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成長解密:橫空出世的奇蹟,是因為父母做到了這3點

2020-12-23 騰訊網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紀伯倫

插畫來自藝術家Benedetto Cristofani

高考放榜,有人遺憾落榜,有人金榜題名,狀元更是鳳毛麟角。

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高考總分數726。

3年前,她是重慶市的中考狀元。

大量新聞報導像她這樣的狀元,看這些天之驕子們的成長之路、家庭教育,依稀間竟然有幾分相似之處。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奇蹟的因,在家庭。

成長的根,是父母。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在這三方面做的好。

1、播種一個習慣

謝欣穎的班主任曾說,「她的學習習慣特別好,讓我都感覺很佩服。」

比如,她不搞題海戰術,不上輔導班,但是上課時保證百分之百的專注力。

把成功當成習慣,然後習慣性取得成功。

這樣的孩子父母是怎麼培養的?

謝欣穎爸爸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沒有培養過。

「沒有培養」是成功者的謙辭。

就如同《道德經》中,「無為而治」不是不去作為,而是恰到好處地使力。

在孩子成長的源頭上,恰到好處地努力。

謝欣穎1歲多,她父親就訂閱了很多幼兒畫報、繪本等。

小小的她主要是看圖,有看不懂的地方,父親就會給她講。

慢慢的,她自己看懂了,然後把故事講給父親聽。

謝欣穎很小的時候就愛上了閱讀,並逐漸擁有了高效閱讀的能力。

這不就是費曼學習法的實踐版嗎?

而清華才女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點半以後關掉手機。

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也曾說,「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是給孩子選擇了成長最快最平坦的路。

謝欣穎5歲起就開始學習鋼琴,後來她通過了鋼琴十級。

近些年媒體採訪過很多高考狀元,兩耳既聞窗外事,一心又讀聖賢書。

個個都是多才多藝,博古通今,對國內國際新聞事件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

今年武漢理科狀元唐楚玥,拿下725分,打球、遊泳、吹拉彈唱,樣樣都會,還謙虛地說自己的硬筆書法是入門級。

2019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不僅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長,還參加過學校的足球聯賽,書法和畫畫也相當出彩。

深圳狀元溫卓越,從小習得一手好字,因為滿分作文卷面而走紅。

《刻意練習》中說: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幫助他們發展出本來認為自己不可能具備的能力,從而挖掘出自身潛能,也知道要讓自己的夢想成真,要用什麼方法,付出怎樣的努力。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真正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習慣,父母的影響。父母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未來孩子才會攀爬人生的高峰。

有一個朋友,想培養6歲的孩子畫畫,但孩子常常坐不住,沒堅持多久。

別人問起來,她總說,「孩子還小,玩是天性。」

殊不知,一味追求順其自然的玩樂,失去了學習才藝的時機,丟掉了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習慣的機會。

才藝、學習,看起來是兩件事,本質上是一樣的。

靠的都是專注力、堅持、自律和認真的習慣。

好的習慣伴隨終生,那些沒養成的好習慣,需要花大力氣補回來。

網際網路新巨頭公司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27歲曾說:「我快30歲了,這幾年又開始重新學習/補習本應在青少年時期學習的東西:如何閱讀、如何了解自己、如何與人溝通溝通、如何安排時間、如何正確的看待別人意見、如何激勵自己、如何寫作、如何堅持鍛鍊身體、如何耐心。」

如此成功的人,重新學習的知識裡,有很多都是童年忽視的習慣。

播種一個行為,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會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會收穫一種命運。

2、打開眼界和格局

一位心理學教授說: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格局越大大,孩子就能走得越遠。

父母的使命是什麼,父母的教養理念又是什麼?

在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又怎麼體現這些理念?

