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龍頭股頻遭減持 大基金年內套現近90億元

2020-12-03 中國網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魏中原

  在經歷連續兩日大跌後,11月12日,半導體晶片板塊跌幅收窄,出現企穩跡象。截至收盤,Wind晶片指數(884160)、Wind半導體指數(886063)分別收跌0.60%、0.61%。個股方面,隆基股份(601012.SH)、華潤微(688396.SH)、兆日科技(300333.SZ)跌幅居前。

  本周以來,A股半導體晶片板塊走勢大起大落。周一(9日),半導體晶片板塊領漲兩市,指數大漲6.17%,盤中一度創出歷史新高。思瑞浦(688536.SH)、卓勝微(300782.SZ)均在周一盤中刷新歷史高點。

  11月10日、11日,半導體板塊連續兩日大跌,抹去周一的漲幅。期間,電源管理類晶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累計下挫16.07%,總市值蒸發超200億元,公司也是11月11日半導體晶片板塊內唯一一家跌停股。

  觸發公司股價跌停的誘因是股東減持計劃。11日,韋爾股份披露的減持公告顯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擬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

  今年上半年,以半導體、晶片為代表的科技股已經積累了較高漲幅,板塊整體估值處於相對高位。高位運行的股價,往往容易引發股東減持套現衝動。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發現,下半年以來,已有58家半導體、晶片板塊企業披露了減持計劃。

  「個股上漲至階段高位後,未必一定會有股東減持。但對於區間漲幅較大、減持比例較高的個股,需要重點關注全年業績走勢以及股東減持需求,進一步判斷。」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說道。

  晶片龍頭股頻遭減持

  今年7月初,滬深兩市連續走強,個股股價攀至高位後,股東的減持計劃較上半年明顯來得更頻繁。

  Wind數據顯示,按照首次公告日劃分,7月1日~11月12日,A股上市公司減持進行中的企業有1316家。分行業板塊來看,電子、生物醫藥、機械設備板塊的個股數量居前,均超過120隻。

  按照最新收盤價及擬減持股本上限估算,晶片龍頭股聞泰科技(600745.SH)、卓勝微的擬減持金額均超過70億元。此外,康龍化成(300759.SZ)、鵬鼎控股(002938.SZ)的擬減持金額亦超過70億元;另有8隻股的擬減持金額超50億元。

  進一步看半導體晶片板塊的減持情況。截至目前,板塊內共計58家企業的減持尚在進行中。韋爾股份、聖邦股份(300661.SZ)、中微公司(688012.SH)、兆易創新(603986.SH)等龍頭股均在減持之列。

  記者注意到,從減持的原因來看,企業董監高的個人資金需求,以及早期投資的創投機構自身資金需求居多。以中微公司為例,公司持股5%以上的嘉興悅橙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3家LP為收回部分投資成本,均從今年三季度開始減持公司股份。

  此前錄得跌停的韋爾股份,除青島融通民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外,嘉興華清龍芯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虞小榮、2名高管合計擬減持上限為1.33%。

  匯頂科技的第三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基金」)擬減持上限1%,是為實現股東良好回報。

  前述公募基金經理指出,「在前期資金推動股市迅速上漲後,利多因素基本消化完畢,股指面臨一定震蕩回調壓力。綜合來看,半導體晶片板塊年內已經累計較高漲幅,而在股價行至階段高點時一併釋放出的減持,或讓板塊消化估值的震蕩回調壓力稍大。但總體來看,半導體晶片板塊的成長邏輯不會因此改變。」

  需要指出的是,已有不少「偽晶片」個股亦拋出巨額減持計劃。公告顯示,三季度以來,聚燦光電(300708.SZ)已完成2筆減持,另有4筆減持在進行中。公司的董事、控股股東分別擬減持1.34%、2%;第四大股東北京京福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擬減持不超過6%。

