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公布2016年查處的違法典型案件

2021-01-05 中國工商報

2016年北京市工商稽查系統繼續保持對經濟違法案件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大對經濟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促進經濟發展。截至2016年6月20日,稽查系統共立案1520件、結案907件、罰沒款4517.66萬元現。將北京市工商稽查系統查處典型違法案件公布如下:

北京巔峰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案

北京巔峰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案是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一起社會關注度極高的事件。 2015年9月30日,北京巔峰科技有限公司在車易拍網站上設置使用了「全國快速拍賣,速度快,無差價」和「高價放心賣,透明成交快」的宣傳用語。針對宣傳用語中的「透明」內容,經查證與實際明顯不符,存在價格不透明、競拍流程不透明及買賣雙方具有多個操作端的問題,均未在網站上對消費者進行明示;另外針對宣傳用語中的「無差價」內容,經查也與實際不符,實際買家支付的總款項被扣除平臺服務費後支付給賣方的車款,與買家支付的總款項不一致,也存在賣方收到的車款低於買家支付的購車總款項的情況,存在差價。巔峰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六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

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六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於2016年6月20日依法對其作出罰款200萬元的行政處罰。

北京澳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2015年9月,北京澳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為擴大公司影響力和知名度,擅自在其官網「澳際出國留學網」(http://www.aoji.cn)首頁的滾動廣告宣傳內容中使用了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的形象、漫畫肖像、國旗圖案;其次該公司還在其網站首頁上部的標題欄和選項卡裡使用「澳際教育 25年曆程 全球留學第一品牌」和「澳際教育—教育部認證」等宣傳用語,並進一步以澳際教育培訓輔導過的某些成功學員形象作推薦和證明,誤導消費者盲目跟風,擾亂了留學中介機構的競爭秩序。

澳際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一)、第(二)項、第(三)項和第二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已構成在廣告中違法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名義和形象,以及國旗圖案、絕對化用語、培訓廣告中利用受益者名義和形象做推薦、證明的違法行為。 

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之規定,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發布上述違法廣告,並對其作出罰款80萬元的行政處罰。

北京中鑫寶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

2015年9月起,中鑫寶隆汽車銷售公司為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利用太平洋汽車網設立的網址為http://price.pcauto.com.cn//79905的網站,對該公司的經營和促銷活動進行了大量宣傳。

經查實,該公司所宣稱的「4S直營店」、「節後促銷,奧迪A6L現車直降16萬售全國」和「奧迪A6L全系優惠現車直降16萬售全國」等網絡促銷宣傳內容,都只不過是其為了招攬客戶購車虛構的謊言和噱頭。中鑫寶隆汽車銷售公司的這種市場營銷手段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排擠了競爭對手,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行為,屬於典型的不正當競爭。

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針對這起有悖於公認的商業道德和誠實信用原則的虛假宣傳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對該公司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誤導消費者的虛假促銷宣傳活動,作出了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國美電器有限公司銷售不合格商品案

2015年1月26日,在全市開展的空氣淨化器市場專項檢查活動中,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會同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國美公司銷售的空氣淨化器進行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其中由珠海漢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商標為「TIPON漢朗」型號為「TIFB01-A」的雙向空氣淨化器時尚風、由古太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商標為「圖形商標(蘭山)」型號為「TX-1333」的空氣淨化機和由北京齊盛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商)經銷的,商標為「CTK」型號為「AP-C100」的空氣淨化器,經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鑑定為: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不合格商品。

該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五十條的規定,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五十條的規定,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銷售不合格產品並給與行政處罰如下:

1、沒收商標為「TIPON漢朗」型號為「TIFB01-A」的雙向空氣淨化器時尚風1臺;商標為「圖形商標(蘭山)」型號為「TX-1333」的空氣淨化機1臺;商標為「CTK」型號為「AP-C100」的空氣淨化器9臺。

2、沒收違法所得10845.23元;

3、罰款717783元。

北京理工加油站銷售不合格商品案

2015年7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與北京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北京理工加油站銷售的商品進行抽查檢驗。現場抽取盲號為京海Hj599460798715的92號汽油。經抽樣檢測後,檢驗結論為92號汽油中的蒸汽壓和甲醇含量超標為不合格產品。至查獲止,該加油站已銷售商品貨值74611.98元,違法所得額6204.41元,據此可知該加油站的行為已構成了銷售《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禁止銷售的商品的違法行為。

