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由此產生的充電樁需求也越來越大。不過,相對於新城和園區而言,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向來是一大難題,那麼老舊小區居民的新能源車充電需求應該如何解決呢?
在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百利華府一、二期小區,共安裝了3個充電樁,可以支持4輛純電動汽車同時充電。它支持快充和慢充兩種方式,快充的話一個小時內可以為純電動汽車充電80度。
小區業主謝女士表示,這些充電樁是在去年10月份裝好的,此前,小區內已購買電動汽車的業主一直存在充電難問題,為保障第二天正常出行,需要將車輛停放在距離該小區2至3公裡外的城市快充站充電。
「這種公共充電樁肯定方便,因為充電很快,我們自己裝的充電樁很慢,需要充六七個小時。」謝女士說。
據悉,在老舊小區內建公共充電樁,由電力公司投資建設並對充電設施進行故障搶修和設備升級;物業公司和業主無需掏錢。除此之外,在安裝前想辦法增加小區的停車位也必不可少。
「以前這邊只有100多個車位,現在增加到220個車位,小區旁邊有空閒地,現在全部徵收過來擴建成停車場了。」南京百逸物業有限公司主任倪大銀說。
由於先天規劃和場地條件的限制,目前在老舊小區布設充電樁主要面臨電壓不足、傳統車位緊缺兩方面的問題。
比如南京玉蘭裡小區的充電樁就一直沒有裝,居民殷先生表示,他本人並不反對安裝充電樁,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在不妨礙交通,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才能裝。小區裡面才一兩輛電動車就沒有必要裝,要是有個五六輛還差不多。」
針對老舊小區加裝充電樁,南京也開始有新的嘗試。為解決這些問題,利用路邊的現有泊位就成了最優的選項。
南京北圩路路邊已經增設了充電樁,可以滿足周邊包括玉蘭裡小區在內的老舊小區居民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江蘇省工信廳正在加快建設居民小區充電樁,針對老舊居民區電力容量不夠等問題,將挖掘電網設備利用潛力,建設有序充電系統,實現智能化有序充電。
(來源:《零距離》記者/何畔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