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億!國內新晶片巨頭長電科技順勢崛起,助力華為晶片突圍

2020-08-20 北河科技

業內資深從業者深度剖析!原創內容、請勿抄襲。

文| 薰兒


前言

最近關於華為的消息,莫過於華為打算進軍晶片製造業,因為從華為的人事招聘看到了,華為竟然招收光刻工藝工程師,這個職業跟華為幾乎是沒有什麼關係,華為所謂的做晶片,僅僅設計晶片。

所以網上流傳得沸沸揚揚的,華為打算將打造晶片的IDM模式——全部都自己搞,就像英特爾一樣,可能在整個手機的生產流程上還會致敬過去的王者——諾基亞,來一個「全產業鏈」模式。

但是最近國內的晶片行業也是波瀾起伏,竟然誕生了一家新的晶片巨頭——長電科技,市值達到了664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長電科技是做什麼的?

一塊指甲蓋大小的手機晶片,內部有100多億個電晶體,工藝十分複雜,環節多,但凡有一個零部件做到了極致,都可成為巨頭企業,比如華卓精科,圍繞著雙工件臺就成了國內的「大佬」;還有中微,做蝕刻機的。

在半導體領域,能能夠做到像「程咬金三板斧」的就已經很了不起而來。今天的主角長電科技專注的領域是晶片的封裝檢測,是整個晶片最後的一環,難度高不高呢?不高,但還是有技術含量的。

晶片做得再好,如果封裝不過硬,可能就會報廢,它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並且在國內,晶片的封裝是完全可以不依賴美國的技術,助力華為不在話下。


二、晶片封裝大有可為

以往晶片的封裝是不大講究,但是隨著晶片製程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未來逼近1納米的時候,封裝檢測環節就至關重要,封裝不好,內部的電子就會糾纏,這樣基本上晶片就報廢了。

晶片的原理就是內部的電晶體通斷點,0/1來表示,就是布爾代數,邏輯層層堆砌在一起,電子的規律移動,電子糾纏,一上一下,亞當夏娃,都成了「量子晶片」了。

因此在這種技術大背景之下,各種封裝方法層出不窮,每出現一種新的封裝方法,都有可能推動晶片的性能提升。


三、長電收購星科金朋

這兩三年來,國內對半導體行業的重視是實實在在的,有各種基金都出手,有了資本的助力,簡直是如日中天,尤其是中芯國家,到現在為止已經拿到國家大基金兩期的幫助,而且還在上海的科創板發布招股書。

這次長電聯合了國家大基金、中芯國際收購了全球排名第4的星科金朋,封裝技術跟開了掛一樣,掌握了十大封裝技術,取得了發明專利3735件,業務擴展到了低中高晶片封測領域,排名世界第三,晶圓封裝市場的佔有率7.8%,市值664億元人人民幣。


總結

長電取得這樣的成就正式可喜可賀,如上所述,長電的發展是順風順水,能夠做到順勢崛起也是一種本事,可見封裝越來越重要,而且美國技術佔比不高,絕對可以幫助華為。

以華為目前的情況,手機業務佔到了營收的56%,必須要進軍手機晶片製造業,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而且因為美國技術的封鎖,自己必須「一條龍」,走「全產業鏈」模式,好處是可以降低成本,形成閉環生態。

但是一旦出現重大技術變革,將會面臨設備轉型緩慢的難題,長電可以幫助華為分擔封測環節。你認為華為有可能在未來2到3年內實現晶片生產製造嗎?


