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乎的,是那些普通人散發出的「微光」|創公司

2020-12-14 新商業情報NBT

「社交媒體興起,能生產內容的網紅大V們脫穎而出,普通人的社交空間反而被擠壓到《王者榮耀》、吃雞遊戲上了,微光關注那些在現有社交平臺上失落的普通人。」

作者 | 任彤瑤

編輯 | 張一童

採訪 | 任彤瑤 任彤瑤

這是「新商業情報NBT」報導的第552家創業公司

在微光沒有人叫她翅膀,儘管這是她作為產品經理界的LO娘段子手,被叫了很多年的名字。

他們叫她001,叫她1姐,還有人叫她老大。用戶知道她的微光號是001,是這款名叫「微光」的APP的創始人,他們樂於和她分享自己在微光上的「喜怒哀樂」。

微光 APP上線於2017年10月,最初是以「隨機匹配一起看視頻」作為核心功能,讓用戶可以在觀看一類內容的時候,能夠實時匹配到一個同樣在看這個內容的人,並和對方實時聊天的社交APP。後來又逐漸增加了邀請好友,連麥,自主創建房間、主題聊天室、一起聽歌等一系列的功能。

微光的首頁上,沒有用戶照片和優質內容的展示,能看到的是只有一兩個人的主題房間,有的人在等人一起看電影,有的人在等人一起聽歌,有的人在等人一起在線雲吸貓……這使得微光給一些人的第一感受,像是個冷冷清清的直播間。

但創始人伊卡洛斯之翼(翅膀)認為,社交的前提並不是都是那些優質的內容。在所有社交平臺都試圖招攬,展示那些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和優質內容創造能力的內容生產者的時候,翅膀希望關注到更多因缺少創作能力和創作動力,在社交媒體時代感到失落的普通人,努力讓每個普通人能夠簡單地獲得朋友和快樂。

在產品邏輯上,以「彈幕」為靈感的互動模式提供了最沒有門檻的參與方式,而放映廳的形式提供了無需溝通也能形成陪伴關係的空間。翅膀認為,在微光最重要的不是一個人有多少人關注,而是每個人是不是都能夠有人陪伴。

這讓微光在很多設計上與傳統的社交產品不同,比如,相比「熱鬧」,「最新」被放在更顯眼的位置,因為剛剛創建的房間更需要人進入。陪伴方式也不止於一起看片,「看電影」之外,微光又逐漸拓展出一起聽課、一起玩遊戲和主題聊天室等多種互動形式,有些用戶的創意玩法甚至讓翅膀本人感到「還有這種玩法?」。

微光專門開設了一個「一起???」的頻道。有人在這裡「雲健身」、有人在這裡「雲吸貓」,「還有人在微光掛房練琴,一練好幾個小時。」

創立以來,沒有過大規模推廣的微光靠著用戶間的自傳播,在兩年間逐漸積累起自己的用戶。目前,微光的用戶在15歲到25歲之間,日活在90萬左右,日均停留時長超過1小時,日均新增用戶在10萬左右。

翅膀自己就是微光的重度用戶,每天在微光上流連超過三小時,她圍觀過許多千奇百怪的房間,也是許多網絡戀情的見證者。

她會發布與用戶有關的奇妙對話吐槽,也會發布簡短的運營公告。比如分享與被小侄子誤升級了帳號,私聊她想找回原號碼的用戶的對話,翅膀寫道:「快過年了,又到了有機會打熊孩子的時候」,收穫一堆「哈哈哈」的評論。

翅膀也在微光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貓、想買的裙子、搬家、喜愛的樂隊。整個春節假期,她都在為幫助武漢籌集物資奔波,在一條物資送達的動態中,她說:「感謝支持微光的你們大家,有微光,不絕望。」底下有上百條評論在說「加油」。

我們和翅膀聊了聊微光,以及她和用戶的故事。

《新商業情報NBT》:做微光的初衷是什麼?

翅膀:以前刷各個彈幕網站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些「有人在嗎?」、「X分鐘前」、「XX個在線的小夥位們你們好呀」、「前面說XXX的別走」等諸如此類的彈幕。

在彈幕網站的WEB版上,左下角會顯示有幾個人在看,有時候在深夜的時候,看著那孤零零的「2人在看」時,我經常很好奇,那個和我一樣不睡熬夜看這個一點也不火的東西的人,究竟是誰。想和他隨便聊兩句這樣的心情,成了我做微光的初衷。

在視頻網站的彈幕裡面,你無法回溯發布彈幕的人並與他進行實時互動。但是在微光,用戶可以知道此時此刻的跟自己一起的人是誰。

《新商業情報NBT》:微光的用戶是些什麼樣的人?