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對其做出行政處罰如下:

1、沒收違法所得6204.41元;

2、罰款223835.94元。   

劉偉剛等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5年,北京市工商局稽查總隊、昌平分局會同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員會,聯合公安機關共同查處了劉偉剛等人利用淘寶店鋪在網際網路上銷售假冒天津尚赫公司、北京羅麥公司、玫琳凱公司、克緹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10餘款化妝品,侵權商品價值200餘萬元。因劉偉剛等9人的假冒侵權行為已觸犯刑法,該案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該案件是京津兩地構建市場監管聯動機制的首次執法實踐。有效實現了京津兩地全方位、高效率的市場監管,為今後京津冀三地構建市場監管聯動模式提供了借鑑。

中視搜藏(北京)國際收藏品有限公司非法

製售冬奧題材紀念幣案

中視搜藏(北京)國際收藏品有限公司非法製售冬奧題材紀念幣案系北京市工商局接有關舉報,反映中視搜藏公司非法製售侵犯奧運標誌的「冬奧題材紀念幣」。即中視搜藏公司為達到非法獲得高額利潤的目的,故意設計、生產銷售了文字和圖形與奧運特殊標誌相混淆的「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大量系列涉奧紀念商品,使購買者誤以為是國家允許發行的帶有奧運元素的電話充值卡等諸多商品,案值巨大。該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特殊標誌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之規定,已構成未經特殊標誌所有人許可,擅自將其特殊標誌用於商業活動的違法行為。

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依據《特殊標誌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之規定,於2016年3月28日對其作出罰款2348580元,沒收違法所得782860元的行政處罰。

北京德睿博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侵犯

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北京德睿博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是一起涉外智慧財產權和馳名商標保護的案件。德睿博雅公司在從事親子半日班、親子全日班和嬰幼兒遊泳班的早期教育經營活動中,在其公司辦公樓頂的牌匾上、前臺牆上懸掛的名稱牌匾上、宣傳冊和親子教育卡上使用了「 Ai lebao Disney 加四個月牙形圖標」香港艾樂寶迪士尼國際親子園 Disney’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的標識。侵犯了迪士尼公司註冊的服務類商標商標專用權,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

