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硬體組成和功能部件

2020-12-11 電子發燒友

計算機的硬體組成和功能部件

不一樣的程序猿 發表於 2020-03-15 16:51:00

1、早期的馮.諾伊曼體系結構

存儲程序的思想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計算機硬體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的;

2)指令和數據以同等的地位存於存儲器中,並可按地址尋訪。

3)指令和數據均以二進位代碼表示。

4)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組成,操作碼用來表示操作的性質,地址碼用來表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儲器中按順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順序執行的,在特定條件下,可根據運算結果過根據設定的條件改變執行順序。

6)早期的馮諾依曼機以運算器為中心,輸入/輸出設備通過運算器和存儲器傳送數據。

注意:存儲程序的概念是指將程序以代碼的形式實現輸入到計算機主存儲器中,然後按其在存儲器中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執行結束。

2.現代計算機的組織結構

在微處理器問世之前,運算器和控制器分離,而且存儲器的容量很小,故而設計成以運算器為中心,其他部件都通過運算器完成信息的傳遞。

而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進不,計算機需要處理、加工的信息量也與日俱增,大量I/O設備的速度和CPU的速度差距懸殊,故而以運算器為中心的結構不能滿足計算機發展的要求。現代計算機已經發展成為以存儲器為中心,使I/O操作儘可能地繞過CPU,直接在I/O設備和存儲器之間完成,以提高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

目前絕大多數現代計算機仍遵循馮諾依曼的存儲程序的設計思想。

3.計算機的功能部件

傳統的馮諾依曼計算機和現代計算機的結構雖然有所不同,但功能部件是一致的,它們的功能部件包括:

(1)輸入設備

將程序和數據以計算機所能識別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輸入到計算機。

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

將計算機處理的結果以人們所能接受的形式或其他系統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輸出。

最常用、最基本的輸出設備是顯示器、印表機。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簡稱I/O設備)是計算機與外界連接的橋梁,是計算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輸入設備

(3)存儲器

存儲器是計算機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

存儲器分為主存儲器(簡稱主存,也稱被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簡稱輔存,也稱外存儲器)。CPU能夠直接訪問的存儲器是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用於幫助主存儲器記憶更多的信息,輔助存儲器中的信息必須調入主存後,才能為CPU所訪問。

主存儲器有許多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存儲單元包括若干個存儲元件,每個存儲元件存儲一位二進位代碼「0」或「1」。故而存儲單元可存儲一串二進位代碼,稱這串代碼為存儲字,這串代碼的位數稱為存儲字長,存儲字長可以是一個字節(8bit)或者字節的偶數倍。

主存儲器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儲單元的地址進行存取的,這種存取方式稱為地址存取方式(相連存儲器是按內存訪問的)。

存儲體存放二進位信息,地址寄存器(MAR)存放地址,經過地址解碼後找到所選的存儲單元。

數據存儲器(MDR)是主存和其他部件的中介機構,用於暫存要從存儲器中讀或者寫的信息。

時序控制邏輯用於產生存儲器操作所需的各種時序信號。

MAR的位數對應存儲單元的個數,如MAR為10位則有2^10=1024個存儲單元,記為1k.

MDR的位數和存儲字長相等,即存儲單元可容納的存儲元件的個數。

存儲器

(4)運算器

運算器是計算機的執行部件,用於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算術運算如加、減、乘、除的按算術運算規則進行的運算,邏輯運算則是如與、或、非、異或、比較、移位等運算。

運算器的核心是算術邏輯單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運算器包含若干通用寄存器,用於暫存操作數和中間結果,如累加器(ACC)、乘商寄存器(MQ)、操作數寄存器(x)、變址寄存器(IX)、基址寄存器(BR)等,其中前3個寄存器是必須有的。

運算器中還有程序狀態寄存器(PSW),保留各類運算指令或測試指令的結果的各類狀態信息,以表徵系統運行狀態。

(5)控制器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指揮中心,由其指揮各部件自動協調地進行工作。控制器有程序計數器(PC)、指令寄存器(IR)、控制單元(CU)組成。

控制器

PC用來存放當前欲執行指令的地址,可以自動加一形成下一條指令的地址,它與主存的MAR之間有一條通路。

IR用來存放當前指令,其內容來自主存的MDR,指令中的操作碼OP(IR)直至CU,用以分析指令並發出各種微操作命令序列,而地址碼Ad(IR)送至MAR來取操作數。

