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4K還是2K高刷?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有人說2021年了,還買啥2K啊,4K清晰護眼不香嗎?
有人說要4K 60Hz有啥用?都啥年代了?還60Hz呢?再說了你用4K,你的顯卡能跟得上?
我也思考了很久,覺得上4K顯示器,因為我之前2K的顯示器用了好幾年了,說真的,毛刺還是挺嚴重的,我就想換個清晰一些的顯示器,4K肯定符合我的要求,而且60Hz雖然沒有高刷爽,但我這麼多年不也一樣玩遊戲了嗎?
還有就是我不可能每天24小時一直打遊戲,4K顯示器能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現在最熱門的4K顯示器有27寸和32寸兩種,別的都太小難以忍受,我之前就是27寸,再換27寸沒什麼意思,另外科學研究證明,27寸搭配2K解析度還是可以的,搭配4K太小了,32寸搭配4K是完美的尺寸。
一切都確定了,我開始選擇品牌,本來想買大品牌的,但是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到處都在鼓吹DIY小品牌顯示器,都說好,各種吹噓,於是我這次打算買個小牌子。
網紅顯示器八大品牌,谷星、度安、宏夏、AIMU、koios、iplaoe、AOCYENYO和小米。
選擇這種顯示器首先要注意面板。
非常可惜的是:只有極少數的品牌比如AOCYENYO部分型號使用京東方面板,京東方的4K面板非常的出色,27寸4K是MV270QUM-N30
32寸4k是MV315QUM-N20
剩下的都在鼓吹LG面板,說真的我不太相信LG的實力,因為知乎上說很多LG顯示器都在用京東方的面板,而這些小品牌卻以使用LG面板為榮,就感覺他們顯示器用了LG面板之後光宗耀祖了一樣。
選了好幾天,選擇京東方面板是沒戲了,要麼沒貨,要麼一個型號兩個面板隨機發貨,能不能得到京東方全憑運氣。
沒辦法看看LG吧。
LG面板使用的最多的是:
LM315WR1-SSB1
LM315WR1-SSB2
還有比他倆更好的面板,不過用的最多的還是他倆,因為這兩個面板比較成熟,你說你想買個外殼想買個驅動板,隨隨便便都能買得到,所以他們不是最好的,但是是最成熟的。
1和2參數基本一樣,LM315WR1-SSB2亮度只高了50nit,但是貴200塊錢,但有人說SSB2是修BUG版本,參數看著一樣,實際強很多。
顯示器的靈魂就是屏幕,你大部分錢都花了,也不差這200塊錢,主要是賣顯示器的客服一個勁的和我推薦,忽悠我加200塊錢。
所以最終選擇的是LM315WR1-SSB2。
實話實說我不太相信這個破面板值得我多花200塊錢,但是也沒啥更好的選擇。
之前小白測評1500元配了一臺4K顯示器,採購的屏幕是LM270WR3-SSA1,感覺也不錯。
其實作為消費者,能確定的也就是尺寸和面板,至於驅動板咋樣,除了AIMU顯示器非常自信的說他們是專門聯合開發的板子,加入了硬體校準晶片+陀螺儀晶片+PIP/PBP,別的廠商對這個基本語焉不詳。
面板重要,驅動板更重要,你就是面板再好,驅動板發揮不出來也白費。你看有些顯示器屏幕沒壞,但是裡面有那種綠線紫線,有很多就是驅動板的故障,換一個就能好。
所以選完了面板,剩下的就是祈禱驅動板也能好,祈禱別翻車,祈禱有售後老闆別跑路。
好了,就說這麼多,下一集給大家帶來4K顯示器的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