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2020-12-05 重述華夏文明

文字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線發展,那種認為從象形到拼音,從表意到音素是文字發展規律的看法是西方中心論的表現。

一、文字的類型

成熟的文字,就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一維線性文字和二維面性文字,一維線性文字代表為拉丁文字,二維面性文字代表為漢字。

二、文字的產生與發展

1、刻符和圖畫的出現是文字發展的起點,標誌著文字的萌芽。

中國人一直有書畫同源的說法,這一說法和現在對古文字的發展研究是高度契合的。文字的產生和發展是和圖畫緊密相連的。

巖畫是荒古人類遺留在巖石上的畫面,最早的據說已有四萬年的歷史,綿延至現代的原始部族仍有製作,今天被人們發現的巖畫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的印度和中國。

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符是八千年前的賈湖刻符,就目前發現來看,這種刻符的數量較少,處於文字的萌芽狀態。刻符除了表達具體的事物,也用來表達抽象的含義,像數字、方向等,八卦的陰爻陽爻便具有刻符的性質,用來表達抽象的陰陽。

2、圖畫與符號的結合是文字發展中的第一次飛躍,是文字萌芽階段的重大進步。

當圖畫和刻符單獨不能表達複雜的內容時,先民便把兩者結合起來,產生了文字性的圖畫。

上圖是北美印第安人赤培瓦的七個部落,用七種動物為圖騰,結成聯盟,以「鶴」部落為首,他們這幅請願書是要求美國國會同意他們離開原來的沿河區,遷移到湖泊區居住和捕魚。

3、圖符文字和語音的結合是文字發展史的第二次飛躍,標誌著成熟文字的誕生。

文字性圖畫在發展中逐漸定型並與讀音的結合,便產生了文字,比如甲骨文、古埃及的聖書體和蘇美爾的楔形文字。

這是甲骨文的「飲」字,是一個張著嘴的人和一個器皿的組合圖,以固定的圖畫和固定的讀音相結合,文字便產生了。

古人通過假借、形聲等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其」的本意是簸箕,借為虛詞「其」,另造一個「箕」表示簸箕。

4、抽象化、線條化和筆畫化是文字發展的第三次飛躍。

抽象化、筆畫化和線條化之後,是一維文字和二維文字的分化。

作為成熟的文字,無論甲骨文還是聖書體,圖畫因素的比重還是很大的,當然,聖書體的文字要比甲骨文中的圖畫成分多得多,這對於使用者並不方便。文字在成熟之後,逐步開始了抽象化、線條化和筆畫化。所謂的抽象化,就是古文字在的圖畫因素逐漸降低,符號因素逐漸增加的過程,比如甲骨文的馬到大篆的馬,象形的因素明顯降低了。所謂的線條化,是文字的組成從形象變成線條,比如大篆的馬到金文的馬。所謂的筆畫化石子文字在的組成逐漸總結出一套通用於各個文字的基本筆畫,比如馬從小篆到隸書的變化。

經過這一番演變,原來成千上萬的不同的圖形便抽象為一組固定的筆畫,這樣更利於學習和運用。比如從小篆到隸書,就很明顯地體現了這個過程。

下圖是馬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直觀地展現了文字發展中的抽象化、線條化和筆畫化。

三、文字的分化發展

文字產生之後,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到公元前1500左右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分化,文字開始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向一維的拼音方向發展,產生了最早的拼音文字烏加裡特字母,後來消亡了,而後產生的腓尼基文字,成為現在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一個是保持原有的二維特點並不斷抽象化規範化,代表文字是甲骨文。

四、二維表意文字的發展

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文字不斷發展,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二維性和表意性卻始終沒變。

漢字發展簡表

1、公元前1300年前 甲骨文;

2、公元前1000年前 金文;

3、公元前700年前 大篆;

4、公元前221年 小篆;

5、公元前202年 隸書;

6、公元200年 楷書 ;

7、公元1553年 宋體字;

8、公元1956年簡體字。

漢字從萌芽到成熟一直保持了二維的特點,二維文字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讀音和含義沒有固定的聯繫,同一個字,可以有不同的讀音,但是含義是一樣的,這也就是二維文字超語音性,這種特性讓不同方言區的人可以用書面文字無障礙交流,也能讓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字可以溝通。第二個是字符的數量多,學習的難度相較於一維的拼音文字為大。也正是二維文字的二維特點,使得它具有遠超一維文字的信息量,這種巨大的信息量和超語音的特點,使得二維文獻可以橫跨四海,縱連千古,這是一維文字所不能比擬的。

五、一維拼音文字的發展

拼音文字的產生和發展

文字在成熟以後,開始了分化,一是繼續沿著二維的方向發展,二是分化出了一維的拼音文字。從二維文字分化出一維文字先後經歷了兩個階段,一個是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文字在成熟後向周邊擴散中的拼音化,一個是一千年前漢字向周邊擴散中的拼音化。從類型上看,拼音文字可以分為半音節文字、輔音字母文字、音素字母文字。