翅膀:都是年齡大概在18到25之間的年輕人,你我身邊最普通的普通人。他們可能不具備太多社交的優勢,不是網紅,也不會編寫動人的情話,也沒有特別的技能,但是他們是真誠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渴望得到陪伴和認同,哪怕只來自於一個人。那對他來說,也別具意義。

而現在幾乎所有的社交媒體,都在關注那些能生產內容的頭部用戶。用戶在其它的社交平臺,要麼被迫貢獻隱私資料換取社交機會,要麼需要生產高質量的內容來展示自己「有趣的靈魂」,然而這些對於只想找人聊聊天打發時間的普通人來說,無異於增加了一道極高的門檻。

普通人在所有的社交平臺上都是失落的。

所有的平臺都關注能生產內容的頭部用戶,需要人們貢獻隱私,向他們推薦熱門內容,這些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求都好高。沒人關心他們是不是真的有人陪,是不是真的能交到朋友,能獲得愛情。而微光關注的是這些在現有社交平臺上失落的普通人。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種自然輕鬆的相處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更容易的交到朋友,獲得快樂。

給APP起名為「微光」,是因為聯想到晚上一個人在黑暗的房間裡,躺著拿著手機,從屏幕裡透出的微弱光線,也像黑夜中有光從一棟樓的一些窗戶裡透出,讓你知道裡邊有人。我們希望微光與微光相遇,讓普通人彼此之間的陪伴產生價值。

《新商業情報NBT》:微光的功能板塊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基於怎樣的考慮?

翅膀:一開始,微光只有隨機匹配的功能,後來我們意識到熟人互動的需求也很強烈,就進一步開通了邀請功能,可以讓用戶邀請好友一起看。

然後我們增加了創建房間的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自主分享部分視頻網站的免費內容連結,來尋找同樣對這個內容感興趣的人。這樣也是為了讓用戶的陪伴需求有一個更為實際的載體對外呈現,這個載體就是房間。

後來又增加了連麥功能,為了讓女性用戶不被惡意騷擾,我們限定1V1的連麥必須是好友之間才能發起,也是為了讓聲音只是成為一種溝通手段,而非交友前提。

後續增加的動態廣場,是為了給實時互動的社交場景,添加非實時的補充場景,主要是為了給用戶成為好友後的後續關係維護提供支撐。

擴充的「一起聽」、「一起聊」、「一起???」和「一起玩」也都是為了讓用戶有更多種玩法,更快地找到有相同目的的玩伴。

《新商業情報NBT》:您覺得微光現在做的這件事情是有壁壘的嗎?假如視頻網站增加類似的互動功能,或有其他的產品出現,是否會對微光產生影響?

翅膀:視頻平臺關注的焦點是內容,微光關注的人與人的關係。目前視頻平臺催生的關係是很脆弱的,發布者與觀看者之間不是一種互相關注的狀態。在這些社區裡,是一種對KOL、對內容的渴求。內容的生產者是最重要的,但是觀看者不重要。而微光的用戶渴求的是人,是一種更契約化,更牢固的關係。

你會發現即使視頻平臺增加類似功能,也不會有多少人用。因為他們不可能把網站首頁的推薦的熱門內容拿掉,換上普通用戶的房間展示,他們本身關注的並非普通人。

而滿足普通人對陪伴的渴求,是微光在設計上首要考慮的問題,和其他直播類、視頻類網站不一樣,我們會將最新建立的房間進行前置,把目前在等人的房間往前推,而不是首先顯示熱門房間。

內容在微光上只是一種載體。其實我們並不關心大家看什麼東西,我們關心的是這個人此時此刻開的一個房間,有沒有人陪他。因為內容也是用戶自己從視頻網站分享過來的免費內容。你看什麼都行,你玩什麼都行,只要你合法合規。

有內容當然更好,我們擅長分髮長尾內容,可以跟視頻網站形成很好的互補,目前我們也有在和一些視頻平臺協商合作。

《新商業情報NBT》:和用戶間有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翅膀:我們的產品研發團隊經常會在在微光裡跟用戶直接溝通BUG和意見反饋。我自己每天也會花3個小時左右玩微光,我經常能夠深刻地感覺到,用戶要麼是想調戲我,要麼是想氣死我。可愛起來是真可愛,氣人的時候也是真氣人。

