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對這個問題,我最贊同的是這個答案: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如果有,那只是在互相裝傻
一、友情和愛情
我們先來把友誼和愛情做一個對比,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友誼是一種來自雙向(或交互)關係的情感,即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必須共同維繫,任何單方面的示好或背離,不能稱為友誼。
羅傑斯對友誼的親密性做了三點概括:
能夠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內心秘密。對朋友充分信任,確信其"自我表白"將為朋友所尊重,不會被輕易外洩或用以反對自己。限於被特殊評價的友誼關係中,即限於少數的密友或知己之間。
愛情是指兩個個體之間相愛的感情、情誼;也指愛的感情,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因對某些事物的喜愛所產生的情愫。
心理學和亨德裡克等人認為,愛情不是單一的感情,是由情慾之愛、遊戲之愛和友誼之愛組合而成。
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愛情中包含友情,是在友情之上的感情。
異性之間發展出友誼的前提是互相不討厭,聊得來,他們的關係再前進一點就是愛情,一見鍾情的愛情不多,大多數的愛情都是從友情發展而來。
對一個異性熟悉,越容易從友情發展成愛情,愛情和友情的界限是模糊的,異性之間的感情很容易在友情的迷惑下,不知不覺的越了界。
而人的感情是沒辦法用意志力去控制的,不管是喜歡一個人還是恨一個人,都不能用意志力去轉移。
比如說你你恨著一個傷害過自己的人,這樣的恨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對方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明知道不該做這樣損己利人的事,可在情感上就是控制不住。
愛一個人也是一樣的,明知道愛的是不該愛的人,可越是控制,感情越強烈。
男女之間的友誼如果越了界,那就只能裝傻了。
二、越了界的友情只是裝傻
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男女之間的純友誼大多是裝出來的,曾經在某本書看到過一段話:世上本就沒有紅顏,無奈的人多了,便發明了這個欲說還休的詞語,用來掩蓋那份欲說還休的內心情感。
這段話說破了所謂「純友誼」的假象,純友誼只不過是:我喜歡你,而你不喜歡我,純友誼只是掩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方便接近你的藉口。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表明,男女之間不存在純友誼。
研究人員曾經調查了88對異性朋友,結果表明,對於男性而言,不管女性是否單身,她們都十分具有吸引力;男性也常一廂情願地猜想,女性朋友對自己是充滿興趣的,即使她們本身可能沒發現。
男女之間按照理論來說應該是可以有純友誼的,但是感情是不會按照「理論」發展的,男女之間的友誼經常會被「異性魅力」摻和進來,攪和的不再純粹。
實際上是,很多的女性都會天真的相信男女之間可以有純友誼,但是男性會在相處的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喜歡上異性朋友,男性很容易高估異性朋友對自己的好感,對她產生「興趣」。
而且男性比較懂隱藏自己的感情,如果他不想讓異性朋友知道,可能對方永遠都不會發現。
當然,也有很多的女性,用純友誼的幌子,接近男性朋友。
所以,很多時候,所謂的純友誼都只是蠢蠢欲動的幌子,有一方在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想讓對方喜歡上自己。
而一旦另一方發現的對方可能喜歡自己,因為捨不得他們的友誼,也不會去拆穿。
如果一旦拆穿,就沒有了退路,只能有兩種結果:一是皆大歡喜,兩個人在一起;二是友誼破裂,分道揚鑣。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裝傻,維持表面的純友誼關係,繼續相處。
多年前臺灣大火的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我想很多人都有看過,裡面的男女主就是用友誼掩蓋愛情的故事。
男主為女主做儘自己能為她做的事:幫她的奇葩親戚的機票升艙,因為一通電話,千裡迢迢去見女主,在生日這天,等女主到飯店打烊。
因為害怕失去,不敢表白,甚至說出「我是不可能愛上你這樣的女孩」,這樣把人越推越遠的話。
電視劇裡的那一句「全世界,也許只有你看不出來吧」,隱藏了深深的愛和無奈,不過電視劇的結局是圓滿的,他們最終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三、男女相處要重視邊界感
當然,世事無絕對,不能說男女之間絕對沒有純友誼,「有沒有」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相不相信」。
就算自己百分百確定跟某個異性之間的感情是純友誼,但是其他人會相信嗎?
你某個朋友有個會跟他訴苦,分享快樂的異性朋友,他們自己堅信是純友誼,來往密切,一點也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作為朋友,你會相信嗎?假如你的孩子帶了個異性朋友回家,他們親密無間,但堅定的告訴你他們是純友誼,作為父母,你會相信嗎?假如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身邊有個在你面前都毫不忌諱,親密玩耍的異性朋友,卻口口聲聲告訴你,他們是純友誼,作為女朋友(男朋友),你會相信嗎?
男女之間的純友誼,即使真的有,也只有他們自己相信,身邊的人很難不去懷疑,畢竟在我們的觀念裡,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除了親情,只有愛情。
如果不是想跟對方發展成愛情,男女之間相處應該重視邊界感。
邊界感興起的新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
當一個人欠缺邊界感,常常會把自己的事託付給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邊界感。
就像蒸包子,必須給它留一定的間隙,不然蒸出來會全部粘連在一起,破壞了它們本來的樣子。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需要一定的間隙,不同的關係之間的間隙是不同的,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根據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程度,將社交區域劃分為四種:
公眾距離(3.7~7.6米)社交距離(1.2~2.1米)個人距離(46~76釐米)親密距離(15釐米之內)與人相處把握好距離,掌握好分寸,這個是社交的最佳狀態,既不會過於疏遠而無法融入群體,也不會過於親密而造成誤會。
男女之間相處,重視邊界感,不要讓對方誤會,也不要讓朋友,特別是不要讓伴侶誤會。
結語:男女之間的友誼很容易變質,那麼對方喜歡上你,變著法來追你,要麼喜歡上別人,轉身跟別人發展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