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來臨,天氣轉熱,飲食也跟衣服換季似的更替。
立夏吃豆,討的是「發」彩頭,蠶豆在立夏時節正好大量上市,所以也叫它發芽豆。而大家所說的嘗三鮮,今天咱們先從地三鮮吃起,原來地三鮮是指蠶豆、莧菜、黃瓜啦! 這三種食材,日後會經常用到它,按季節進食,就是對身體最大的補品。
天熱都會偏向吃「冷食」 日料中的壽司卷,在夏天就比冬天受歡迎,福州還有「冰飯」可見天一熱,對熱食需求會下降,反而壽司卷也成了我家的新寵。
既然選定了做壽司卷,又要應節氣,蠶豆去殼化為蠶豆泥最合適不過啦!青翠的綠,完全是天然顏色,吃的放心。哈哈,已有小夥伴偷窺了成品一眼,以為我把大量山葵包進壽司卷裡。其實你看到的鮮綠色是蠶豆泥啦!別嚇唬寶寶,萬一拒吃,我可不饒人。
壽司飯裡還用了香椿與魚鬆來做搭配,吃起來很跳躍的層次感,混在一起對家庭料理會方便些。原本蠶豆泥裡還藏了鹹蛋黃醬,無奈今天的主角蠶豆泥全佔為私有財產,一點也不讓它露臉,只有吃它的時候,嘴巴會感覺到有鹹香,還帶點沙沙的口感,驚奇中以為是蠶豆泥「變心」了嗎?
中式傳統必吃的時令食材,加入日料壽司卷裡,沒有半點違合,反而有耳目一新的新鮮感。難怪小朋友趁我拍照時,默默吃了好幾個。
蠶豆香椿壽司卷
〈材料購買〉
香椿芽、蠶豆、鹹蛋黃醬、魚鬆、壽司米、海苔
*****魚鬆可自制,也可外購。
******壽司米,可用大米加糯米也行。
〈具體做法〉
|步驟|
蠶豆,可買已剝去豆莢的比較方便,但是剝去豆莢的蠶豆不易儲存。想要有翠綠色澤,一定要挑新鮮的買,變老的蠶豆,顏色不再是漂亮的綠,會轉為淡黃色。
帶殼入水鍋殺青後,立馬衝涼。太悶熱,綠色也會悶掉色。
衝涼後的蠶豆,剝去外殼,放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壓成泥。
鍋中下少許油,放入蠶豆泥炒去豆腥味,並加入鹽與胡椒粉調味後取出,放涼。
香椿挑洗後,下水鍋氽燙至熟,衝涼,切碎。
壽司米煮熟後要挑涼,用扇子,扇去熱氣,加入糖與醋或檸檬汁,輕輕拌勻,別弄爛米粒就不好看,也不好吃。
壽司米降溫至常溫狀態,就可以加入香椿末與魚鬆,三者拌一拌,依然要注意保持米粒完整。
鹹蛋黃醬,現成的方便 , 沒有,可用鹹鴨蛋黃加油炒香。
做壽司卷用的海苔片,取出後,有條件者,可放入烤箱復烤(大約150度,1~2分鐘),這樣的海苔口感會比較酥脆。
壽司卷的竹簾上面用保鮮膜包住,再放上海苔,壽司飯也鋪開來,大約4/5,留下頂端不鋪。
中間加入蠶豆泥,中心可以填上鹹蛋黃醬。
竹簾向前一邊卷,一邊按實。
卷好後用保鮮膜繼續固定,切之前,拆開保鮮膜,切合適大小即可。
***可自行搭配小醬菜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