  天眼查顯示,聚燦光電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藍光LED晶片及外延片。搭上「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後」,公司股價錄得巨大漲幅。9月至今,聚燦光電累計上漲逾80%,大幅跑贏主要股指。

  三季報顯示,聚燦光電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27.66%;實現歸母淨利潤1646萬元,同比增長15.73%。但公司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132.76%,虧損4164萬元。

  大基金減持套現90億

  大基金作為眾多半導體晶片龍頭股股東,也在今年下半年掀起減持小高峰,其中第三季度的減持計劃攀至頂峰。

  按照減持期間的平均股價計算,2020年年內大基金已累計減持套現約90億元。其中,大基金對三安光電、兆易創新和匯頂科技年內累計減持金額居前,在這三家公司估算的套現規模均超過20億元。

  Wind數據顯示,大基金對其持有的非科創板上市公司密集減持,共計10家上市公司。大基金的平均減持比例約1%,少數減持達2%。

  長電科技(600584.SH)、匯頂科技(603160.SH)、通富微電(002156.SZ)、北方華創(002371.SZ)均在三季度遭到大基金減持。其中,長電科技和北方華創的擬減持上限達2%,另兩隻股的減持上限為1%。

  按照減持股份數量劃分,長電科技的減持上限為3205萬股,為目前大基金減持進行中的最高數量。

  一直以來,大基金作為推動半導體、晶片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增減持的動態備受業內關注。個股在披露相應的大基金減持公告後,往往會引發股價下跌。

  對此,前述基金經理認為,「投資者應適當淡化對大基金減持的敏感度。大基金側重推動產業發展,減持不代表不支持個股的發展。其作為專業市場化投資機構,不僅有盤活資金再投資的需求,更享有正常股東權利」。

  「對於大基金的增減持動態,投資者也不應過度跟隨。我們看到,部分晶片龍頭股在被大基金減持後,北上資金、公募基金選擇進一步加倉。」前述基金經理補充道。

  公開數據顯示,兆易創新在三季度末被大基金再度減持1%。此後,北上資金通過陸股通增持至2.6%;華夏國證半導體基金也新進成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匯頂科技被大基金減持後,也獲得華夏國證半導體、國泰CES半導體基金增持。

  今年以來,大基金的投資布局相對低調,主要圍繞自主可控主體,在半導體製造、存儲等薄弱環節展開布局,更側重隱性推動產業加速發展。

  目前,大基金二期的投資標的集中在科創板半導體上市公司,在晶片製造環節,大基金重點投資中芯國際。今年5月,大基金二期聯合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再度向中芯南方注資,7月投資35億元參與中芯國際回歸A股。