說了這麼久,你懂我意思吧?那就意思意思

——關注薰兒,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蘋果華為背後,中國晶片巨頭淨賺超7億,耗時17年躋身全球第三
    近兩年,中興、華為相繼陷入晶片困局,兩家廠商核心業務都因此受到不小的打擊。這也讓國內科技企業明白,只有真正地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在市場上獲得公平競爭的權利。雖然我國晶片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晶片企業並不是全面落後於外企。
  • 國內晶片封裝測試巨頭長電科技爆「黑天鵝」 由於封裝質量不合格遭...
    來源:金融界網站國內晶片封裝測試巨頭長電科技4月30日晚間公告稱,註冊於薩摩亞的芯動技術公司(以下簡稱「芯動公司」)就其與長電科技籤署的《委託晶片封裝設計及加工合同》的合同履行爭議事項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年收入235億!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排名全球前三,厲害了
    據了解,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以及華天科技等企業的晶片封測實力都很強大,它們在國內市場中一直佔據著領先的地位,就算放到全球範圍內也能稱之為頂尖!235億,排名國內第一,世界前三。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長電科技的市場佔有率為11.3%,僅次於中國臺灣的日月光和美國的安靠,是當之無愧的晶片封測巨頭!換而言之,就是年收入235億,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排名世界前三,讓人不得不道一句:厲害了!
  • 下定決心自研晶片,中國晶片巨頭順勢崛起,造出22nm頂級晶片
    文章原創,請勿肆意抄襲、轉載、搬運22nm頂級晶片我國有很多晶片企業,但是大部分都是晶片設計企業,比如華為海思、中興、紫光、阿里平頭哥等等。都是靠設計一款晶片,然後將設計好的晶片交給代工廠代工。似乎有人認為設計晶片就是紙上談兵,但可以明確知道的是,沒有設計好的晶片,就沒有後續的任何晶片生產環節。某些層面來看,晶片設計至關重要。而國產晶片設計企業已經將把納米製程提升到了5nm,7nm級別。這類的晶片已經是世界頂尖了,但是這家中國巨頭順勢崛起,造出22nm頂級晶片。
  • 厲害的何止華為!國產晶片巨頭強勢崛起,銷量達到100億顆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晶片市場中,海思麒麟更是完成了對高通驍龍的首次超越,排名第一。從這些情況中不難看出,華為在晶片方面取得的成績絲毫不亞於它的手機業務,因此國人才更加關注這家傑出的中國科技公司!所以說,華為的名聲是用實力贏回來的,老美的「宣傳」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 長電科技成晶片封測的龍頭,我國的半導體領域有救了
    現在晶片已經成為了科技圈重點關注的對象了,對於一款手機來說,能否做成高端機和晶片的品質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現在市面上的一些高端機,像iPhone系列,三星S系列,華為mate系列所用到都是市面上頂級的晶片。不過,高端的晶片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設計,製造,封測的。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上半年狂賺131億,「國芯」迎來新轉機
    導讀: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上半年狂賺131億,「國芯」迎來新轉機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變得越來越深了,不論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等數碼科技產品,還是未來在5G網絡時代要發展的人工智慧AI技術等等,都是需要有半導體晶片的支持才能運行;而國內在半導體晶片領域一直都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 一年將賣出1億顆晶片?半導體黑馬順勢崛起,臺積電迎來「強敵」
    作為半導體材料的主要應用,晶片在一個公司或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電子產品和設備都需要相關晶片的支持,沒有晶片它們就不能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例如手機、電腦等生活必需品!
  • 一年將賣出1億顆晶片?半導體黑馬順勢崛起,臺積電迎來「強敵」
    近幾年,隨著米國變本加厲的無理行為,讓我們國內越來越重視對半導體行業的扶持。上個月,華為晶片出現的問題讓所有國產科技公司都意識到了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只有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才能無懼任何威脅。  大家都知道,在目前的晶片市場中,來自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佔據著絕對領先的地位。因為它掌握著最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幾乎所有的高端晶片都離不開它。但是如今國內半導體黑馬順勢崛起,臺積電或將迎來「強敵」!
  • 中國晶片新篇(一):華為,南泥灣,突圍號角