我在微光上的帳號是001,大家叫我001,或者是一姐。很多用戶都知道,那個編號001的是這APP的創始人。

我在微光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有在校學生,有年輕的護士,前兩天還在微光上認識了工地的工頭。很多用戶利用微光做的事很有創意。有雲旅遊的,在線做題的,甚至還有說在線教火星文的,最有意思的是一個開雲飯館的用戶。他天天來微光開一個房間,主題是宵夜,就在麥上一個人待著,也不說話。但你進去跟他打招呼,他會問你想吃什麼,然後給你發自己拍的食物圖片。跟你分享他在哪吃過這個食物,詳細描述它的味道是怎麼樣的,這是我遇到過最有趣的一個人。

最近很流行在線課堂,其實在疫情之前已經有人在微光上網課了。有位老師跑來問我們:房間人數能不能提高上限?原來他要給網校的學生們上影視鑑賞課,想請我們給他開個大的房間。他給我發了張截圖,他組的微光群裡整整齊齊,全是他班級的學生,我都傻了,沒想到有這種用法。

我今天上午還遇到了在微光裡練琴的人,彈的也不是很好,但你知道有一個人在彈琴,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這個人此時此刻會跟你產生一些奇怪的共鳴。

《新商業情報NBT》:您怎麼看微光在「脫單」上突出的表現?

翅膀:用戶在我們這裡邊談戀愛簡直太容易了,只要你願意花時間陪女孩子。女生的邏輯是你要麼花錢給我,要麼花時間陪我,要求這個男人此時此刻不能撩別人,必須是實時的陪伴。

兩個人在房間裡,一塊兒看一個內容也好,聽一首歌也好,這種互動的效率一定是高的,大家相互陪伴的過程不尷尬,這就很容易產生一些化學反應。

我在微光上認識了一位年輕的單親媽媽,每次想起她,我都覺得這個女孩兒很不容易,很希望她得到真正的愛情。後來她在微光上認識了一位男生,兩個人交往了。

前兩天,我的用戶邀請我參加了一場微光的網絡婚禮,他們在微光創建一個房間,網戀的雙方、親友、主持人都在麥上,一切的流程都仿佛一場正規的婚禮。有人通過微光結識了自己的另一半,也有人在微光失戀,網絡上的愛情,雖然有時候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我真的希望,來微光的每個用戶,都能得到幸福。不管是不是通過微光。

《新商業情報NBT》:疫情激發了更多線上需求,微光的數據有哪些變化,你怎麼看待它帶來的長期影響?

翅膀:我認為這次疫情是一個放大器,讓大家提前體驗未來——大家對線上生活、情感陪伴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會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這些時間需要被打發,需要有其他的東西來填補空白。這些空白通常依賴兩種方式填補,第一是自我的提升,第二是他人的陪伴。

人是群居性動物,為了不使自己孤立於這個世界,他是需要有其他人的響應的。只不過大家需要陪伴的對象不一樣,有些人有貓貓狗狗就很好,有些人需要有一個真實的人去陪,有些人需要虛擬的陪伴。

目前線下社交的成本是更高的。認識一個人,保持頻繁的接觸,維護關係,這些成本都很高。人對自己覺得累的事情會本能地迴避。

而到了線上,可選項會變的比現實生活中多很多,而且負擔更輕。比如我在微光的房間連麥打個遊戲,又開心,沒準兒還能談戀愛,一舉兩得。可能這個房間結束了,我覺得不開心,或者是不喜歡跟我在一起的人,就可以換,總有新鮮的人能陪你玩。我們高度online的生活,可以讓他人隨時隨地找到自己,一起實時去做不同的事。

