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踏雲而來!面對疫情,上海打造人工智慧高地的決心愈發堅定,首次以雲端峰會這一全新方式再次為全球人工智慧搭建智慧舞臺,探討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新方案。
這是一次真正打破時空限制的世界級峰會,在雲端平臺突破「面對面」地域限制,實現「屏對屏」互動交流,並以上海演播廳為主體,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地遙相呼應,共同暢想人工智慧的未來十年。
作為「雲觀眾」的你,有8件「鎮館之寶」不容錯過。
亮點揭秘——八大鎮館之寶
■AI先導區
微軟 矽石項目
可實現在7.5平方釐米的玻璃片中儲存75.8G數據
■AI+醫療
達闥科技 「智能方艙醫院」
其清潔、消毒、安保等30多臺智慧機器人在武昌方艙醫院展現積極作用
■AI+工業
ABB Yumi雙臂機器人
生物科技、基因檢測、製藥、物流、醫院全鏈條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AI+基礎技術
華為 Atlas900訓練集群
代表當今全球算力巔峰,相當於50萬臺計算機,可幫助研究人員在預測天氣、勘探石油、探索生命奧秘、加速自動駕駛的商用進程等發揮重要的作用
■AI+教育
優必選 Walker機器人
具備36個高性能伺服關節以及力覺、視覺、聽覺和平衡等全方位感知系統,在全身運動控制、複雜地形靈活行走、自平衡、手眼協調、視覺識別、智能安全交互等方面實現突破
IBM 人工智慧辯論系統
AI領域重大挑戰之一。未來,更多的人生活在社交媒體泡沫中,此項目將變得更加關鍵,以幫助人類做出明智的決定
■AI產業生態圈
矽谷Petoi 四足機器人OpenCat
能夠實現人機互動、自動平衡、靈活避障等能力,其二代產品機器狗Bittle將全球首發
西藏自治區 智能放牧機器人
解決牧民最關心的養牛存活率問題,包括早期發展生病犛牛及時醫治、定位驅趕遠離懸崖等,綜合提升牧民的經濟效益
在此次大會上,最大的亮點應該莫過於,李彥宏、馬化騰、伊隆•馬斯克和馬雲,他們各自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的內容,描繪了人工智慧在未來的前景。
在開幕式上,李彥宏對人工智慧做了深刻闡述。李彥宏看來,人工智慧發展會經歷三個大的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技術智能化階段即概念導入、技術探索階段,這一階段人工智慧並沒有演變成為一種產業或者經濟現象。
第二階段是經濟智能化,人工智慧開始在廣泛的經濟領域施展魔力。這一階段前半段,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是圍繞通用能力的開發和作為一種資源的能力平臺化,以及智能搜索和信息流的智能推薦這兩個標誌性行業應用;後半段人類的人工智慧可以開始全面產業化,就是行業應用和商業化的全面普及。「目前我們處於經濟智能化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時期。」李彥宏表示。
而人工智慧第三階段,李彥宏認為是社會智能化,人工智慧從經濟領域滲透到更加廣泛的社會領域。「全社會和全球範圍內智能協作與制度的創新將是人工智慧第三階段的主要特點。最終的協作和變革又會對經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人類終將進入智能社會。」李彥宏說。
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將大大提升效率,推動經濟的增長,包括醫療、能源、交通等領域。如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能夠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意味著對於GDP絕對值2.4%-4·8%的增長,如果和增量相比可能意味著每年對於GDP大概有百分之幾十增量的貢獻。
「人工智慧是堪比工業革命的科技浪潮,它將深刻改變各行各業,而疫情則成為發展人工智慧的一個契機,它已經來到人們身邊延長了人們的雙手,豐富了人們的大腦,人類終將會走向智能社會。」李彥宏說。
李彥宏透露,百度將在人工智慧領域扮演賦能者角色,賦能人工智慧開發者和產業智能化企業。圍繞這個定位,百度前不久確立了兩個小目標:第一,到2030年智能雲伺服器數量達到500萬臺;第二,在未來5年中為全社會培養超過500萬個人工智慧人才。
本次大會,馬化騰未能親臨大會現場,但他通過雲端遠程分享了自己對人工智慧的想法。
馬化騰在遠程致辭中表示,雲端峰會突破了面對面的限制,把全世界都變成了會場,讓我們可以屏對屏參加這場盛會。
「人工智慧本身就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探索,正在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強,也勢必帶給我們一場前所未見的科技和產業革命。」馬化騰表示,我們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未知仍大於已知,因此騰訊把科技向善納入公司的使命與願景,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和應用的新科技,歸根到底要為用戶負責,我們要做到人工智慧向善,就努力要讓人工智慧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騰訊公司營運長任宇昕在大會現場,他進一步補充說,馬化騰對人工智慧向善提出了四可原則,督促我們使用人工智慧不斷思考和解決隱私安全、算法歧視、數字鴻溝等新問題,努力實現透明、重責任和安全,人工智慧不但改變人和機器關係,也會帶來人與人關係的調整,是產業經濟當中最大的變量,更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未知數。新一代年輕人既要掌握科技力量更要思考文化價值,兩者同等重要。