現代計算機一般將運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同一個晶片上,合稱為中央處理器,簡稱CPU,CPU和主存儲其共同構成主機,而計算機中出去主機的其他硬體裝置(如I/O)統稱為外部設備(簡稱外設)。也就是說,外設主要包括外存和I/O。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的硬體組成有哪些?計算機的硬體組成介紹
    計算機便是我們經常用到的電腦,電腦有三種,其一為 平板電腦 ,其二是桌上型電腦,其三則為 筆記本電腦 。無論是哪種計算機設備,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計算數值,除此之外,計算機的存儲記憶功能與邏輯功能也是獨一無二的,它可以按照程序運行,達到智能使用的功能。計算機之所以這麼「強大」,正是因為計算機的硬體組成部分具有 高科 技的特點。
  • 計算機組成:算術邏輯運算部件的功能設計與線路實現
    算術與邏輯運算線路是計算機運算器的核心部件,從功能的角度看,它要完成對數值數據的算術運算功能,給出運算結果的數值和結果的特徵信息(例如結果的符號、向更高位的進位、結果是否為0和結果是否溢出),還要完成對邏輯數據的邏輯運算功能。
  • 計算機硬體系統
    自第一臺計算機ENIAC發明以來,計算機系統的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基本結構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屬於馮·諾依曼體系計算機。計算機硬體系統仍然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部分組成。
  • 什麼是計算機硬體?計算機有哪些部分構成?
    什麼是計算機的硬體呢?計算機硬體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電子、機械和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或許聽起來有些難懂,其實通俗講就是電腦的所有零件。這些物理裝置按系統結構的要求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為計算機軟體的運行提供物質基礎。
  • 系統架構師《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硬體和軟體的綜合體,可以把它看成按功能劃分的多級層次結構。控制器是分析和執行指令的部件,也是統一指揮並控制計算機各部件協調工作的中心部件,所依存的是機器指令。控制器的組成如下:程序計數器PC:存儲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
  • 2012計算機大綱解析之計算機組成原理
    二、     重難點解析和複習建議(一)考查目標2012年的統考大綱對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考查目標:1、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
  • 計算機的結構與組成
    馮·諾依曼機的特點可以歸結為六點:①計算機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②計算機的指令和數據以同等地位存放於存儲器內,並可以按照地址尋訪;③指令和數據用二進位數表示;④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操作碼用來表示操作的性質,地址碼用來表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位置;⑤指令在存儲器內按順序存放。
  • 計算機組成原理(下)
    (三)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1.CISC(複雜指令集計算機)隨著VLSI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硬體成本不斷下降,軟體成本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熱衷於在指令系統中增加更多的指令和複雜的指令,來提高作業系統的效率,並儘量縮短指令系統與高級語言的語義差別,以便於高級語言的編譯和降低軟體成本
  • 第二節 計算機系統組成
    計算機硬體系統是指由各種物理器件組成的計算機實體,是計算機工作的物質基礎,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存儲容量、計算精度、可靠性等性能指標取決於硬體的配置。只有硬體而沒有任何軟體支持的計算機稱為祼機。計算機軟體系統是指管理和控制計算機運行的各種程序和數據的總稱,是計算機系統的靈魂。
  • 2014考研計算機專業課大綱,組成原理部分四大變化解析
    一、組成原理考查目標 1、 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 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 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 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
  • 計算機的發展史及硬體組成,零基礎小白入門科普
    2、計算機的組成硬體組成包括:機箱、電源、主板、 CPU、散熱器、硬碟、內存、顯卡、顯示器、鍵盤和滑鼠。軟體組成包括:作業系統、各種硬體驅動程序以及應用程式等。3、計算機各大硬體圖片展示完整的計算機外設圖機箱和電源主板外面的相關接口計算機主板針腳式CPU觸點式CPU風扇及對應的插座內存條
  • 2021考研計算機大綱:408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計算機大綱:408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大綱已於9月9日公布,考研大綱是對考研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 計算機硬體主要部件有哪些,簡單介紹
    計算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設備,經過20年左右的發展,它的價格也由剛開是的幾萬到現在的幾千,成為大眾都能夠接受的一種物品,但還是有很多的人,不懂電腦的構造,它是由軟體和硬體兩大部分組成,今天主要介紹硬體的組成。
  • 熟悉又陌生的計算機究竟是由什麼組成呢?
    現在的計算機架構幾乎都是建立在馮諾依曼提出的「儲存程序控制」的計算機結構之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計算機組成:1、計算機硬體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組成;2、計算機內部採用二進位表示指令和數據;3、程序和數據先儲存,在啟動計算機工作。在1951年,英國劍橋大學研製的EDVAC問世,這才是基於馮諾依曼設計思想的第一臺儲存程序計算機。
  • 中學信息技術說課稿示例——「1.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各位評委老師好,我叫iT例史,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題目是「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計算機應用》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主要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兩部分的內容。
  • 關於計算機硬體組成,也許有你忽視的常識
    一個朋友來簡訊,詢問電腦的硬體到底怎麼回事,我簡單的給出了如下的科普,希望能夠對朋友有所幫助。這是一個關於電腦硬體的故事。  說明:  1、CPu 又叫中央處理器,因為具有控制和運算功能,負責計算機所有數據的管理,我們可以把CPU比作大腦。
  • 計算機各部件作用
    Hallo,大家好,今天是第一天開始發布,以後每一天都會發布一條計算機知識講解,謝謝大家!今天要說的是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硬體配置單(必須件):電源、主板、CPU、內存條、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顯示器、滑鼠、鍵盤。對於顯卡、音效卡看你對電腦的使用要求選裝。
  • 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IR、程序計數器PC和操作控制器三個部件組成!
    控制器是指揮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協調工作的部件,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和指揮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操作控制器三個部件組成,對協調整個電腦有序工作極為重要。存儲器可以指主存、高速緩存或寄存器棧等用來保存當前正在執行的一條指令。
  • 計算機網絡由幾部分組成?各有什麼功能?
    計算機網絡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通信線路互聯起來,彼此間實現互相通信,並且計算機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實現資源共享的整個系統就叫做計算機網絡。連入網上的每臺計算機本身都是一臺完整獨立的設備。
  • 青少年AI測試考級系列之——計算機的組成,真的很像「我」
    學習計算機的結構組成,其實就是在更深刻地了解我們自己。所有計算機都是由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構成。硬體是構成計算機系統的物理實體,軟體是那些為了運行、管理和維護計算機而人工編寫的各種程序的集合。一臺完整的計算機一般包括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設備、控制設備及其他外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