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磚混結構自建房的樓面當然可以與柱子一起澆築混凝土。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農村自建房較多的還是磚混結構,而施工工藝也大致相同,即在做好包括地圈梁在內的基礎後砌牆,構造柱處鋼筋綑紮好並留好馬牙槎,而後支模澆築混凝土,最後做梁和樓板。
當然,也有特立獨行的,結合框架結構特點,澆築好柱子再砌牆,最後澆築梁板。那如果我想法新穎,改變傳統工藝,將磚混結構的構造柱留與梁板一體澆築,可行嗎?
毋庸置疑,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可從技術層面與經濟層面分別探討。
從技術層面來看,如此操作相當於是將柱梁板一體澆築,與框架結構操作類似,只是構造柱小些且用筋與框架柱用筋有差異,而已砌的牆體則可視作支模後支撐梁和樓板模板的豎立杆。構造柱所用鋼筋數量比框架柱的少,穿過上方梁鋼筋後孔隙更大,更方便後續澆築和振搗操作。
有人提到一體澆築少了施工縫,但即便是框架結構的房子,也並非幾十層樓一體澆築,樓層與樓層間仍有施工縫,所以施工縫少更保證整體性一說不痛不癢。
從經濟層面來看,採用一體澆築施工,不管是支模還是澆築,整個流程都只跑一趟即成,而反過來分開澆築,則木工第一趟來為構造柱支模,泥工澆築構造柱後要等其凝固並養護一些日子,期間木工沒事可作。
待構造柱養護好後,再進入梁和樓板的施工,此時又換作木工來支模,鋼筋工綑紮鋼筋,泥工只好停工放個假。當然,不排除施工隊的人都是木工活、綑紮鋼筋、泥工活、排水布電等樣樣精通的全能型人才,但實際上施工隊只是承攬了大部分活,水電工、木工的活多是分包給專業支模工人,畢竟模板、腳手架等周轉材料不可能長期積壓在一個工地,購置一套周轉材料就可以拉上隊伍專幹支模活,流水作業效率高。
刺楸最後再強調一點,目前農村既無圈梁又無構造柱的自建房多得暴,別人也住得好好的,而構造柱與梁板一體澆築至少有構造柱,其整體性更好。
上述就是刺楸對磚混結構自建房能否將樓面與構造柱一起澆築的看法,如果覺得說的在理,就點個讚,並隨手關注一下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