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三水蘆苞揭牌

2020-12-21 佛山在線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玲玲 通訊員羅驥報導:傳承粵菜文化,關鍵在於培養粵菜師傅。11月9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揭牌暨校企合作授牌儀式在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舉行。蘆苞依託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計劃今年培養300名粵菜師傅,助推鄉村振興。

9日上午,廣東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揭牌。該校此前被認定為佛山市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由教師劉普暢牽頭建設的劉普暢大師工作室,被列入佛山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名單。目前,學校現有的8個烹飪實訓室完成了升級改造。

儀式上,佛山市五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為學校烹飪、電機一體化、美容、電子商務等專業進行授牌,合作共建人才培訓基地,進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快培養社會和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學生展示果蔬雕刻技藝。/蘆苞鎮供圖

劉普暢說,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模式的繼承和創新,是加快培養急需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他表示,將充分發揮平臺的帶動性和輻射性,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培訓。

「作為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學校將致力於培養一批粵菜烹飪人才,挖掘本地特色食材、特色菜式。」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常務副校長宋亞格表示,將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工程,通過技能競賽的形式來打造一批三水名廚、名品以及三水美食路線,為三水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近年來,蘆苞鎮依託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共建蘆苞鎮粵菜師傅人才培訓基地,建立了面向全鎮城鄉勞動者的人才培訓體系,全方位開展粵菜烹飪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全鎮餐飲廚師的水平。2019年,全鎮共培訓粵菜師傅人才200多人次。今年,蘆苞鎮計劃培養300名粵菜師傅,通過專業培訓,融合蘆苞美食特色,提高烹飪技術,不斷壯大蘆苞粵菜烹飪技能人才隊伍,傳承蘆苞美食文化,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原標題: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蘆苞揭牌

