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語老師不用新東方的英語培訓模式來教學生呢?這個問題很典型,如果學校用了新東方的英語培訓模式了,那麼新東方的英語補課就少了很大一塊,家長是否就不用外出補英語了呢?背後估計還隱藏這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原來也有人問過我,為什麼學校不用學某思的方式去教數學呢?這個問題和上面的問題如出一轍。
都是很好的問題,但是只注重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就是教學的效果與進度,並沒有考慮到中小學生的教育規律和負擔方面的問題。
我們通過如下幾點來解決這個疑問
1、教學大綱的有無。中小學校,是有自己的統一的教學大綱的,而且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老師是不能隨意偏離教學大綱,自己任意發揮來進行教學的。教學大綱就比如一條鐵軌,學生是這條鐵軌上的一輛又一輛小車,老師是調度員,保證每一輛小車能行駛在這條鐵軌上,一旦有偏離,那就成了教學事故,你敢嗎?
而新東方不一樣,它是民營教育培訓機構,有自己的自由,在沒有形成既有的體系前,想怎麼改就怎麼改,關鍵看教學效果,成績提升的速度,此其一;其二,作為民營培訓機構,它的起點就是要與公辦學校裡的教學不一樣,走另外一條路,通過對教學大綱的深刻理解與體悟,研發出來一種攻克它的利器,讓大家都認可它的模式比教學大綱更先進。
這就是民營機構的成功所在,學某思也是如此,而學校、任課老師是不能如此教學的。
2、班型的靈活性。中小學校採用的是固定的班型,相對於培訓機構來說,都是大班型,一個教室45-50人,這是很多培訓機構所無法也不會採用的一種模式,培訓機構一般採取的都是小班型教學。相信大家體味多了,對小班型的了解也非常深入了,它相對於學校的大班型的優勢是無可匹敵的,效果當然也同步拉開了距離,學校是無法做到小班型教學的。
另一個原因是培訓機構可以根據報名學生的基礎來分班,同一個班的學生,其差距是相對較少的,而且在教學進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而中小學校,為什麼民辦學校大家都認為教學質量要好於公辦學校?其實民辦學校的原理和培訓機構類似,分散組合是常態。而公立中小學校,同一個班級是相對固定的,可調整性相對要少很多,那麼,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學校的教學進度就相對要平衡很多,在大家的眼裡,也許就變成了死板。
3、激勵機制也不一樣。中小學校的就不用我多囉嗦了,大家都認為是鐵板一塊,不管你怎麼上課,最終拿到的工資都是一樣的。而民辦培訓機構,那就會與教學效果掛鈎,效果顯著的、效果好的,不僅是待遇高,而且會把那部分消極的、教學效果或者口碑不太好的給淘汰掉或者協助他迅速提升上來,這個激勵機制在背後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另一個民辦培訓機構在引進師資時,就會注意到對應的師資與自己的匹配問題,符合自己要求的,能為自己帶來更大效益的,才會引進,優中選優。而學校,很多都是調令,調你到哪兒,你就在哪兒。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當然,學校中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他們能吸取外面培訓機構的很多優勢,結合自身的條件來進行教學改革可是這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們所能看到的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等等,他們只能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