    一、華為的 「南泥灣」,吹響中國晶片突圍戰的號角而今,中國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也正遭遇美國霸權主義的重重圍攻,一場血勇決絕的突圍戰已然打響。而戰爭風暴的中心,是那小小的晶片。從 2019 年 5 月到 2020 年 8 月,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先後頒布了三輪制裁措施,打壓中國科技企業。
  • 又一晶片巨頭倒下!700億工廠被中國公司接盤,華為轉折點來了
    同樣是今年,在5G的發展上我國遙遙領先,華為手握的專利成為其他國家繞不過去的坎,還有5G基站,出貨量世界第一,小米OPPO等等科技企業也加大了投資力度,全力發展。又一晶片巨頭倒下,如果排名前三的晶片巨頭都頂不住壓力,那麼我國的晶片行業確實路漫漫,不過很快,700億工廠就被中國公司接盤,這家公司就是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半年創造131億,華為可惜了
    如今的時代,拼科技就是在拼晶片,儘管中國經濟獲得飛速發展,但晶片一直是心中的痛。落後就要挨打,過去是沒有大炮和大船,如今是沒有核心技術。吸取了過去的教訓,中國的科技公司也在積極籌備晶片的研製。據報導,中芯國際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30%,在半年時間就創造了131億的營收,中國晶片終於崛起了!儘管在技術上還有所欠缺,畢竟晶片行業是高新技術行業,不能一蹴而就,有進步就是好事!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了!華為麒麟晶片已超過高通
    華為是近幾年國內最出色的科技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為自身帶來了更好的發展空間,還改變了國內一些技術落後的情況,其中晶片就是最好的例子!,華為的晶片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在我們國內佔據著領先的地位。
  • 700億大廠被關,晶片巨頭敗走,中國芯正式崛起
    然而在美國晶片禁令的影響下,不光是臺積電不能使用美國技術為華為代工,連帶著像格羅方德也收到了很大的影響。雖然格羅方德和華為之間沒有過多的合作,但是格羅方德的晶圓出貨量大大降低了。,於是這家晶片巨頭反倒是因為美國禁令的緣故而落寞出局了。
  • 4757億因5G掉隊損失慘重,美國晶片巨頭抱團「突圍」
    如今全球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就是5G技術,然而最難以攻克的還是晶片研發,美國在晶片研發上一直處於全球頂尖,為我們國家的晶片研發已經落後了十幾年的時間,一直是國產科技的缺憾。一直處於領跑地位,而往日的科技大國美國卻在這方面落後了很多,為了壓制我國5G技術的發展,美方想盡辦法從中阻撓,但是這種做法非但沒有將華為等企業打壓成功,反而倒逼了國內科技企業晶片研發的熱情。
  • 「芯」火燎原:又一晶片巨頭崛起,銷量達100億顆,超越華為
    晶片,是人工智慧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最為重要的核心部件,也是促進科技帶動產業升級的最為關鍵的一環。而華為海思,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363.9億元。紫光的營收數字,有努力趕超華為海思的趨勢。我們知道,紫光集團,前身是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清華紫光。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半導體行業的支持,紫光集團迎難而上逐漸崛起,成為世人矚目的晶片「國家隊」。
  • 砸8億拿下光刻機,晶片巨頭開始崛起,現在靠晶片90天賺54億
    導讀:砸8億拿下光刻機,晶片巨頭開始崛起,現在靠晶片90天賺54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科技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上半年狂賺131億,「國芯」並非沒轉機
    導讀: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上半年狂賺131億,「國芯」迎來新轉機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變得越來越深了,不論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等數碼科技產品,還是未來在5G網絡時代要發展的人工智慧AI技術等等,都是需要有半導體晶片的支持才能運行;而國內在半導體晶片領域一直都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 大陸最強晶片代工巨頭崛起:成為代工晶片巨頭!
    去年是5G的元年,是我國通訊科技崛起的一年。從眾多科技通信廠商脫穎而出的就是我國的華為,並且成為 了全球第一大5G廠商,而中興則成為了全球第三大5G廠商,其他企業也漸漸地成為了名企業。然而就在我國發展的時候,突然卻遭到了美國的阻礙,隨後更是對中興、華為等知名企業發起了「限制令」!
  • 又一晶片巨頭崛起,半年營收131億,「國芯」迎來新希望
    說到了晶片,最近又有一個晶片巨頭崛起,在半年時間就創造了131億的營收,淨利潤增長率更是高達330%,這家晶片巨頭就是中芯國際。中芯國際目前正在優化N+1和N+2工藝,在使用荷蘭ASML光刻機的情況下,精度可以達到7nm工藝的水平,這對於中國晶片市場開始,是一次崛起。即便中芯國際生產的晶片不能給華為使用,但國內還有小米、OPPO和vivo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