蘆苞今年計劃培養300名粵菜師傅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助力鄉村振興 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落戶佛山三水
    11月9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揭牌暨校企合作授牌儀式在位於三水蘆苞的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舉行,該校將依託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以及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進一步深化烹飪特色專業建設,加強粵菜烹飪技能人才培養,弘揚粵菜文化,傳承粵菜精髓。
  • 三水蘆苞粵菜師傅劉普暢獲評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
    今年1月,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被認定為2019年佛山市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劉普暢大師工作室」入選了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名單;5月,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更是被認定為2020年佛山市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老師劉普暢獲評「2019年度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
  • 2019廣東三水蘆苞北江腊味美食節12月7日-8日舉行
    「味力三水,香聚蘆苞」2019佛山三水蘆苞北江腊味美食節12月7日-8日將在廣東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舉行,蘆苞「腊味四寶」——臘肉、臘腸、臘鴨、魚乾將引爆市民遊客的味蕾!廣府文化粵菜品鑑會、腊味王爭霸賽、蘆苞十大名菜評比、廣佛美食論壇等30多項精彩活動,將帶給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各大城市的遊客最特別的「蘆苞味道」。作為世界美食之都,廣東佛山擁有眾多美食元素。
  • 蘆苞十大名菜出爐,你中意邊款?「美食+鄉創」擦亮三水蘆苞美食品牌
    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技能鑑定所副所長、烹飪教研室主任劉普暢表示,這次選手的參賽水平比往年高,餐飲行業都比較重視,在菜式的編排和構思上緊扣當地食材,對蘆苞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提供了助力。 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自開展粵菜師傅工程以來,蘆苞積極組織烹飪技能競賽活動,培養粵菜烹飪人才,挖掘蘆苞特色菜,通過並舉辦「腊味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擦亮蘆苞名片。
  • 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揭牌
    8月1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與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並聯合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的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花都校區成立。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景李虎出席揭牌儀式。
  •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進藏進疆...
    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詹明亮先後兩次赴藏參與「粵菜師傅」培訓教學工作。 廣東援疆積極推進粵菜師傅走進新疆,並在喀什技師學院設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閉幕
    舉報   央廣網佛山12月28日消息(記者夏燕)12月28日上午,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
  • 廣東推出「幸福菜譜」 含十道經典粵菜
    「添丁添財」錦繡腰果雞丁 程景偉 攝中新網廣州1月11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1日在廣州舉行「粵菜師傅·幸福菜譜」發布會,以手繪和短視頻等形式,推出包含十道廣東經典菜式的「幸福菜譜」。
  •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帶貨「粵菜師傅」
    據廣東省人社廳數據顯示,「粵菜師傅」工程實施2年間,廣東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萬人次,帶動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 「廣東將『粵菜師傅』工程列為全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十大工程』全面推進。」 黃細花表示,這兩年來,廣東加快建設粵菜師傅培育平臺,在全省範圍內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培養培訓。目前,廣東省開設了177所粵菜廚藝類專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建成省級重點和特色專業3個,在校生達到6.5萬人。
  • 赤坎網紅打卡地成粵菜師傅創業基地
    3月27日上午,開平市粵菜師傅創業基地共建協議籤約暨粵菜師傅彩虹計劃啟動儀式在赤坎鎮僑小館舉行,推動「粵菜師傅」工程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
  • 學好手藝,找好工作,高新區全力推動「粵菜師傅」「南粵家政...
    據悉,作為省級粵菜師傅基地,近幾年來歐亞烹飪專業的畢業生一直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大多還沒出校門就早早地被「預訂」了。據了解,2018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以服務現代產業發展、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導向,大力推動技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 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獲評「廣東粵菜師傅名村」稱號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獲評「廣東粵菜師傅名村」,在全省十個粵菜師傅名村中佔得一席。繼「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古村落」「廣東旅遊名村」「廣東省衛生村」之後,橫瀝鎮墨園村再添一張重量級新名片。
  • 「小廣州」三水蘆苞漁文化將這樣突圍……
    從「魚」「漁」到「娛」,「小廣州」三水蘆苞如何走出漁文化的突圍之路?12月11日下午,在「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現場,三水蘆苞「漁」文化研討峰會拉開序幕。政府負責人、文化學者、行業專家、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小廣州」蘆苞牽手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以漁文化為媒激活蘆苞發展基因為主題,聚焦三水蘆苞在粵港澳大灣區、廣佛全域同城化的機遇下,如何走出鄉村振興的突圍之路。
  • 蘆苞腊味情牽廣佛!「小廣州」蘆苞這場腊味嘉年華等你打卡
    12月11-13日,「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將在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舉行。廣府腊味「百變爆款」,三水蘆苞以「美食品嘗+農業觀光+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體育競技」等多元創意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現鄉村振興發展成果。
  • 惠州惠陽舉行2020年「粵菜師傅」工程「千年歸善·尋味惠陽」美食...
    惠陽共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71人次據介紹,2018年《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惠州市「東江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相繼印發,開始在全市推廣實施。2年多來,惠陽區開展了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結合;與富民興村、產業興旺結合的系列活動。
  • 我縣「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及滃江客家菜發展研討會召開 推動...
    12月13日下午,縣人社局和縣餐旅烹飪協會聯合舉辦 「2020年翁源縣「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及滃江客家菜發展研討會。縣人社局、縣餐旅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韶關市地區特級大師及我縣粵菜師傅代表等參加此次成果展和研討會。
  • 百餘「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12月27日~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將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行。該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佛山市政府主辦,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屆時,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23支隊伍約150人將同臺競技。
  • 粵菜師傅克「食」艱擦亮名片 廣州餐飲業復甦率領跑一線城市
    去年5月, 廣東粵菜學院第三期「粵菜師傅」培訓新疆喀什師資專班在穗開班 宋金峪 攝廣州:三大工程羊城行動加快推進,遍地開花結果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實習生付迎紅16日,廣州市舉行第157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羊城行動推進情況及特色亮點。
  • 韶關以客家美食為媒 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韶關舉辦了各類培訓活動,去年,劉文宏抓住機遇主動報名參加,經過系統培訓,不僅在廚藝上得到了提高,更獲得了創業的勇氣和信心。如今,在相關創業政策的扶持下,劉文宏圓了自己的「老闆夢」。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加持「粵菜師傅」,外海面為鄉村...
    屬於粵菜系,在廣東江門,一講到麵食,人們一般就會想到外海面,以外海面做賣點的麵食檔在江門隨處可見。>外海面」工程實施方案》,將「外海面」培育與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旅遊、精準扶貧、促進就業創業等工作相結合,豐富外海面的標準元素、人文元素、旅遊元素、扶貧元素,開發「外海面」專項能力工種,建設「外海面」文化展館、技能培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弘揚嶺南(五邑)飲食文化,支持城鄉勞動者開展就業創業,推動農民致富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