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9日訊 12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有15個城市躋身經濟活力全球前100,分別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珠海、香港、南京、杭州、蘇州、廈門、長沙、武漢、寧波、成都、合肥。
該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社科院-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首席城市經濟學家倪鵬飛和聯合國人居署戰略司知識管理與創新局高級經濟學家Marco Kamiya領銜完成。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
對比發現,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2020-2021年度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相對於2015年有所上升,在291個中國城市樣本中,有183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上升狀態,綜合而言,總體上升了6.5名。
報告認為,中國城市總體經濟活力呈金字塔型分布,青年人口數量成為造成城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從中國200強城市分項指標看,各城市的經濟增長水平最為接近,但青年人口比例差距最為明顯。
報告指出,中國共有32個城市躋身全球科技創新競爭力前200強,北京、上海、香港排名領先,相對優勢在增強。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的平均水平低於全球平均,還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