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不得晉升職稱!江蘇大學公布戴美鳳學術不端行為處分決定!

2020-12-14 睜眼看教育

近來,我國學者多有被發現學術不端的行為,在學術不端的行為中,最嚴重的無異於全部的抄襲,有的學術不端則是借鑑他人的主要觀點和思路,使之成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的則是部分語句的抄襲,不標註引用。

最近,江蘇大學一教授的論文就被曝出抄襲國外一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學校方面的處理是3年內不得評選先進、晉升職稱職務和申報項目,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不知道這個處分的力度如何?你怎麼看待這個處分?

據江蘇揚子晚報發布的消息,4月初,Nature雜誌旗下知名期刊《科學報告》主頁上刊發一則撤稿聲明,聲明中表示一篇完成於2015年的論文被撤。為什麼撤稿?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一篇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江蘇大學理學院戴美鳳教授。

事件發生之後,江蘇大學對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江蘇大學校長辦公會召開專門會議,聽取學校學術委員會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對理學院教師戴美鳳學術不端行為調查及處理意見的匯報。

會議研究認為:戴美鳳團隊發表的論文在採用或轉引國外本科生研究成果時,未註明引用出處,屬於科研失信行為,並造成了不良影響。

江蘇大學通過處分決定是:戴美鳳3年內不得評選先進、晉升職稱職務以及申報各類科研項目;給予嚴重警告處分,處分期6個月;對戴美鳳進行嚴肅批評教育,責令其儘快改正錯誤。

這些年,我國學術不端的行為被曝出越來越多,從學生的論文抄襲到教授的論文抄襲,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刻不容緩!

2020年4月就有31篇中國學者的文章被期刊撤回,這些文章被認為涉嫌抄襲,同時涉嫌偽造評審專家,使論文順利過審。這些文章的作者來自中國計量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等,不乏優秀學校的老師。對於是否有抄襲的問題,雖然作者和期刊還存在不同的爭議,但是期刊撤回文章說明論文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存在問題的。

實際上,論文抄不抄襲這個不好界定,但是我知道許多文章都喜歡在評審環節造假,因為國外的期刊需要作者推薦同行評審專家或者提供專家評審結果,給了投機者一個取巧的地方。

江蘇大學公布的關於這位教授處分的決定,被網友戲稱「罰酒三杯,一年一杯」,這樣能夠起到威懾的作用嗎?

學術不端需要學校下定決心,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破釜沉舟的決心,給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形成壓力,「犯罪成本」過低則難以約束學術不端行為,只有讓「犯罪成本」夠高,才能夠起到規範的作用。