拼音文字發展簡表

1、公元前1500年

烏加裡特字母(消亡)

2、公元前1000年

腓尼基文字

3、公元前800前

從腓尼基文字發展出了希臘文字

從腓尼基文字發展出了亞蘭字母,幾乎是亞洲所有字母系統的始祖

4、公元前600年前

從希臘文字發展出了拉丁字母,是所有歐洲文字的鼻祖。

5、公元3世紀

敘利亞字母經Pahlavi scripts和粟特文字母演化成亞洲北部的古突厥文、回鶻文、蒙文、老滿文。

6、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中世紀),

日耳曼人受羅馬文化影響,用拉丁字母拼寫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語言。

文字的產生是應社會需要產生的,文字的發展也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影響,比如,在中國古代,受社會發展水平較低的影響,掌握漢字的人數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的普及,拼音文字由於書寫相對簡便,在這一點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拼音文字的這個特點適應了培養大量勞動力的需求,在機械工業時代有較好的表現。

當社會進入信息化社會,字符的複雜不再影響書寫的速度,那麼文字的信息量的因素就凸顯出來,二維文字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必然更加適合於未來的信息化社會。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中國漢字嗎?它為何沒有演變成拼音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為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兩種。文字沿用至今,西方諸民族的語言,多採用拼音文字的形式,如英語、法語等。漢字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而日文則介於兩者之間,充分體現其博採眾長的文化特點。中國的漢字延續了幾千年,但始終沒有向拼音文字階段發展,這是為什麼呢?
  • wps怎麼給文字加拼音? wps文字拼音添加圖文教程
    wps怎麼給文字加拼音? wps文字拼音添加圖文教程時間:2018-03-26 11:36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ps怎麼給文字加拼音? wps文字拼音添加圖文教程 wps怎麼給文字加拼音?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不過拼音文字也並不是大家通常所認為的都是根據聲音拼出輔音元音組合在一起就行了。拼音文字實際上又可以細分為全音素文字、輔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標文字、音節文字等類型。所謂全音素文字就是文字記錄了語言的所有發音音素,口語怎麼說也就意味著書面文字怎麼拼寫。英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等歐洲主要文字基本上都屬於全音素文字。
  • 此國歷史上曾以漢字為例創造本國文字 但最後卻使用羅馬拼音
    雖然現代越南文已全以羅馬字母拼寫,但在歷史上長達兩千餘年的歷史,越南丟是以漢字為主的文字書寫體系,越南的史書全部是漢字書寫,現代越南人如果要熟悉本國歷史必須通過學習漢字來學習寫史書。於是,越南人經歷過一段以漢字拼寫自己語言的歷史,他們依靠五書造字法創造了一套漢字的系統,這套只有越南使用的漢字,越南稱它為字喃(Ch Nm),意思是南國的文字。漢字聖旨喃字他其實一組漢字組成的字,例如左邊寧、右邊字的這個字,是越南語「文字」的意思,於是他們使用代表意義的「字」與代表念法的「寧」組合在一起表示。
  • 新中國語言文字發展歷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70年...
    封面新聞記者 施詩晨 李雨心 語言生活的這些發展變化,與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有著密切的關係。縱覽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可以看出明顯地邁出了三大步: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通用」1949年至1980年,語言規劃主要完成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這是周恩來總理1958年在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報告會上所做的報告《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提出來的。推廣普通話,是最為重要的語言地位規劃。國家層面使用的語言具有兩大功能,一是象徵意義,一是工作通用。
  • 最早的拼音文字簡說
    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字,拼音是漢字的注音,圖像是文字曾經的樣子,「從左到右」是漢字書寫、排版的方向。這是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漢字」,卻不是它曾經的樣子。作為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漢字」都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世界上人沒有人種之分,只有亞種之分。黑白黃種人之間可以互相通婚,產下後代可以繼續生育。人種之間是不可能生育,即使生育了,也不會繼續繁殖。好比騾子是驢和馬的孩子,但騾子是不能再生育的。 從非洲遷徙的話,最早到達的的應該是,歐亞非交界處。
  • 細解漢字與字母文字的優劣,漢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當今世界擁有的文字超過了6000種,而在這超過6000種的文字中,大多數文字都是屬於表音的字母文字,那漢字與它們相比優劣如何,說到這個我們得首先從文字的演化說起。而字母文字,是以數十個字母以某種拼寫方式,構成詞語從而形成的一種表音文字,它屬於文字發展的第三階段。表音文字的優勢在於簡單所有的字母文字,包括如今的英文、拉丁文、希臘文等等,其根源幾乎都可以追溯到腓尼基人創造的腓尼基字母。
  • 象形文字,而非拼音文字是承載人類思想的最好載體
