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銀杯亮相,哲品再有新作發力漆藝圈

2020-12-25 瀟湘晨報

■發布會現場

日前,ZENS 哲品在廣州設計周現場,打造一個面積超過 300㎡的 " 漫園 " 主題哲品茶廳,通過美好的茶香與舒適的空間,讓人們找尋關於茶生活的樂趣,共襄設計盛典。

作為全球知名的茶器、家居和生活方式品牌,ZENS 哲品一直重視文化創意與設計行業的發展。超大的新式茶空間,亦是本次廣州設計周的 VIP Lounge,以半開放式方形結構組合而成,層次錯落。

以此次設計周為契機,以設計文化力作為品牌內核,哲品重磅推出年度壓軸新品,更有 120+ 款哲品口碑茶器匯聚於此," 研發驅動,文化引領 ",是本次哲品新品發布的一大創新亮點。

據了解,哲品聯合廣美及大漆工作室,打造一系列高端系列茶器,融入傳統非遺工藝的力量,以提升喝茶生活品質。分別發布了 " 聚星漆器銀杯 "" 曜宇漆器銀杯 "" 流雲漆器銀杯 " 三款新品。

■聚星漆器銀杯

值得一提的是," 聚星漆器銀杯 " 運用了,變塗與磨繪工藝。工序涵蓋十六步,分別包括:木胎打磨(此步驟套銀胎)、刷生漆、刮中灰一遍、刮細灰兩遍、下塗、中塗、上塗、底胎完成、拷貝圖案、鑲嵌螺鈿及乾漆粉蒔繪、固粉、罩染透明漆、反覆罩染透明漆(3-4 遍)、打磨、揩清、拋光、完成。

■曜宇漆器銀杯

而 " 曜宇漆器銀杯 " 則運用鑲嵌與蒔繪工藝,工序更涵蓋了十八個步驟,分別包括:木胎打磨(此步驟套銀胎)、刷生漆、刮中灰一遍、刮細灰兩遍、下塗、中塗、上塗、底胎完成、拷貝圖案、打埝(堆高)、塗淺色漆、罩染透明蘭、塗深色漆、罩染透明蘭、達六層色彩、打磨、揩清、拋光、完成。

■流雲漆器銀杯

工序最複雜的可算是 " 流雲漆器銀杯 ",運用了變塗與磨繪工藝,工序涵蓋十九個步驟,分別包括:木胎打磨(此步驟套銀胎)、刷生漆、刮中灰一遍、刮細灰兩遍、下塗、中塗、上塗、薄料工藝(拍淺色銀泥)、罩染透明蘭、薄料工藝(拍深色銀泥)、罩染透明蘭、塗色漆、罩染透明蘭兩遍、達到一定色彩層次、整體打磨光滑、按畫稿磨出線條的疏密關係、揩清、拋光、完成。

據介紹," 星耀系列 · 漆器單人茶具 " 融合國家級非遺大漆手藝,茶具顏值與質感共存。" 哲式 · 秦權 " 等三款高端單人茶具,以古代宮廷壺形為靈感,秉承哲品極簡國韻的設計理念,為更多人開啟高端的私享茶生活。