人都是不自覺的,都需要外在力量的約束。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學戴美鳳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坐實!校方公布處理意見
    1987年6月獲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2000年6月獲南京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2005年6月獲江蘇大學流體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11月進江蘇大學管理科學及工程流動站。主要從事分形幾何及其應用的研究。
  • 江蘇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被處分
    在解釋撤稿原因時,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一篇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江蘇大學理學院戴美鳳教授。29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獨家獲悉,事件發生後,江蘇大學秉持零容忍的態度,對涉事教授進行了認真調查和處理。學校學術委員會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立即著手調查相關情況,並邀請了校外專家進行情況認定。
  • 活久見,中國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畢業論文,被期刊撤稿!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聯繫了被剽竊的匈牙利學生和負責調查剽竊的江蘇大學科技處。江蘇大學告訴《環球時報》,他們已經邀請專家來核實是否存在剽竊行為,目前還沒有結果。江蘇大學表示,根據零容忍抄襲的政策,剽竊一旦被證實,將給予嚴重的處罰。根據《環球時報》報導,Meifeng Dai作者不同意撤回這篇文章。
  • 科技部點讚江蘇大學!嚴肅處理抄襲國外本科畢業論文事件
    5月14日,科技部官方網站發布「江蘇大學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文章,對江蘇大學處理戴美鳳團隊學術不端行為的做法表示讚賞,稱「作出了良好示範」。4月9日,《自然》旗下《scientific reports》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公式摘取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戴美鳳。
  • 近年來我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政策梳理
    今年以來,從翟天臨論文作假到湖南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抄襲,社會上引發了關於「學術誠信」的熱議。學術誠信,關乎師德師風、關乎學生質量、關乎大學風氣與創新能力、更加關乎國家的科技實力與形象。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強調嚴厲整治學術不端的行為,淨化優化科研環境,大力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原始創新能力。
  • 治理學術不端請自「點名」開始
    陳希表示,應制定科學透明的學術機制和評價體系,職稱評定等實行信息公開,而且要制定清晰的學術規範。(6月9日《新京報》)    近年來,國內學術不端行為呈愈演愈烈之勢,甚至一些院士級人物也陷入其中。可以說,對各類學術不端行為實行「零容忍」,已是刻不容緩。但事實上,誰都清楚,要真正做到所謂的「零容忍」,卻知易行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
  • 江蘇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校方:正在調查 對此「零容忍」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北京報導北京時間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公式摘取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題記---學術興科研興則民族興,學術強科研強則民族強!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01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
  • 懲治學術不端應主動出擊
    8月1日舉行的科學道德建設通報會,公布了6起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監督委員會查實的學術不端案例,其中包括冒名頂替、數據造假、剽竊申請書、僱傭「槍手」撰寫申請書等嚴重違紀行為。 學術不端行為更加隱蔽 科學道德建設通報會上,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主任陳宜瑜強調:「這一次的通報並不是說學術不端行為有上升的趨勢,我們只是想藉助典型案例的通報來告訴大家,哪些是合乎規範的行為,哪些是絕對不能做的。」
  •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目前,規制學術不端行為主要依據部門規章進行行業自查,難以真正震懾學術不端行為。事實上,我國科研項目的成果產出與財政經費調撥有密切關係,學術不端不僅是作風問題、職業道德問題,更是嚴肅的法律問題。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9月至11月,中國學者發文量排名前39位的英文SCI雜誌,在這3個月內總共刊發了中國學者62000多篇論文。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胡建認為,學術研究是一切實踐的基礎。如果中國的學術論文只能複製粘貼,那麼中國失去的不僅僅是納稅人的巨額血汗錢,還有科學和技術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 國家正式出臺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大家都在反對學術不端,何為學術不端?如何界定學術不端行為?其實,此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2019年5月2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才正式發布我國首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行業標準——《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 174—2019)》(以下簡稱《標準》),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
  • 又一教育名人「跌下神壇」,學術不端行為不能被原諒
    在一系列鐵證面前,深圳龍崗區教育局對胡紅梅作出了嚴厲處分,她失去了崗位和曾經的榮譽稱號,職業生涯可能也將走向終結。因「學術不端」毀於一旦的名人之中,胡紅梅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其中有成就斐然的科研先鋒,也有炙手可熱的政界要人,有著作等身的文壇名手,也有光芒四射的演藝明星。
  • 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絕不姑息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胡浩)針對近日發酵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15日表示,教育部對這件事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有關方面迅速進行核查。對於學術不端行為,將堅決發現一起、核實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 未定學術不端,但有疑似處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調查中發現,校方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未做明確認定,但是相關的「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的科研項目,撤銷學術獎勵、榮譽稱號」,實際上是按照《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五章處理部分對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作出的處理之一。
  • 「張冠李戴」式的隱性學術不端,有哪些?
    這種學術不端行為很難發現,審稿專家和編輯一般只有通過閱讀作者引用的文獻才能了解。要規避這類學術不端行為,審稿專家和編輯必須研讀大量文章相關的參考文獻,這會急劇增加審稿專家和編輯的工作量,實施起來難度很大。所以,很難避免這類學術不端行為。
  • 又一明星論文抄襲,碩博學位撤銷,還有9種行為均屬「學術不端」
    韓國知名女星洪真英的「學霸」人設崩塌,其畢業院校朝鮮大學對洪真英學術不端行為蓋棺定論,公開認定洪真英的碩士論文為抄襲,將撤銷她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網友發現洪真英的畢業論文查重率高達74%,她個人辯解是因為大量引用文獻導致。隨後,廣大網友明察秋毫,在輿論壓力下,洪真英承認了自己的抄襲行為,並最終退出演藝圈。
  • 陝西將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行為列入學術不端
    本報訊(記者 張彥剛)11月14日,省教育廳正式通過其網站公示《陝西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實施細則》,向社會徵求意見。公示明確將未經他人許可,不當使用他人署名等9類行為列入學術不端行為,並提出根據性質和情節,給予當事人警告、解職直至開除公職等處理。
  • 你也許會為學術不端賠錢
    學術不端帶來的不只是身敗名裂,更嚴重的也許要付出上億元的代價。據美國《科學》網站報導,今年3月25日,杜克大學波茨-康德學術造假案宣布以和解告終,杜克大學將向聯邦政府支付1.125億美元賠償金,同時還要向此次造假行為的舉報人支付3375萬美元作為獎勵。這起從2013年開始露出苗頭的學術造假案,7年之後終於落下了最後一隻靴子。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學術不端的行為一般包括捏造數據、篡改數據和剽竊,2016年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界定:第二十七條 經調查, 確認被舉報人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應當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一)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三)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注釋,或者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四)未參加研究或創作而在研究成果、學術論文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而不當使用他人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