我希望每個微弱的光芒,都能因為遇到彼此,而閃閃發亮。

相關焦點

  • 給每一個普通人安利這部9.2分的「成人動畫」
    主人公烈子小姐來頭不小,與「可愛始祖」Hello Kitty同出一門:三麗鷗公司。這是一家神奇的公司。作為可愛文化的標杆形象,Hello Kitty 這隻連嘴都沒有的傻貓,(莫名其妙)紅遍全球 50 多年。
  • 微光app下載_微光app蘋果下載-太平洋下載中心
    微光app蘋果下載截圖微光app功能:1、和看電視一樣的「輪播」方式看片、交朋友是微光的兩大功能。只從界面來看,微光app與一般的視頻App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從「清奇」的公司名字可以猜到,微光這個App可能並不簡單。不同的是播放方式,微光app中的影片無法「點播」,而是和電視一樣的「輪播」方式。在微光app下載後註冊帳號時,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影片類型,目前有愛情、喜劇、文藝、古風、動畫、日劇、恐怖、懸疑八類。
  • CICI2020|「見微知著 . 光啟未來」微光醫療 OCT 上市會誠邀啟幕
    7 月 16-19 日,「CICI2020 第十七屆心臟影像及心臟幹預大會」將於線上舉辦,作為國際頂尖的心血管領域會議,大會吸引了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及企業參加。
  • 「最美應用」微光:茫茫人海中,終會找到那個是適合你的人,一起看電影
    有如此多人與你同好,為什麼還在糾纏於日常的「hi」、「你好」、「吃飯了嗎」這種無聊的對話,微光--讓你迅速結識同好的人,一起來來交流共同的影視經驗。漫漫人生路中一抹微光按百年來算,前20年在摸索形成不同個性的人,後80年漫漫人生路絕大多數人都在尋找知己,不需要賞識,需要的是理解和認同,然而大多數人獲得的都是「你好」、「吃飯了麼?」這種尷尬的開始。
  • 曹楊首發單曲《微光》 用歌聲唱出他的感同身受
    而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的美國百老匯主創團隊在經過數個月在各大城市的演員海選後,最終一致認定搜曹楊曹楊才是他們心目中那位最好的劇場版「葉湘倫」。 因此,大約從2016年底開始,搜曹楊曹楊因為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葉湘倫」這個角色,漸漸讓更多人開始認識他。
  • 那些追求「大而全」的用戶被滿足了,然後呢
    雖然每個做產品的公司都在說「我們以用戶為中心」,不過你可別被這樣的「謊話」矇騙,在具體的商業決策面前,每個人扮演的就只是一個數據,小數點後面不知道第幾位。根據「用戶需求」做產品,這裡的用戶指的只是他們最在乎的那群人。一些小眾需求的產品如果影響大局(或者對大局毫無影響),是極有可能被拋棄的。
  • 不吐槽、無彈幕,在這個視頻 App 裡「撩妹」才是目的
    如何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看片,同時又不怕「尬聊」破壞氣氛?不如試一下這個視頻社交 App「微光」。下載地址見文末和看電視一樣的「輪播」方式看片、交朋友,這是微光的兩大功能。只從界面來看,微光與一般的視頻 App 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從「清奇」的公司名字可以猜到,這個 App 可能並不簡單。
  • 篝火評測《創之軌跡》:有史以來最「好玩」的軌跡作品
    被製作人稱為「軌跡系列邁向完結的開始」的《創之軌跡》已經發售了。標題的「創(はじまり)」在日語中即是「初始」的含義,一方面表達「軌跡」系列就要開始講述新的篇章,畢竟大幕後「噬身之蛇」另一方面還是 Falcom 內部的「宣言」—— 新作是由公司的新團隊製作,「創」字也可以看做年輕人決心做好這部作品的宣言。
  • 用一杯星巴克,記錄一座「未完成」的城市
    微醺中發現城市微光 「來了就是深圳人」,每個深圳人心中都有一幅深圳地圖。地圖上,有蓮花山下大鵬展翅和城市中軸線,有帝王大廈、京基100,也有橫架南北的深圳灣,延伸在城市中間的深南大道…但現在如果有機會登上海拔近600米的平安金融中心(PAFC),這張地圖便會盡收眼底。
  • 微光是一款什麼軟體呢?
    微光是一款社交軟體,全名叫微光放映廳,它是一款為用戶提供在線電影共同觀看的社交服務。號稱「專門為注重精神交流的人打造的社交軟體」用戶可基於位置搜索到其他用戶,並可以與之共同觀看同一部電影,並進行交流和討論。