文 / 新快報記者 梁志欽 圖 / 受訪者供圖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ZENS哲品×2020廣州設計周 年度新品首次亮相
    (原標題:ZENS哲品×2020廣州設計周 年度新品首次亮相) 12
  • ZENS哲品9年,讓東方生活美學走向世界
    中國有原創生活器物品牌嗎?這個如今看來是顯而易見的問題,答案在9年前還不甚清晰。9年前,中國幾乎沒有生活器物品牌,也很少有原創設計,有的只是產地或者工廠。「如何通過好設計滿足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如何以器物演繹東方設計之美?」「如何讓世界看到中國設計?」
  • 年度爆款:ZENS哲品×蔣友柏聯名款究竟有多「新潮」?!
    全球知名生活方式品牌ZENS哲品,以好設計、高質量的產品熱銷全球,並在北上廣深等城市設立了哲品茶廳,成為「新派茶生活」的市場引領者。近日,哲品攜手知名跨界設計師蔣友柏,推出的ZENS哲品×蔣友柏藝術聯名系列正式迎來了全面上市。此次聯名系列一經問市就備受關注,引起了廣泛反響,又一次掀起了藝術的熱潮。
  • 商周漆器與春秋戰國漆器
    一、商代漆器根據考古記錄顯示,我國商代早期和晚期均有漆器出土,其中早期漆器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河南安陽小屯墓出土的漆器為代表。晚期漆器以河南羅山縣天湖墓出土的漆器為代表。這些出土的漆器有些是漆器殘片,有的因為年代久遠胎已經腐朽,但是上面精美的花紋依稀可見,如饕餮紋、夔龍紋、雲雷紋等,甚至還鑲嵌有綠松石,可見當時古人對漆器的喜愛和重視程度。
  • 中國漆器鼎盛時期-秦漢漆器
    秦漢時期是我國漆器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漆器的各方面發展較戰國時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說是古代漆器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秦漢漆器特點,通過知識總結使您更加了解那段炫美華麗的漆器時代。
  • 上饒程學忠,再創江西菠蘿漆器奇蹟
    在婺源縣展廳,由婺源縣江灣鎮大畈村程氏漆器藝術館館主、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程學忠先生創作的漆葉盞全球首發、驚豔亮相,為上饒文博會增添了一抹重彩!程學忠先生在第四屆上饒文博會全球首發漆葉盞漆葉盞恢復製作,意義重大,因為該款漆器斷代失傳百年!
  • 看宋元以來漆器的「斑斕紛呈」,浙博展館藏漆器
    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出土物中,均有比例很少的精美漆器,表明早在遠古時期,漆器即伴隨浙江先民初始的腳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進入文明時代,漆器製作與時俱進,日臻精美。楚漢漆器瑰麗神奇,譜寫了這一時期漆器工藝的燦爛篇章。兩宋時期,諸藝畢備,種類齊全。浙江漆器再領時代風騷。溫州、杭州,南北呼應,形成兩大生產中心。浙漆譽稱「天下第一」。
  • 富士通將軍漆器面板家用空調亮相活力展
    本次展會中,富士通展臺為我們帶來了富士通將軍空調產品,除此之外,在富士通展示的立式空調上,我們還看到了富士通漆器面板工藝,可謂是大開眼界。 富士通將軍漆器面板家用空調  活力展中,展示的富士通將軍空調分為掛壁式及立式兩種,而在立式空調上,我們見識到了「秀衡塗」傳統工藝。
  • 簡潔雅致的素髹漆器
    在譚思通夫人鄒氏墓室中,考古人員發現隨葬各種金銀器、漆器70餘件,其中素髹漆器10件:酒盞、圓盤各2件,漆缽1件,用於盛放酒、菜;同類小碟4件。造型簡潔,胎體輕薄,素髹黑漆,漆質醇厚,器面鋥亮,雖無紋飾,但細節考究。盞體圓潤,圈足餅狀,腹呈弧形,有一種韻律感。圓盤敞口,弧腹,圈足,雖無紋飾卻有雅韻。小碟盤口微敞,內略呈弧形,平底,簡約中透著精緻。
  • 揚州漆器大師創作 「運河明珠」系列作品
    本報訊 (通訊員 揚工美 記者 肖為) 為了傳承和弘揚運河文化,近日,由揚州漆器廠工藝大師們創作的以運河沿線北京市通州區、山東省濟寧市、江蘇省揚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等18個城市代表景點為題材的平磨螺鈿工藝「運河明珠」系列作品驚豔亮相。
  • 春秋戰國不光有兵法,還有漆器
    由於當時審美觀念的變化,使得該時期的漆器工藝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了中國漆器工藝的第一個繁榮期。戰國 彩繪鳥獸紋矢箙面板戰國 彩繪鳥獸紋矢箙面板木質透雕。中部為一隻向下俯衝的鳳鳥。兩邊各雕有一獸一鳥。鳥首面向鳳鳥,站立在作回首狀的獸頭之上。鳥首上部箭箙上框浮雕雲紋。全器以紅漆為地,在鳳鳥、獸、鳥,雲紋上施以褐色漆。
  • 臺灣矯正部門藝術培訓成果展 臺中監獄漆器作品《定》備受矚目
