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坦言:孩子非常刻苦努力成績還是提不高,確實與聰明程度(智商)有關,孩子這幾科的成績最具有代表性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成績好壞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時候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成績處在中上水平就很棒了,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升學考試必然需要淘汰一部分學生。無論家長老師還是學生自己都在乎成績,而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班級裡的一部分學生平時沒花多少時間學習,該玩還是玩,可他們成績卻每次都能名列前茅。
反觀一些學生,每天第一個來到教室,最後一個離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埋頭學習,考試成績公布後還是在中遊水平,這難道與個人智商有關嗎?
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我們評判一個人的智商高低非常具有主觀色彩,老一輩人說的「聰明程度」,個人覺得,比較聰明的學生都具有一些特點,比如學習知識能力強,效率高,記憶力非常好,而且一般不偏科,能夠規劃學習與娛樂的時間。
學習成績好壞與努力程度有關,也不是必然關係,上了高中大學的人都知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但是百分之一的靈感更重要!有夢想的人,你會發現無論多努力,都有你無法逾越的鴻溝。
學習效率,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都會影響成績高低,在許多同學看來,那些智商高的同學成了他們羨慕的對象,尤其是那些常年霸榜年級第一,各科分數在全班都是頂尖水平的學生。
每個班級都有一些「聰明」學生,看起來還比較貪玩,下課都會到走廊上面散散心,上課也沒見多認真,多主動回答問題。相反一些同學花了成倍的時間與精力,看似非常「鑽研刻苦」,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成績卻不高不低,一直在中遊水平徘徊。高三老師坦言,這幾科成績的高低,最能反映學生的「智商」程度。
第一、數學
數學這門科目最能代表學生的聰明程度,雖然都說男生理科成績優異,女生文科水平突出。但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男生不擅長文科,但與女生水平差距也不大,反觀一些文科突出的女生,數學成績要多低有多低。數學這門科目從小學一直伴隨著學生走到大學,有的學生學起來總是得心應手,而有的學生寸步難行,看見數學題就犯恐懼症一樣。
第二、物理
初中的學生就開始接觸物理,剛開始都學一些簡單概念,自然定律,看起來大家都能接受。但是到了高中學習物理,是許多學生噩夢的開始,因此果斷放棄理科,轉而投向文科的懷抱。在他們看來,高中物理無章可循,總是記一些枯燥乏味與生活根本沒直接聯繫的規則定理,覺得這根本「用不上」。因此都失去了學習興趣,物理成績一直在走下坡路。
第三、歷史
很多人覺得歷史是文科生的專屬,只要文科水平高,學習歷史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簡單的背誦和記憶就能考高分嗎?歷史其實是關聯性非常強的學科,一般智商高的學生在腦海裡都有一個知識框架,非常清晰的邏輯思維,知道前因後果,左右聯繫。能夠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板塊。
最後總結:如果這三科成績是非常優異的學生,那自然屬於「智商高」的群體其他科目也不賴,因為已經涵蓋了相關的範疇。因此,並不是刻苦學習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通過這三科成績,最能反映一個學生的「智商」。
「智商低」可能是許多學生的痛點,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你唯獨可以用勤奮去彌補,加油吧!
好了,分享至此,我是教育智多星,歡迎點讚留言加關注,在此拜謝!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