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這種神物,是這兩年隨著微信大範圍普及而迅猛發展起來的。
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果孩子開始上學了,無論是參加早教、課外班、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家長便一定會參加一個、甚至是不止一個專門屬於這個班的家長群。
作為一名大齡00後,微信、QQ、WiFi開始火爆之時亦是我小升初之際,老媽便先後加入了初中的四個家長群:一個是擁有全校家長的學校群,一個年級群,還有一個有班主任的班級群,以及一個沒有班主任的班級小群……
而作為兩個寶寶媽咪的我,在各種「群」裡潛伏了多年的老司機,總結出家長群中以下幾種奇葩家長。
一星級奇葩家長:心靈雞湯型「人這一輩子,最難跨越的山,並非是外面的哪座山峰,而是內心隨時打翻的五味瓶;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一切都還來得及……」
這些金句,是這類家長基本上每日必發的心靈雞湯。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能夠鼓勵苦讀的孩子們,激勵陪讀的家長們。雖然毅力可嘉,每天一碗的雞湯還是讓人很敗胃。
二星級奇葩家長:神通廣大型一些家長永遠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小道消息,例如「今年上海中考要改革了!」、「某某區的學區房準備漲價!」、「我知道最新的出國留學政策哦!」、「今年我校中考推優名額有多少」等等。
此類家長喜愛在群裡發布各類時準時不準的預言、謠言以及真言,而且經常以權威者自居,感覺甚好。他們提供或者轉發的各類教育政策及各種渠道的資訊,無論是出於顯擺還是想真心分享的心態,固然不忍譴責,可是隔三岔五來投幾個難辨真假的「新聞炸彈」的做法卻免不了讓大家人心惶惶,心驚肉跳。
三星級奇葩家長:點讚拉票型「請幫忙給我女兒投一票吧,勝敗在此一舉……」「今天是最後一天啦,謝謝各位家長給我家寶貝投的票……」
雖然初中、高中遇上此類家長的機率不大,可是我身邊一些正在上幼兒園、小學的親友的家長群裡時常出現這樣投票點讚的連結,讓他們苦不堪言。
從一開始簡單要求在家長分享的內容下面「點讚」,到後來不僅要關注評選機構或者主辦方的公眾號才能投票,有的甚至還要截屏、分享在朋友圈。原本只是為了讓孩子多參與、長見識的比賽初衷,也逐漸變成了「比拼人脈」的較量,有點招人煩。
四星級奇葩家長:「絕不補課」型作為一名常年輾轉各種教育機構的「補課生」,我固然對那些不需要參加任何補課、光憑自己實力就能碾壓眾人智商的學霸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但也非常認可那些通過補課以及自身努力取得好成績的學生,畢竟這世上天才是少數的。
但是恰恰在家長群這個小江湖中,有那麼一些家長總是一邊用不屑的口吻抨擊各類補課機構訛詐家長的辛苦錢,一邊標榜自家孩子是不會去外面補課的,還經常在群裡暗示自家的娃每天9點準時熄燈睡覺。
可各類考分出來,恰恰是這些娃的名字掛在班級前幾名巋然不動,真是讓我們這些學得吭哧吭哧的孩子感到汗顏。
然而世界真的很小,當我和周圍其他補課族們陸續在各類補課場所不經意轉身撞上那些之前宣稱從不補課的大神們時,剎那間一個大寫的「囧」字飄過。而那些父母曾在家長群裡發出的「我們才不會讓寶寶去補課咧」之類的話語猶如背景音樂般在我們周圍響起。
家長中的奇葩之王:臥底特工型
如今的家長群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有班主任的班群,另一種是沒有班主任的小群。
相對於更多程度上以布置作業、發通知、了解學校班級近況為主的班群,家長們更熱衷於在小群裡面發言。
想想也是哦,那個班群的確恐怖。老師短短一句話,後面立時便烏泱泱跟上來一大片點讚的、OK的、「跪拜」、「鮮花」、還有萌娃點頭狀……晚進來的家長往往需要爬N多的「樓梯」、穿越大片「鮮花」、動畫小人方能膜拜到老師那一句金言。
當然更主要的是有老師在這群裡,發言需謹慎。但是小群就安全了嗎?
老媽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如今的家長們都能化身「007」特工,表面個個熱情似火,背後卻總有那麼一些「高深莫測」。
家長在小群裡的小牢騷,說不定就被某些潛水的家長給截屏暗地裡發給了老師了。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與老師私下交流,多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希望老師多照顧自己孩子的家長,與老師開小窗溝通本無可厚非。但臥底的行為實在是讓人寒毛直豎。
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新學年又將有新的家長群了。你手機裡有幾個寶寶學校的家長群呢?
文章來源:搜狐教育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米多米也多
想看更多二孩媽媽的趣事,請加微信:miduomama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