    還有其他的拼音語言,如:拉丁語、希臘語、俄語、阿拉伯語等等。其人口總計要遠超英語國家人口。漢語則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象形文字語言。象形文字與拼音文字,都是思想溝通的工具,但卻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拼音文字語言溝通用的是口和耳。
  • 朝鮮半島最早使用文字是漢字嗎?他和韓國使用的文字是否一樣?
    朝鮮一直對漢字進行本土化改造,早期的文字稱為「吏讀」,主要是社會上官吏使用,根據半島文化,創造出許多新的吏讀漢字,主要是會意、形聲,完全是為朝鮮語法結構創造的。這只是朝鮮早期的文字。與中國漢字有很深的關聯。一,朝鮮李氏世宗創造了「諺文」。到了15世紀中葉,李氏朝鮮王朝的世宗決心解決朝鮮文字問題,他召集許多儒生精英推出一套名「訓民正音」的拼音文字 。
  • 漢字拼音化 拼音輸入法銷蝕漢字能力
    原題目為:警覺拼音輸入法對運用漢字能力的銷蝕最近,某報對近兩年來該報刊出的所有《錯誤與更正》做了分類統計。在對這些文字錯誤進行量化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拼音輸入法」的錯誤率是「字形輸入法」的9倍。統計顯示,該報20個月中因電腦錄入造成的錯誤共1896處,佔錯誤總數的50%左右。
  •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漢字的規範化包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漢字的規範化包,漢字的規範化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字體結構的規範,另一個是字的形體規範。我們知道,漢字結構主要有三種,即象形、會意與形聲。在這裡我們特別要強調形聲字,因為它的出現為漢字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
  • 漢語拼音文字——《國語羅馬字》
    電腦普及後,漢字拼音又一次成了漢字輸入電腦的強有力的工具。雖然漢字輸入電腦還有其它各種辦法,如五筆字形法、筆劃法等,但是,進行五筆輸入還要進行複雜的額外學習,筆劃輸入沒有點擊來得方便、快捷,再加上很多時候,我們只記住了漢語詞彙的讀音及意義,卻忘記了漢字的字形,這些缺點都可以直接用拼音來解決。
  • 漢字差點被「拼音化」,為何會遭到趙元任反對?他用96個文字證實
    眾所周知,漢字的發展是從以前物品的表意發展過來的。許多文字屬於象形文字,照著該物體的樣子,然後描摹出來,才發展成至今的漢字。新華字典上採取了兩種注音的方法,一種就是我們熟知的拼音,另一種則是我們不常見的一種方式,看起來有點像一種文字符號,這種方法也代表拼音字母的讀音。但是最初這種拼音注音方式被提出來的時候,絕對不僅僅是方便讀漢字這麼簡單。
  • 面對21世紀,古老的漢字還能否勝任?最難普及化的文字,漢字
    那麼一種可以自然地把語言和語言的書寫方式統一起來,使它們彼此在音素級別上一一對應起來的文字,必然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字母拼音文字就是這樣一種文字,它嚴密地和語音語言相結合,依據約定俗成的語音的字母拼音規則,把語音語言記載下來,這是一個十分自然的進程,使用的根本書寫符號數量十分少(比如英文使用52個字母)。
  • 魯迅吶喊: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改用字母文字
    轉發自文史博覽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經過幾番苦苦思索,一些人終於發現了中國落後的「秘密」:西方拼音文字只要會說就會寫,故國民識字率很高,而漢字獨立於語言之外,筆畫繁難,就連一些飽學之士都曾發出「漢字至難」的感慨。
  • 韓國人說:「韓字」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
    韓國YTN電視臺,是韓國重要的新聞報導機構,是韓國重要的思想文化基地,是當今韓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主要對韓國各類新聞加以報導,推廣韓國各類電視節目和頻道等。其官方網站主要報導各類新聞,介紹電視臺頻道和節目等。網站上曾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
  •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 字母於四千年前產生在西奈半島
    除了漢語以外,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語言文字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的基礎是字母,漢語拼音也離不開字母。周有光先生生前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字母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字母是怎樣產生的。   上世紀初西奈半島的考古發現   拼音文字離不開字母,我們熟悉的26個英文字母是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也叫羅馬字母,是講拉丁語的古羅馬人創立的。
  • 文字如是說
    這就是沒有文字的尷尬,也是人類文明在舊石器時代發展極其緩慢的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的發展變的很快,甚至是飛快。就全世界的範圍來看,人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初期,開始發現和掌握了文字。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它的內容主要是佔卜記事之類,但從甲骨文開始已經奠定了漢字的演變和發展方向,對最終形成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起到了重要作用。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經歷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等變化,才有了我們現在使用的現代簡體漢字。漢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還被廣泛使用的意音文字,所謂意音文字又叫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既可以代表語素,又可以代表音節的文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