如何制定教育的策略,也許比創業者管理一家企業都複雜。

插畫來自藝術家Benedetto Cristofani

猶太人至今出過1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80位科學、文學和經濟學獎獲得者,9位和平獎獲得者。

以色列建國短短幾十年,已有12位諾獎獲得者,以色列的教育只是猶太人教育的縮影。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是孕育傑出智慧的源泉,有2個特徵:

第一、極為重視經典閱讀,而閱讀是最重要的智慧來源。

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能像文字這樣傳遞思想,重視經典閱讀,就是重視思想綿延。

第二、極為重視質疑和思考。

家長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質疑、探討、辯論,鼓勵孩子思考和討論典籍中的問題,包括上帝創造宇宙、人類和猶太民族的故事,其中隱含大量關於世界起源、世界演化和世界規則的問題。

經常探討這些大問題,可以讓孩子學會思考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和哲學。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考出總分725分的好成績。

比第二名高出16分,創下歷年來高考狀元與榜眼之間最大的分差。

她年紀雖小,已經懷揣報國之志。

疫情防控期間,她在與同學們的溝通中,談到了對疫情的理解:

「疫情的限制,讓複習與備考的壓力陡增,卻也恰恰在說,學習的盡頭不是分數與高考,而是為了充盈自己、武裝自己,能在日後家國危急、人民呼喚之時挺身而出。」

唐楚玥用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理想。

高中3年,多次參與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無私的分享學習方法,多次給家長們支招。

在學校舉行的陽光義賣會上,她連續兩年參與編寫的《學霸筆記》更是屢創義賣的新紀錄。

第1年賣了6000餘元,第2年賣了3萬餘元,所得善款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學校及學生。

如果父母沒有愛國報國的情懷,如果父母沒有奉獻助人的格局,孩子怎麼會有?

作家鮑德溫說: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作家路金波說過:

千萬不要給你的孩子只塑造一個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

要從小給他看星空、海洋、恐龍、神話、聖賢。

這樣,等他長大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胸懷容忍各種無趣的生活。

願你自己也能去讀更多的書、遇見更多的風景。

不為一時的失意而斤斤計較,不為眼前的利益糾結難平。

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讓自己擁有更多可能性。

插畫來自藝術家Francesco Ciccolella

3、有邊界的愛

有一點很關鍵,父母不是在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個具有獨立特徵的靈魂。

先有好關係,再有好教育。

好關係就是充滿愛的關係。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從出生開始要經歷一個精神胚胎期,其中蘊藏著心靈成長的密碼;孩子只有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父母創造出充滿愛的環境,孩子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孩子的一切天賦,都是父母在背後支撐的愛。

愛是什麼?

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假若父母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就不是真正的愛。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人生的一次重新探究和旅行。

教育孩子的過程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使父母拋卻陳規陋習,吸納新的事物,從而成長為更加有覺悟的父母,在這樣的機會面前,始終保持謙虛敬畏。

充滿愛的氛圍中,孩子越早被當作成人對待,他就能越快長大,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有分寸、有責任感、有勇氣、有擔當的人。

插畫來自藝術家Benedetto Cristofani

教育裡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用心良苦。

優秀的習慣可以影響習慣,開闊的格局可以看到更開闊的世界,充滿愛的氛圍可以滋養靈魂。

想要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就要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每一段腳踏實地的努力,都映射著更高一級的人生軌跡。

