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推出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九代酷睿開始,英特爾開始推出無核顯的處理器產品,這些處理器產品其實與同系有核顯的處理器產品在性能表現上沒有太大差異,同時在價格上相比於同系的標準版本還有一定的優勢。
對於桌面玩家來講,核顯是一個在日常使用中並不是太重要的東西,因為桌面玩家往往會選擇性能表現更加強勁的獨顯來進行日常的遊戲使用。在九代酷睿中,i5-9400F 無疑是同代產品中 「真香」的一款無核顯的產品,更具性價比的價格讓 i5-9400F 成為主流玩家入手的優先選擇。
隨著十代酷睿產品的推出,無核顯的神 U——酷睿 i5-10400F——成為玩家新的性價比之選。十代酷睿全系引入了此前只有 i7 和 i9 才有的超線程功能,i5-10400F 在核心數上則與 i5-9400F 一致,均為 6 核設計,但有了超線程則可以實現 12 線程。
說起超線程技術,這是英特爾最早應用在至強處理器的一項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將一個 CPU 模擬成 2 個物理晶片,實現一個處理器 2 個線程並行計算,更有效的利用空閒 CPU 資源,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這好比一條寬馬路,原先它足夠的寬但是只有一條車道允許車輛通行,這就極大浪費了路面資源;如果將這條寬馬路在原先的基礎上擴充為雙車道,就能容納更多的車輛通行。超線程技術簡單來講就是更好的利用 「路面資源」。
隨著這些年超線程技術的推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作業系統、軟體以及遊戲支持超線程技術,超線程的壯大,讓這項技術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多任務批處理變得容易起來,這也是未來處理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超線程技術加持後,多個應用程式同時工作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
此次十代酷睿 i5-10400F 處理器採用 14 納米工藝,接口上則使用了全新的 LGA1200 接口,核心線程上升級為 6 核 12 線程,其基頻為 2.9GHz,睿頻達到 4.3GHz,相比於 i5-9400F 的睿頻頻率提升 0.2GHz。緩存方面,i5-10400F 三級緩存為 12MB,而上一代產品只有 9MB。內存支持上,i5-10400F 支持內存頻率已經達到 DDR4-2933。在 TDP 功耗上,i5-10400F 與上一代一致,均為 65W。相比於上一代產品,i5-10400F 提升還是非常大的,超線程技術的加持無疑讓 i5-10400F 性價比暴增。
當然,既然無核顯並且接口更換,自然要選擇一款與之匹配的顯卡和主板。主板產品對於 i5-10400F 來講比較好選擇,B460 主板無疑是為 i5-10400F 這類不支持超頻的主流處理器量身定製。
市面上主流的主板廠商諸如技嘉、微星、華碩等都已經推出了不同價位的 B460 主板產品,板載 Wi-Fi、RGB 燈效等一應俱全,並且價格現階段已經下探到 700 元上下,這對於想要嘗鮮十代酷睿的玩家來講,已經是不錯的價格了,板 U 組合價格更加實惠。
顯卡方面,隨著英偉達 RTX30 系列顯卡消息越來越清晰,英偉達 RTX20 系列諸如 RTX 2080Ti、RTX 2080、RTX 2070 等產品已經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RTX 2060、RTX 2060 SUPER 顯卡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主流顯卡市場的主力軍,對於常常玩兒一些支持光追的 3A 大作的玩家來講,選購 RTX 2060 或 RTX 2060 SUPER 搭配十代酷睿 i5-10400F 再好不過了。
當然,如果只是進行《絕地求生》、《英雄聯盟》等主流遊戲的玩家,或者對光追要求並不高的玩家來講,英偉達 GTX 16 系顯卡或者 AMD 顯卡更符合他們的口味。GTX 1660 SUPER,這塊顯卡採用了 GDDR6 顯存,部分 OEM 廠商產品,性能表現甚至可以與 RTX 2060 平起平坐,配合 i5-10400F,自然是珠聯璧合,性價比極高。當然,板卡這兩個大件,玩家要有針對性的根據實際需求場景來選擇,畢竟支持光追與不支持光追顯卡產品價格差距還是很大的。
隨著 i5-10400F 的陸續上市,在主流遊戲市場,玩家又有了新的選擇,超線程技術的引入,更高的睿頻頻率,這些都是主流玩家入手 i5-10400F 的理由。未來一年 DIY 市場上 i5-10400F+GTX 16 系列顯卡將會成為新一代的真香神 U。這樣的硬體組合既能兼顧日常遊戲體驗,同時也有著非常高的性價比。對於想要嘗鮮十代酷睿,體驗超線程帶來的性能提升,並且熱衷於網友的主流玩家來講,i5-10400F 將會是新晉的神 U 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