱愛公益的朋友搭建平臺,三峽博物館將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
  • 2021·我的世界|21歲志願者雷萌丹:我和金沙共成長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攝像 陳光旭21歲的雷萌丹,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志願者,已經在這裡從事志願服務3年了。第一次來到金沙,她被神秘莫測的古蜀文明深深地吸引住了,隨即關注了金沙的官微,剛好正在招募志願者。
  • 2020感謝有你——長沙博物館星博志願者年度總結大會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26日,長沙博物館星博志願者年度總結大會在博物館博學園利舉行,長沙博物館星博志願者、公共服務部全體員工參加,會議還特別邀請到了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副館長李歷松、新河街道工委副書記張武、三角洲社區黨委書記陳卓鈺參加
  • 【遊記】太陽神鳥的故鄉,金沙遺址博物館
    1/遺址概況 來之前只知道金沙遺址還有太陽神鳥這兩個名字而已,本著多長見識的原則來這裡參觀。與大部分遺址的發現或者說發掘原因一致,這是在2001年2月8日下午,某房地產開發集團的挖掘機在開挖蜀風花園大街工地,在抑仰翻合中,堆積沉睡了三千年的泥土被翻了個底朝天,眼尖的村民在混雜的泥土中發現了大段的象牙和玉器,金沙遺址便這樣被發現。在隨後的發掘中,太陽神鳥的發現更加具有戲劇性:它的出土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題活動順利開展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題活動順利開展 2020-08-2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茅臺保健酒將調價;金沙遺址博物館首款聯名定製酒面市
    03 金沙遺址博物館首款聯名定製酒面市近日,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有緣坊酒業打造的首款舌尖上的文創產品「有緣封壇老酒.金沙紀念版」和「有緣小酒.金沙紀念版」正式上線。
  • 2347名青年志願者扮靚成馬賽道
    本報訊 (記者 侯初初) 記者昨日從團市委了解到,在2020成都馬拉松賽場,2347名青年志願者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成為賽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 ...歷史,感悟清廉——我院組織幹警和家屬參觀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
    【執法司法規範化活動專刊】走進歷史,感悟清廉——我院組織幹警和家屬參觀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 2020-11-25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谷歌藝術計劃:網際網路能否取代真實的博物館?
    便捷的藝術之旅:動動滑鼠,零距離接觸偉大的藝術作品根據英國《藝術新聞》2013年最新發布的關於2012年世界博物館參觀人數數據統計,2012年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累計參觀52906060人次,這個數字僅佔全球總人口數的0.76%。全球還有非常多的人無法前往這些博物館欣賞偉大的藝術。
  • 濟南章丘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名單。章丘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也是我國博物館評定的最高級別,是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標誌著章丘區博物館從基礎建設、內部管理、展覽影響等各方面都體現著全國博物館的最高水平。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斬獲文博界又一殊榮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20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申報的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等10項案例被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 成都自然博物館明年開館 成都理工師生捐出金沙遺址古象牙等珍貴藏品
    而它們,將在2021年開館的成都自然博物館進行展示。近日,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又收到了來自校友的捐贈,整整80釐米長的金沙遺址古象牙、鮮紅的內蒙巴林雞血石,還有浙江青田石(葉蠟石)、福建壽山芙蓉石(葉蠟石)、湖南海泡石……這些學術性和觀賞性並存的珍貴藏品,均來自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汪靈教授,畢生研究礦物學及礦物材料學的他,要把它們全部捐給博物館。
  • 博物館文創產品抓住年輕人的心
    最近金沙遺址博物館因為打造了一款網紅月餅又火了一把。這款全新月餅禮盒「月滿金沙」以太陽神鳥金飾、蛙形金箔等6件金沙最具特色的文物形象為設計元素,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金箔鍛制技藝」對金沙鎮館之寶進行「復刻」。網友們驚呼,博物館出的月餅太驚豔了,該款月餅首發600套就被網友們秒殺。
  • 這兩位南開青年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這兩位南開青年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經基層推薦、組織評定等環節,我校外國語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張雅雯、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劉波成功當選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
  • 金沙遺址「拍了拍」報名北大考古...
    8月2日,央視《考古公開課》首度以雲連線的方式,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北京演播廳進行同步錄製。曾經親手發掘過三星堆和金沙兩大古蜀核心遺址的考古學家、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在北京演播廳擔任主講嘉賓,素人學員魯力在金沙遺址與朱章義隔空對話,用科學和想像力拼接古蜀文明的碎片,在探尋和推理中感受考古者的智慧和艱辛。
  • 博物館奇妙世界
    在成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為自己熱愛的文創產品買單,博物館深耕的專業場景深深吸引著人們去開啟未知,去探索樂趣,進行娛樂和消費。由此,博物館也有了更具溫度的接觸方式,或許這才是真正地將藝術融入生活。 作為博物館之都,成都的博物館數量和規模在全國領先,民營博物館數量穩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