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披露招股書,欲上市科創板。惠泰醫療主營業務為心腦血管微創介入產品,目前在電生理器械領域為國產廠商第一,在冠脈通路器械領域為國產廠商第四,且在布局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近兩年業績增長迅猛,利潤率處於高水平。
利潤表靚麗
惠泰醫療近期增長迅速,短短兩年內,收入從2017年的1.53億元,上漲到2019年的4.04億元,淨利潤從2017年的0.27億元,上漲到2019年的0.78億元。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不過,2018年公司淨利潤增長存在波折。這是因為2018年公司有一次股權折價轉讓,計提了接近2800萬元管理費用,拉低了淨利潤。
公司的利潤率也不差,毛利率維持在68-70%的水平,淨利率在2019年接近20%。
專注心腦血管微創介入
惠泰醫療獲得如何亮麗的業績,和所在行業有很大關係。惠泰醫療的產品主要用在心腦血管治療領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腦血管發病率會逐步上升。心腦血管疾病是中國人死因的最大來源,2018年佔據中國城鄉居民死亡原因比重超過40%,遠超過腫瘤及其他疾病。
惠泰醫療的產品特點為微創介入。所謂微創介入,通俗地說,就是不開膛破肚,僅通過很小的創口,對患者內的病症做治療。心腦血管的微創介入一般通過患者的大血管伸入一根管子或者電極,一直進入到要做手術的血管、心臟或者腦部,直接對患處做手術。比如最近幾年在全國普及的植入支架手術,就屬於微創介入。
惠泰醫療並不生產支架,他的產品是可以插入血管的各種導管、導絲、電極,以及幫助實現手術操作的輔助設備。他的產品按照用途分為四大類:電生理、冠脈通路、外周血管介入和OEM。
電生理產品主要用於導管消融手術。心臟跳動是通過人體自發電信號驅動肌肉有規律地收縮來完成的。心律不齊患者的電信號會紊亂,造成心跳速度過快過慢,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有時候需要做手術來治療。
所謂導管消融手術,直觀地說,通過大血管插入導管,直達心臟,找到出現電信號異常的位置,伸入電極燒灼患處,阻斷心臟局部異常電信號。
公司電生理產品包括電生理電極導管、可控射頻消融電極導管和多道電生理系統等多種型號的產品。公司產品大多為一次性耗材。只有多道電生理系統,主要用於發出手術用電壓電流,屬於可以多次使用的醫療設備。
下面就是他的電生理產品中的一款房間隔穿刺針。外觀像是個長針,用於通過血管伸入心臟,然後刺進去。看完是不是感覺心中一痛?
冠脈通路產品由一系列導絲、導管和球囊組成,用於冠脈介入治療,可以與支架配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當冠脈血管狹窄、堵塞、即將破裂時,可以通過血管伸入導管導絲球囊,直達患處做手術操作。比如,可以用導絲導管球囊把支架送到血管堵塞的位置,撐開血管恢復血流,或者直接用球囊擴張血管,或者用吸管取出血栓。
外周血管介入產品與冠脈通路產品原理類似,不過主要用於心臟顱內血管以外的血管及其分支的狹窄、閉塞或瘤樣擴張疾病。
OEM業務指的是公司為其他公司代加工的各類血管/非血管領域輸送系統、導管、導絲和鎳鈦類產品。
市場空間不小
惠泰醫療的主打產品電生理和冠脈通路產品均有不錯的市場前景,布局的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上升空間也不小。
受人口老齡化影響,我國居民心律失常發病率逐年上升。心律失常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一般藥物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案,但其只能在一定程度內控制心律,需要長期用藥,並且伴有副作用。
對於不能通過藥物控制的心律失常患者,導管消融、起搏器植入等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進行心律控制以改善症狀。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心律失常介入質控中心及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近年來中國大陸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導管消融治療的手術量持續增長,從2014 年的 10.1 萬例增長到 2018 年的 15.2 萬例,複合年增長率為 10.7%。預計到2023 年, 電生理手術量將達到 33.6 萬例,複合年增長率為 17.3%。
導管消融手術中使用的介入類器械屬於電生理器械,國內電生理器械市場規模由 2014 年 11.3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33.3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 30.9%。
受人口老齡加劇、心律失常患者人數增加以及消融手術普及和消融手術耗材產品升級等因素驅動,預計到 2023 年,我國電生理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 123.2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29.9%。
公司冠脈通路產品屬於血管介入器械。按介入產品使用的發病部位劃分,血管介入器械分為冠脈、腦血管和周圍血管介入器械。因為相關手術比重大,冠脈介入器械佔市場份額較大。
2018 年,中國冠脈介入手術量達到 91.5 萬臺,約佔所有血管介入手術量的 80%,未來將保持穩定增長。而周圍血管介入和腦血管介入手術量目前佔有 20%左右的市場手術總量,處於發展初期。
隨著手術數量持續增長,血管介入器械市場不斷擴大。預計到 2023 年,中國血管介入器械(不含支架)市場規模將翻倍,達到 183 億, 2018-2023 年的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保持在 14.9%左右,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前景。