    其中,臺中監獄收容人的漆器創作《定》備受矚目,將孔雀以瓶狀呈現,並以佛像作雀身,以脫胎的手法製作過程繁複,由6人歷經1年半完成,經獄方評價委員定價為60萬元(新臺幣)展售。臺灣矯正機關藝文技訓成果展在臺中展出,臺中監獄收容人的漆器創作《定》備受矚目。
  • 廣西漆器,驚豔了日本首相!
    今晚21:20廣西衛視 播出《八桂漆器 千年傳承》八桂漆器千年傳承2019年夏天,在桂林灕江的一艘遊船上,來桂考察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夫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它們是中國古代漆器家族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一支,也是廣西古代漆器品種中唯一恢復製作的珍貴文化遺產——天然胎漆器。中國是世界漆工藝的發祥地。
  • 漆器英文為何叫Japan?來工藝美術博物館看日本「非遺」
    正如瓷器在英文裡叫China,漆器在英文裡被叫做Japan,和日本的英文相同,漆器也被認為是日本工藝品的代名詞。但目前最早的漆器是在7000多年前中國的河姆渡遺蹟發現的,漆雕、螺鈿鑲嵌、堆朱、堆黑等技藝也都是千年以前從中國傳至日本高岡等地區。
  • 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漆器,在《紅樓夢》中是怎樣的存在?
    此外漆本身的光澤可以越擦越亮,甚至可以明亮如鏡,因為漆汁透明,所以極易加入顏料以形成多種彩色,若飾之以紋飾,這使得被漆塗抹的器物在美化上有了無限可能,這些被漆髹塗的器物被稱為漆器。描金是髹漆工藝與繪畫技巧的完美結合,一件成功的描金漆器可以體現出髹漆藝人的藝術修養和精湛的技術水平,具體操作是在木胎上塗上紅色或黑色底漆,待其幹後打磨光滑,再以各色彩漆繪製出理想的花紋圖案,用透明漆與金粉或銀粉合成的漆勾勒輪廓和細紋,使整個作品金碧輝煌、斑彩絢麗。
  • 三國兩晉南北朝與唐宋元漆器
    中國古代漆器,除了戰漢時期的經典佳作之外,從三國時期至元代歷經千載春秋,漆器的發展也處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談這段漆器歷史,回顧光輝燦爛的漆器時光。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漆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漆器出土數量非常少,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漆器發展史的一個空白期。三國時期的漆器主要是以東吳朱然墓出土的漆器具有代表性。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漆器風格和漢代、三國時期頗為類似,基本上保持了漢代的特色。隨著佛教在中原的興起,夾紵佛像是此時最大的特色之處。
  • 簡潔雅致的素髹漆器(文明之聲)
    在譚思通夫人鄒氏墓室中,考古人員發現隨葬各種金銀器、漆器70餘件,其中素髹漆器10件:酒盞、圓盤各2件,漆缽1件,用於盛放酒、菜;同類小碟4件。造型簡潔,胎體輕薄,素髹黑漆,漆質醇厚,器面鋥亮,雖無紋飾,但細節考究。盞體圓潤,圈足餅狀,腹呈弧形,有一種韻律感。圓盤敞口,弧腹,圈足,雖無紋飾卻有雅韻。小碟盤口微敞,內略呈弧形,平底,簡約中透著精緻。
  • 大方漆器:古樸潤澤的東方神韻
    花瓶漆器,妍於大唐三彩,儺神面具,異於京劇譜紋。玉屏簫笛、茅臺酒以及大方漆器三者合稱為「貴州三寶」。清《乾隆通志》記載:「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為最佳」,道光年間,大方漆器盛極一時,家庭漆器製作作坊遍及大方大街小巷,從業者達千人之眾。近代以來,大方漆器經過不斷發展、創新,花色品種已達200多種,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同時出口到東歐。
  • 陳天灨:脫胎漆器「守藝人」
    陳天灨是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會長、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遺傳承人。他和福州脫胎漆器有著怎樣「如膠似漆」的因緣際會?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他。 陳天灨出生於1951年,從小就喜歡畫畫。上世紀70年代,藝術院校恢復高考後,他考上了當時的福建工藝美術學校。 「在分配專業時,我被分到了漆藝專業。
  • 漢代漆器鑲嵌工藝的金銀箔貼花是怎樣的存在?
    海曲M106圓奩4漢代漆器鑲嵌工藝的貼主要指金銀箔貼花,是將極薄的金、銀片事先裁刻成各種紋樣,然後粘附在漆器表面的做法。商代墓葬中已經有漆器貼飾半圓形金片,金片上還陰刻雲雷紋,已經初具金箔貼花的特徵。在蓋和身的外側,一道道銀釦之間,都貼有金或鎏金銀質的飾片,形象有雲、鳥、獸,等等。技術已經成熟,但紋樣仍嫌不夠豐富;而且墓中出土精美漆器不少,金箔貼花者卻僅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