(責任編輯:王晨曦)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晶片龍頭股頻遭減持,大基金年內套現近90億元
    但對於區間漲幅較大、減持比例較高的個股,需要重點關注全年業績走勢以及股東減持需求,進一步判斷。」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說道。晶片龍頭股頻遭減持今年7月初,滬深兩市連續走強,個股股價攀至高位後,股東的減持計劃較上半年明顯來得更頻繁。
  • 國家隊大手筆減持:社保減持人保,大基金拋售多隻晶片股……券商股...
    按7月9日收盤價計算,此次社保基金擬減持的該部分股份9年時間浮盈已達50.24億元。至少三家晶片股遭大基金減持除了社保基金,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行動。其中,半導體業務主要涉及IC晶片封裝、封裝測試、模組裝配及測試等。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半導體相關業務約佔總營收的25%。太極實業股價本月累計上漲18%,其中今日上漲5.28%,截至收盤報收13.96元/股,總市值為294億元。以今日收盤價估算,大基金此次減持套現金額約為4.4億元。
  • 30倍晶片龍頭遭大舉套現,年內減持近50億元!蘋果新耳機來了,售價...
    個股方面,佳禾智能、海能實業、田中精機等個股均漲逾10%,千億市值龍頭股歌爾股份漲逾6%,立訊精密漲超2%。其中,機構最關注的就是上述兩隻個股,歌爾股份有32家機構評級,立訊精密有33家機構評級。從上漲空間來看,與中午收盤價對比,漫步者、星徽精密、德賽電池等個股上漲空間均超過30%。韋爾股份年內減持金額超46億元昨日晚間多隻A股知名標的發布減持計劃。
  • 多家中小券商頻遭股東減持 4股東年內減持華安證券套現12億
    如此火爆的行情之下,卻有幾家中小型券商並未借勢大漲,反遭股東減持。搜狐財經發現,除南京證券外,紅塔證券(601236)、華安證券(600909)近期均有股東減持股份。  據同花順顯示,近兩周內,券商板塊整體累計漲幅達35.43%,其中浙商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財富(300059)漲幅驚人,兩周內累計漲幅分別為91.09%、103.04%和90.59%。
  • 董事長套現18億 韋爾股份一月內現多次減持
    ,更不要說是市值千億的晶片龍頭股。近日,記者注意到,晶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出現大股東頻繁減持,先是控股股東「因個人原因」套現18億元,再是大股東剛過鎖定期,立即套現20億,此後還有兩家具有一致控制人的股東合計減持股份達到1%。股權投資人苗有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解禁後退出是股東基本的權力。
  • 30倍晶片龍頭遭大舉套現 蘋果新耳機引爆TWS概念股
    (原標題:30倍晶片龍頭遭大舉套現,年內減持近50億元!韋爾股份年內減持金額超46億元昨日晚間多隻A股知名標的發布減持計劃。
  • 4831億市值家電龍頭突遭董事長減持超13億元
    4831億市值家電龍頭突遭董事長減持超13億元!公司回應來了張興旺市值達4831億元的家電龍頭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減持套現超13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 近10個交易日100股遭高管減持套現15.92億元(名單)
    近10個交易日100家公司股份遭高管減持,合計減持量1.50億股,減持金額15.92億元。   深滬交易所披露的董監高股份變動數據顯示,近10個交易日(5月24日~6月6日)共錄得285條高管減持記錄,涉及100家公司,合計減持量達1.50億股,減持金額為15.92億元。與期間高管增持金額相比,近10日高管為淨減持。
  • 河仁基金會擬繼續減持福耀玻璃,年內三次減持套現近17億元
    福耀玻璃(600660.SH)董事長曹德旺捐資創立的河仁慈善基金會又要繼續出售福耀玻璃A股股份,然而,今年下半年至今福耀玻璃A股股價卻並未受到套現影響,呈現出「越賣越漲」的特徵。今年以來福耀玻璃A股的累計漲幅超過68%,遠遠跑贏其他製造業龍頭藍籌股。
  • 科技龍頭立訊精密遭實控人大舉套現70億!基金剛剛加倉超200億
    今天早盤A股大跌,上證指數跌1.19%,深證成指跌1.31%,中小板指跌1.83%,創業板指跌0.39%。個股普跌,上漲個股數量不足700隻。控股股東減持套現70億元,公募剛大舉增持又有行業龍頭股被股東大舉減持。
  • 4500億海康威視遭副董事長大舉減持,龔虹嘉已套現200億...
    11月6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133%,交易均價43.79億元,本次套現金額高達33.28億元。而這已經是龔虹嘉今年第二次減持海康威視股票了。今年9月,龔虹嘉減持了9344.85萬股海康威視,套現36.33億元,兩次累計套現達到70億元。