任宇昕表示,經過這次疫情,中國已經沒有純粹的傳統企業。我們相信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深深嵌入各行各業,變得無所不在。日益完善的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將為各行各業帶來新增量,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增長。
對於上海,馬化騰稱,接下來騰訊華東總部進一步紮根上海,加快新基建投入,與上海一起,在危機中遇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馬斯克在上午同樣連線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他表示,自動駕駛在中國的發展很快,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也廣受歡迎。對未來實現最高L5等級自動駕駛或是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非常有信心。馬斯克稱,「在特斯拉,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L5級別自動駕駛了,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L5級別的基本功能。」他還透露,特斯拉已經開啟了新一代自動駕駛平臺的研發,大概一年之後會完成。
他強調,特斯拉不會簡單地將美國技術照搬至中國,在中國會進行原創性的技術研發。
另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建設進展也備受關注。對此,馬斯克在連線中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建設進展順利,他希望儘快能訪問上海超級工廠。他同時透露,上海超級工廠將應用人工智慧和軟體等技術,不過在工廠真正有效地使用人工智慧還需要花費些時間,人們可以將工廠看作一個複雜的集合體,其中涉及人也涉及機器。
大會舉行之際,馬雲正身處雲南,但他通過雲端連線大會發表了主題演講。
馬雲說,去年還有人擔心和爭論,機器取代人就業怎麼辦,現在最著急的是怎樣才能讓機器儘快取代人類的很多工作,比如在病毒傳播的領域,千方百計用機器、人工智慧,而不是讓人聚在一起。
「所以,世界真的是這樣,我們擔心的都沒有發生,但我們沒擔心的卻在接二連三的發生。今天的問題是我們昨天做的決定造成的,但是我們很難改變昨天,甚至對今天往往也無能為力。未來應該怎麼樣?是今天我們可以決定的。疫情對世界帶來的改變,我想我們不如把它當做一種來自大自然,來自未來的信號。」馬雲說。
談及疫情,馬雲表示,疫情告訴人們,人類離不開地球,但是地球可以離開人類。「這次疫情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對地球的陌生,地球離開我們可能會更好。人類只是大自然優選的管理者,但是大自然可以隨時讓我們下崗,人類只有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馬雲認為,經濟增長可以放慢,但是人類必須要成長。疫情讓我們明白,世界的生態系統是由微生物決定的,不是由最高等級動物決定的。人類千萬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翻譯成人工智慧是人類把自己看得過大過高,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說很難,但是對機器而言卻非常容易。
「唯一用戶」張文宏:給AI一個希望、一份表揚、一盆冷水
「今天有很多專家在這裡,但是可能我是唯一一個用戶。」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AI(愛)·智見未來」對話環節中這樣開場。「大家現在對人工智慧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但是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到現在為止,我感覺它僅僅是個起點。」張文宏對此次AI在抗疫中的表現提出了一個希望和一份表揚,也潑了一盆冷水。
張文宏說,作為醫生,他很不願意被大數據替代,也不願意擁有大數據後,有人把X光數據一輸入就能開出處方。「我非常期盼線下數據和線上融合,然後預警,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但是在預見未來的時候,人工智慧可能會有很大的作用。」張文宏補充。這其中的核心,則是要打破數據孤島。
註:圖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IT時報中國安防協會 文章略有刪減
【物物地圖】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應用平臺「物物地圖導航」全方位、無盲區、無縫隙、一站式,展示全球衣食住行、娛樂休閒、旅遊醫療、保險養生等消費購物趨勢。
同時連接國家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標識註冊、查詢、搜索及商品溯源公共服務,營造正品保障、流通有序、溯源可查、杜絕偽劣產品、甄別虛假信息,從源頭上把關,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物物地圖】還第一次把廠家、商家和消費者從原來博弈的狀態提升為合作夥伴進而融為一體。打通平臺、大數據、供應鏈前末端,為廠家商家打造品牌 「粉絲經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意與體驗,構建起廠家、商家、消費者的生態架構,打造「命運共同體」。
此外,還建立起了 「物聯網x大思維」,凸顯區位優勢、規模優勢、品牌優勢、比較優勢。改變的是思維,改變的是過程,而不是產品本身。在線下線上,再造價值鏈,滿足市場需求更加容易、更加舒適、更加體面,讓用戶放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