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財經塗鴉(ID:caijingtuya),作者:Stone Jin,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字節跳動近日上線了面向海外市場、即適用於Tiktok的短視頻剪輯工具「Viamaker」——「剪映」的海外版本。
換言之,在依託抖音的「剪映」長期位居App Store「攝影與錄像」類目之首,並領先抖音、快手、微視等主App的背景下,字節跳動或寄希望於Viamaker進一步推動Tiktok的用戶體驗及數據增長。
數據分析平臺App annie顯示,Viamaker的首個版本於 4 月14日上線,開發者為深圳市臉萌科技有限公司,即拍照工具「Faceu激萌」早前的運營主體,於2018年初正式被字節跳動以 3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目前由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張利東擔任法人代表,「剪映」同樣屬於該主體名下。
從產品特徵來看,除語言外,Viamaker與剪映幾無明顯不同,創作者可在App對自己的視頻進行各種方式的編輯,包括切割、變速、倒放、轉場、變聲,以及增加貼紙、濾鏡、字幕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剪輯工具的產品形態事實上早已為人熟知,抖音和快手分別推出的「剪映」和「快影」兩大產品自App問世以來始終佔據視頻剪輯細分類目的前二,此外 360 旗下的快剪輯亦有一定受眾。
不過,近段時間視頻剪輯工具再次成為了各大短視頻平臺的發力方向。
除本文介紹的「海外版剪映」「Viamaker」外,快手於 4 月初推出了新一款面向廣告主的剪輯工具「開眼快創」;而短視頻的「初學者」愛奇藝則同樣於 4 月 8 日上線了推出了一款名為「隨刻創作」的短視頻製作工具。
顯然,剪輯工具作為與短視頻平臺具有極高聯動屬性的產品,操作的方便性和功能的多樣性將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用戶的黏性。
畢竟,短視頻的創作還是基於UGC模式,「剪輯門檻的降低——用戶和內容的增加——吸引更多的創作者」是一條較為清晰的獲客路徑。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Tiktok已數次成為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下載榜榜首、甚至 3 月登頂收入榜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在這一時間點推出「Via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