每一個創造出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格局與愛的奮力託起。

相關焦點

  •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高考726分,稱不靠補習班,而是做到「這3點」
    這幾天隨著高考成績放榜,來自重慶8中的謝欣穎以總分726分的成績奪取了重慶理科狀元的稱號,其中他語文136分、外語148分、理綜293分、而數學僅僅被扣了1分為149分,這樣的分數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在許多人苦苦追問下,謝欣穎誠懇地總結出考取高分的秘訣,那就是做到上課十分專注,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
  • 高考狀元陳勤年薪超150萬,把父母接到美國,最後卻發生悲劇
    作者:秋明娛樂高考狀元,多光鮮,多讓人羨慕的稱謂!許多人認為,成為高考狀元,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每個人都希望考個高考狀元。可是,當過了高考狀元後,生活真的會變得光鮮嗎?拿到高考狀元只能證明你是個會學習的人,能考上好大學。畢業生可以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單位工作。但它並不一定能代表你,能夠經營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要這麼說?今日我們就講一講高考狀元的事跡,這個人叫陳勤。
  • 近10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統計:工薪家庭佔多數,領頭羊卻是這個
    要蛙人網小編來說,這話糙理不糙,畢竟現在想要培養一個孩子成才,早就不像父母那一輩一樣,只要吃飽穿暖就行,而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說到底,花錢還是小事,最重要的還是花時間和精力,要知道這近10年來,絕大多數高考狀元們的父母職業,可不是遠近聞名的富豪大佬,而是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居多,其中又以教師家庭所佔比例最大!1.高知識分子家庭,最盛產全國高考狀元!
  • 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中考也是狀元:學霸從不靠補課,而是靠這一點
    文|啞鈴媽媽2020年是疫情影響之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狀元更是越過了艱難險阻的孩子們。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們最擔心最關注的事情,可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成功的孩子們都有他們成功的秘籍。最近,筆者將帶領各位讀者一起挖掘高考狀元們的成功秘籍。
  • 她是寧夏高考狀元,獎狀有幾十釐米高,父母建議她去香港被拒絕
    關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李煦文向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經驗時說道:要想在學習上不斷取得進步和突破,紮實的基礎是十分必要的。平常的練習題要認真對待,真正做到滴水不漏。要重視細節性的問題,在保證足夠多的做題數量下,從基礎問題入手去思考,一步步健全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解題思路。
  • 他是重慶高考狀元,父母幫他報考上海財經不去,復讀一年考中狀元
    馮寒野,重慶人,曾兩次參加過高考,第一次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卻不顧父母強烈反對,堅持復讀,最終在第二年考中理科狀元,成為一個高考傳奇,到底情況如何,事情的始末怎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遭遇兩次打擊的馮寒野,心裡開始失衡,更要命的是馮寒野為了這兩次考試,把高考備考給忽略了,這導致他最終在高考中失利,2012年高考,馮寒野只考了642分,由於這個分數與自己內心預想的分數差距太大,馮寒野最終選擇不報任何志願,打算復讀,整天萎靡不振。
  • 46名高考狀元養成日記:共同點很多,小學就開始「拼爹媽」
    每位高考狀元都有各自的優勢,有許多人就對46名高考狀元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以便讓其他家長能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結果發現今年的46名高考狀元,包括往屆的高考狀元中,他們的共同點有很多,不過其中一個共同點就是,有許多高考狀元的父母,都是從孩子小學就開始「拼了」。
  • 2020各省高考狀元出爐:為什麼他們如此驚人的相似?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仔細翻找和研究了大概100個狀元和學霸的資料,找到了一些答案。原來,真正厲害的人,其實是存在一定共性的。都是熱愛廣泛閱讀前兩天和一個研究高考多年的老師聊天,他告訴我說,他研究了高考這幾年的語文卷子,發現高考的出題正在往知識儲備量和課外閱讀的方面傾斜。
  • 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行:教師第1,公務員第2,高薪工作反而墊底!
    很多家長談到孩子的學習都會用「恨鐵不成鋼」來形容,別人家孩子不補課不熬夜,輕輕鬆鬆就能拿個高考狀元回來。反觀自己家裡的孩子,男女老少全家齊上陣,還是駕馭不了一個孩子的學習,甚至連二本大學都考不上!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 我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名,農民排名超醫生,榜首實至名歸