  • 頻遭減持!皇庭國際遭第四大股東年內減持超2000萬股、最近三年累計...
    最近三年來,皇庭國際(000056,股吧)頻遭第四大股東蘇州和瑞九鼎投資(600053,股吧)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和瑞九鼎」)減持。巨潮資訊網顯示,最近三個月,皇庭國際遭第四大股東和瑞九鼎累計減持近2000萬股,最近三年累計減持超6000萬股。而遭同一股東頻頻減持的背後,皇庭國際最近兩年又一期財報(2020年三季報)顯示,其淨利潤同比呈現直線式下滑。
  • 龍頭韋爾股份跌停 網紅基金諾安成長淨值大起後大落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揚)訊,板塊大幅調整,龍頭股罕見跌停,晶片板塊的炒作熱浪來的快去的也快,由於重倉持有晶片股,「網紅基金」諾安成長(320007)淨值劇烈波動也引發市場熱議。晶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股吧)跌停今日兩市延續調整態勢,三大股指全線收跌,其中創業板指跌逾3%,市場人氣大幅受挫。
  • ...萬股:年內同一股東減持超3700萬股至少套現6.14億元、今年6月份...
    單日被減持近1400萬股,今年以來,紅塔證券遭同一股東累計減持超3700萬股,至少套現6.1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減持計劃是在紅塔證券披露虧損的6月份財務數據簡報三天後披露的。另外,今年以來,紅塔證券還存在多次違規情形。
  • 股價3年暴漲33倍 卻遭大股東密集減持 韋爾股份併購「變身」
    12月15日,晶片龍頭韋爾股份發布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東青島融通於2020年10月28日至2020年12月11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 9029554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456%。
  • 晶片龍頭匯頂科技怎麼了?8個月縮水1000億 公募社保也拋售
    來源:券商中國在半導體晶片概念全線反彈之際,匯頂科技披露,大基金的年內減持已實施完畢。匯頂科技10月12日晚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8月3日至10月9日累計減持1%的公司股份,合計約456萬股。截至公告披露日,大基金減持數量已完成,此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
  • 6倍晶片巨頭韋爾股份罕見跌停 富瀚微等3股將遭擬大手筆減持
    來源:數據寶千億晶片巨頭罕見跌停公司大股東持續減持繼本周二的大跌後,在最新收盤日,電源管理類晶片龍頭韋爾股份尾盤跌停,最新收盤公司市值蒸發近200億,成為半導體\晶片板塊唯一的跌停股。作為晶片細分領域的稀缺龍頭,公司自2017年上市至今僅出現8次跌停,2019年以來也只跌停過4次,所以韋爾股份在最新交易日的跌停實屬罕見。公司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淨利潤17.27億元,同比增長1177.75%,淨利潤增幅創下上市以來同期最高水平。從公司年線看,僅2018年呈下跌狀態,2019年至今其股價累計上漲近6倍。
  • 大基金減持,半導體回落,市盈率超千倍的北方華創迎來冰點?
    ,據公告,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擬減持北方華創(002371)股份不超過2%;大基金於7月8日-10日累計減持三安光電(600703)4479.3萬股。而此前多家公司發布公告,大基金擬減持北鬥星通(002151)不超過2%、匯頂科技(603160)不超過1%、太極實業(600667)不超過1.5%。再之前還有兆易創新(603986)等股票遭遇大基金減持。
  • 股東減持,股價腰斬,四年20倍的晶片龍頭熄火了
    當一輪新周期出現,周期中的行業和個股會被市場資金狂熱追捧,披著"行業景氣度高"、"業績反轉"、"戴維斯雙擊"等外衣,這些周期內的個股股價往往會出現大幅的拉升。然而,一旦周期過去,這些原本備受資本追捧的行業和個股,就會迅速被市場拋棄,股價也會迅速"隕落"。
  • 大賺上萬倍 4500億海康威視遭副董事長大舉減持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 大賺上萬倍!4500億海康威視遭副董事長大舉減持,龔虹嘉已套現200億!馮柳卻百億加持安防龍頭海康威視11月5日的發生的3筆巨額大宗交易賣方終於現身!11月6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133%,交易均價43.79億元,本次套現金額高達33.28億元。而這已經是龔虹嘉今年第二次減持海康威視股票了。今年9月,龔虹嘉減持了9344.85萬股海康威視,套現36.33億元,兩次累計套現達到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