  • 我只想當個普通人,輕小說「我不是說了能力要平均值嗎」動畫化!
    我只想當個普通人,輕小說「我不是說了能力要平均值嗎」動畫化! 動漫 178ACG ▪ 2018-02-28 10:10:26 連載於「成為小說家吧」的網絡輕小說「我不是說了能力要平均值嗎?」
  • 疫情下,每個人都是一道微光 壹點靈「微光行動」
    首日就為100+名受疫情影響的武漢同胞提供了心理援助,這是「微光行動」的雛形。而今天,壹點靈正式將本次公益援助活動命名為「微光行動」。「微」,意味著我們不誇大能為受疫情影響的人提供的幫助,找專業的人,做能力範圍內的事;「光」意味著普通人心中的堅持與善良,心理人的職責與使命感。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無數心理人奔赴災區,他們急於助人,在無組織的運作下亂成一鍋粥。不僅沒有幫到災區人民,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問題。
  • 創「噪」音樂① | 音樂維權的未央之戰
    「什麼是版權?」「版權對於音樂人到底意味著什麼?」在大眾未及回溯、深究的那些年裡,究竟有多少音樂人因為版權陷入困境,有多少人曾心懷理想卻黯然離場,有多少「樂與路」的故事沒來得及被記錄、被傾聽……今天,已經很難追述了。
  • 兩大人造肉公司搶推口味「最真」新品,你願意「吃」嗎?
    過去的素肉公司服務的多為素食者,但現在的「人造肉」公司們,無論是在實驗室「種」細胞的,還是用植物來「造肉」的,它們所瞄準的都是無肉不歡的「肉食動物」,這賦予了它們突破小眾市場的潛力。近幾年來,更多公司專注肉類替代品的公司在創新,並將自己的顧客群體放大到所有人。他們的創新成果真的改進了很多。
  • 洞洞鞋,「醜」出一條新生路
    後來,那些工作時得站一整天的人發掘了這雙能拯救雙腳的神器。護士、醫生、廚師、畫家等等都開始在工作時穿上這種軟綿綿輕飄飄的鞋子,其中還有人開始將這鞋子穿到了工作外的生活,開始推薦給朋友。▲ 圖片來自 Our Community就這樣,洞洞鞋「出圈了」。
  • QQ:和我在一起,或者和我「一起」
    ——從去年上線的「一起聽歌」、「一起 K 歌」、「一起看」,再到今年的「一起派對」、「一起寫」就可以看出,QQ 早已不是什麼單純的聊天工具,而是加深情誼的助攻利器。一起聽歌:音樂品味的碰撞「這首歌好棒,發你聽下!」「……這是我上次分享給你的吧,你沒聽?
  • 揭秘那些隱藏在YouTube人工智慧背後的「臨時工」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家科技巨頭強調開發人工智慧的內容審查系統,這種審查系統可以一次標出非常多的視頻。「這個問題無法由人類來解決,也不應該由人類來解決。」Schindler說道。問題是,他們仍然需要有人來訓練AI。因此,Google仍然需要僱人來識別並標記那些敏感內容,以此來構建供AI學習的數據。
  • ACL的「深度學習熱」:論文紛紛「入坑」,企業蜂擁「入局」|ACL 2017
    趙衡背著包,磕磕碰碰地跟著人海移動到下一個會場時,他心裡只暗暗後悔沒有再早一點離場。「我猜主辦方也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今年的場子定得太小了,」趙衡半是無奈半是欣慰地感慨道。作為國內 Top 5 高校的博士生,他感慨自己遇上了 ACL 的「春天」,也遇上了深度學習的「黃金時代」。
  • 「魔女宅急便」你所經歷過的那些成長與蛻變「下」
    接上一期「為什麼我辦不到?」伴隨著成長而來的,是失落與挫折的苦澀滋味。「我以前什麼都不用想就可以很自然地飛,但是現在卻不知道該怎麼樣飛了。」望著窗外的白雲悠閒飄過,在學業/工作/人際上受挫的你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辦不到。
  • 生命被你照亮楊宗緯歌詞 閃光少女電影微光旗艦概念曲
    而作為電影《閃光少女》「微光」旗艦概念曲,楊宗緯的這首《生命被你照亮》名為「微光」,實際用音樂的力量傳達出了「再平凡,也因為你而不平凡「的閃光精神。  用音樂力量使弱小閃光 楊宗緯細膩演繹《生命被你照亮》  這首《生命被你照亮》(電影《閃光少女》「微光」旗艦概念曲)不僅邀請到O.S.T之王楊宗緯傾情獻唱,更加由知名音樂人梁翹柏、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李焯雄聯手打造。用弦樂的情感張力搭配不時撩人心炫的口琴音,楊宗緯細膩的聲音演繹,「這一閃,生命全都被你照亮」「燃燒自己,給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