    主要原因,就在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一位網友調查了我國高考狀元父母的職業佔比情況表,有些職業排名在意料之中,也有讓人很意外。中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名榜首:老師教師職業位居榜首,也是實至名歸,佔比在53.09%,這也在多數人意料之中,教師經驗豐富,常年和教學打交道,輔導孩子學習,也比其他職業父母更得心應手,教師這個職業,能夠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和方法
  • 高考狀元家庭裡,父母都是什麼職業?調查結果暗藏深意
    文/文兒三年前,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曾經引起軒然大波。他在採訪中強調,自己生在大城市,父母又都是外交官,在教育資源上有著德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外地孩子和農村孩子都享受不到的。此話一出,不少人哀嘆,如今教育也開始「固化」了。
  • 高考狀元陳勤:年薪超150萬,把父母接到美國,因壓力大選擇跳樓
    高考狀元,多麼光鮮和令人羨慕的一個稱呼!在很多人看來,成為了高考狀元,就會有一個美好的前途的。很顯然若是可能的話,每一個人都想要當一次高考狀元的。但是,當了高考狀元之後,真的就會有一個光鮮的人生嗎?不見得!
  • 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父母分享經驗:從小就得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今年的高考在經歷疫情,暴雨重重困難下拉下帷幕,各地的高考成績都公布出來,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各地高考狀元花落誰家。 看到各位學霸們的成績之後,各位一定很驚訝他們的學習能力,又在一邊想他們的家長是如何教育出來這麼優秀的孩子吧?
  • 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名,老師第一公務員第二,高薪行業意外墊底
    主要原因,就在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一位網友調查了我國高考狀元父母的職業佔比情況表,有些職業排名在意料之中,也有讓人很意外。,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 不過,這個表格的真實性如何,沒辦法考察,而且高考狀元只是百萬考生中很小的一部分,孩子不是高考狀元
  •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總分726,「三元及第」的背後:培養獨立性
    最近海綿媽媽看了很多高考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很相似,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所以,我們除了看看孩子本身的優點,還需要多看看孩子優秀的父母們,因為只有優秀的父母才會教出那麼優秀的孩子。
  • 2020年全國高考狀元名單!看看狀元是怎樣煉成的?
    又到一年高考放榜季,那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考上了好學校那就是敲鑼打鼓擺酒席。沒考上的那就默默無聞不做聲了。經常聽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卻不知別人家父母你也是學不來的。如果你做到了,那你家孩子一定不會別人家的差。我們來看看今年的高考狀元都是些什麼人物。
  • 給高考狀元獎房是個餿主意
    例如,商家有意無意地把高考狀元作為企業的「形象代言人」,不需要高考狀元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只要把高考狀元拿到房的照片在銷售大廳裡一掛,在宣傳單上一印,就是一個無形資產,就是一個無聲的廣告。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形象,而且也可以提高房子的單價,提高銷售率。  商家給高考狀元獎房,媒體肯定會對此進行炒作,這無形之中為企業做了廣告。
  • 726分高考狀元,謝欣穎:真正的學習在課堂,還要堅持做好3點
    謝欣穎,2020年重慶理科高考狀元,拿到了726的成績!其中,語文136分,數學149,英語148,綜合293,幾乎門門接近滿分!這樣的成績不得不讓人羨慕。談到自己的分數,其實在高考結束後,謝欣穎就給自己估分在701-728之間,只是沒想到居然考得那麼好。
  • 她是陝西高考狀元,模擬考試排到年級50名開外,結果高考中了狀元
    霍柳蓉,陝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霍柳蓉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儘管霍柳蓉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異,但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就在臨近高考參加模擬考試的時候,原本一直都排名在年級前五的霍柳蓉突然一下子掉到年級50名開外,這讓她的家長以及班主任都心急如焚,而霍柳蓉更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痛哭,不過在哭過之後,她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積極找出自己可能出現的錯誤,並及時修正過來,最終她中了理科狀元。
  • 他是甘肅高考狀元,高一排名80、高二排名40,高考直接中了狀元
    熊詩楠,甘肅西固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熊詩楠的母親是一名大學教師,熊詩楠從小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上的成績就常常名列前茅,父母從來沒有為他的學業操過心。熊詩楠的初中就讀於一個很普通的學校,當時他的成績一般,不過也能在年級排名前列,中考時他考了625分,這個分數根本上不了師大附中636分的統招錄取線,後來他是憑藉著蘭州統配生的政策,這才得以進入蘭州師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