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其作出了罰款127840.25元的行政處罰。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典型虛假違法廣告
    27日,市工商局發出虛假違法廣告公告,公布2017年度本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12件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2017年全年,上海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廣告違法案件5448件,同比增長94%;處罰沒款1.32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數量和罰沒款額分別為4384件和9029萬元,分別佔比80%和70%,同比增長146%
  •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6年商標侵權典型案例
    2016年,本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發揮監管職能優勢,突出重點、聚焦熱點、解決難點,圍繞「線上線下」協同打擊,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商標專項執法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年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253件,案件罰款人民幣828萬元,沒收各類侵權商標標識和商品17萬件(只),移送涉嫌商標犯罪案件16件,維護了上海良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
  • 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十大...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官網發布「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十大案例。1.查處侵犯「Tiger」註冊商標專用權案2017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豐臺分局在全市開展的紅盾利劍打假溯源專項行動中,根據投訴舉報線索,對北京宏源利得商貿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19年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件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2019年共查處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假冒偽劣案件共計2072件,罰沒款1.3億元,搗毀窩點35個,移送司法機關20件。同時,公布了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十大典型案件。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案件
    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總局通知要求,積極部署開展工作,嚴厲查處各類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集中力量查辦大要案件,會同整治虛假違法廣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開展聯合約談、檢查,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網際網路廣告案件8104件,同比增長64.2%;罰沒金額11668.7萬元,同比增長17%。
  • 河北公布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
    2月3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消費者如發現市場監管領域違法違規問題,請撥打12315投訴舉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從嚴從快查處。現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件。1.大名縣健邦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哄抬物價案。接群眾舉報,大名縣市場監管局對大名縣健邦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查,該藥店口罩、84消毒液等部分防疫用品價格漲幅比較大。
  • 今年首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公布,醫療保健行業仍是「重災區」
    文/界面廣東 王靜娟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9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其中,醫療保健行業仍是「重災區」,30個案例中佔了13個。廣東東莞市蒸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本地企業,也因誇大宣傳眼部護理產品的功效而被罰款78萬元。眼罩也能提升視力?
  • 公安部公布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據了解,2016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
  • 上海市工商局發布十大消費侵權典型案件
    3月12日,上海市工商局發布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件。包括發布違法廣告、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銷售不合格產品、強迫消費者接受服務等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其中,「上膳源」非有機蔬菜冒充為有機、「85℃」肉鬆麵包實為肉粉松、「under armour」虛假宣傳等具有典型性、社會影響力大的案件被曝光。
  • 北京市5月份查處30項重大稅收違法案件涉大興區29家公司
    近期,國家稅務局北京市稅務局網站信息公布欄公布2019年5月查處的30項重大稅收違法案件,其中經原北京市大興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檢查發現,北京彩運紅霞商貿有限公司等29家公司因存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等問題被公布。
  • 北京市公布2019年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十大案件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池夢蕊)3月2日,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公布2019年度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十大案件。 這十大案件是根據北京市文化市場案件辦理情況及案件特點,綜合考慮執法重點、違法情節、社會影響等因素,評選出2019年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十大案件,涉及娛樂、演出、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網絡文化、網路遊戲、網絡出版、版權等主要市場領域,其中網絡領域案件佔到一半。這些案件的查辦,有力遏制了違法違規文化市場經營活動,規範了文化市場秩序,營造了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
  • 滁州市工商局發布2016年度十大制假售假典型案例
    中安在線訊 據滁州網報導,仿冒品牌化妝品,生產假冒香皂,銷售不合格化肥……「315」到來之際,滁州市工商局發布了2016年度十大制假售假典型案例,對制假售假行為嚴厲打擊,捍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農業農村部公布2017年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汪亞)3月30日,農業農村部對外公布2017年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件,其中種子案3件,肥料案3件,農藥案1件,飼料案1件,獸藥案2件。經調查,網店主要負責人陳某飛夥同他人,於2012年1月開始從事獸藥網上銷售,在未取得獸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生產經營假獸藥,初查涉案金額達250萬餘元。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 河北公布新一批違法典型案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瀟瀟 石蘭)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十六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堅持對侵權假冒嚴打重處。在本次公布的案件中,滄州市運河區大霖菸酒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白酒案,保定市徐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侵犯「江小白」品牌權益系列案等案件作為典型案例被通報。
  • 浙江公布傳銷典型案例 騙子最愛用「新經濟」當幌子
    記者從浙江省工商局獲悉,截至6月底,全省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共立案查處傳銷案件132起,涉案金額11億多元,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52人,罰沒950餘萬元,搗毀涉傳窩點25個,遣散涉傳人員847人。  8月8日,省工商局、省公安廳聯合對外公布了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的典型案例,希望能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進一步提高公眾對網絡傳銷的識別能力和自覺抵制意識。
  • 自然資源部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
    ,近日,自然資源部決定公開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嚴防死守耕地紅線,進一步遏制違法亂佔耕地行為,自然資源部切實履職盡責,嚴格督察、嚴格執法,會同有關部門大力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並陸續向社會公開通報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雲南省通報12起自然資源典型違法案件
    圖片來源: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官網 12月17日,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12起典型自然資源違法案件。此次通報典型案件中包括7起土地、5起礦產違法案件。
  • 大連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市場監管-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大連訊(記者張恆)今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圍繞藥品、保健食品、醫療、房地產、金融投資理財、教育培訓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財產安全的重點領域,加大廣告監測監管力度,依法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12月9日,該局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 廣西公布2019年第一批典型網際網路虛假違法廣告案件
    為認真貫徹落實「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清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際網路虛假違法廣告問題,2019年上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會同廣西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全區統一部署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了一批涉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網際網路廣告案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以下是查處的部分網際網路違法廣告案件。
  • 河北公布第十六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涉及「茅臺」「劍南春...
    摘要:2020年以來,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關切,對侵權假冒產品嚴打重處,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例。滄州市運河區大霖菸酒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白酒被罰款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