進口替代空間大
微創介入技術起源於歐美,相關醫療器械技術難度較高,而且需要深入到人體內部,涉及到患者生命,客戶粘性較強,所以市場主要由外資品牌佔據。
近幾年,國產廠商技術實力發展較快,正逐漸縮小與外資廠商的差距。在支架領域,國產品牌在擠佔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但在惠泰醫療產品所在領域,外資品牌仍是主角。
目前電生理市場的主要外資廠商為強生、雅培、美敦力和波士頓科學,國產廠商為微創醫療、心諾普醫療及惠泰醫療。其中強生、雅培、美敦力和波士頓科學均為美國知名醫療器械企業,業務多元化,收入達到百億美元級別。
惠泰醫療的電生理電極導管和射頻消融電極導管均為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產品,先發優勢助力公司成為國內電生理市場中排名第一的國產廠商。主要對手微創醫療為國內企業,支架行業主要參與者,港股上市公司,2018年收入46億元,不過電生理產品收入不足1億元。
除支架類產品外,冠脈通路類產品仍然由外資品牌所主導。國產品牌由於起步較晚,技術工藝不夠成熟,加之醫生操作和使用習慣的限制,整體市場佔有率較低。
中國冠脈通路類產品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泰爾茂、美敦力、雅培、麥瑞通和波士頓科學。惠泰醫療在國產廠家中排名位居第四,2018 年市場佔比為1.3%,整體市場排名第13。
注重研發
為了在技術領域奮起直追,惠泰醫療非常重視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 4998.46 萬元、5337.79 萬元和7042.27 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2.63%、22.08%和17.43%。
公司的研發團隊也堪稱豪華。2019年底,公司共擁有研發人員 133 人,佔公司全體員工的 16.90%,其中 101 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 43 人擁有碩士學歷、 2 人擁有博士學歷,涉及學科包括醫學、工程學、金屬處理、記憶合金應用、高分子材料加工和製造等多個領域。公司擁有核心技術人員 3 名,為Yuchen Qiu、韓永貴和張勇,分別畢業於清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
公司已掌握了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生產全流程中的核心工藝和技術,包括: 「鋼絲網加強擠出」 、 「親水塗層」 、 「異種合金對接」 等多種國外壟斷的通路類產品必備產業化技術, 具備生產導管、球囊、導絲等多種血管介入產品的高端生產製造能力。
公司公司已取得 33 個國內醫療器械註冊證書,其中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29 個、 II 類醫療註冊證 2 個, I 類醫療器械備案證書 2 個。至2020年3月底,公司在電生理電極導管、可控射頻消融電極導管、親水塗層造影導管、微導管等領域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 60 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 39 項, 國外發明專利 2 項。
經銷模式覆蓋市場
惠泰醫療收入以國內為主,但也在布局境外市場。無論在哪個市場,公司都極度依賴經銷商渠道。其中國內經銷商渠道的收入佔比在70%左右。隨著國內監管機構逐步採取減少醫療產品銷售環節以便節省醫療開支的做法,公司來自直銷和配送的收入佔比會逐步上升。
不過,由於公司產品使用特點,公司仍然需要委託經銷商給最終客戶提供各種服務,比如醫院技術跟臺。
低價給經銷商股份
惠泰醫療實際控制人為成正輝及成靈父子。兩人合計持有公司 43.37%的股份。另外,持股8.73%的深圳惠深、南通惠圳、南通惠市、南通惠惠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覆蓋公司大部分高管、核心人員。自然人股東徐軼青、戴振華和韓永貴均為公司高管。
其他機構股東多為風險投資機構,但南通富星是個例外。南通富星股東為黃楚輝和黃楚彬兄弟。其中黃楚彬持有南通富星95%股權,且經營一家醫療配送企業。
據惠泰醫療招股書披露,2018年8月,惠泰醫療實際控制人成正輝將其持有的深圳英圖投資35.31%的股權以3050萬元轉讓給經銷商客戶。當時深圳英圖投資持有惠泰醫療11.99%的股權。按照當時惠泰醫療的正常估值計算,這次股權轉讓幾乎打了五折。
2019年8月,深圳英圖投資將其持有的惠泰醫療4.24%股權以6778.89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南通富星。注意,11.99%X35.31%≈4.24%。而南通富星大股東恰恰經營一家醫療經銷企業。這一系列股權轉讓背後的原因還需進一步挖掘。
結論
惠泰醫療所在的心腦血管微創介入領域發展前景好,利潤豐厚,進口替代空間大。惠泰醫療在多個細分領域佔據靠前位置,且貯備產品不少。但是,公司過於依賴經銷商,在未來國內進一步降低醫療經銷商重要性的政策大背景下,公司能否保持高增長,值得花時間觀察。還有,公司低價轉讓股權給經銷商客戶,需要進一步研究其背後的原因。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道科創平臺。文章觀點僅供交流、分享,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烏鴉炸醬麵
來源:道科創
本文為道科創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版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