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2021-01-04 雲南日報

    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李國利 朱霄雄)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十三號衛星是高軌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和綜合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9次飛行。

    據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王玉磊 黃國暢) 我國12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這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

    「到明年3月底前,中心還將執行嫦娥五號等10次航天發射任務,西昌發射場平均半個月一發,最短間隔5天。中心所屬文昌發射場多個國家級重大工程相繼展開,兩場並行,密度空前,發射能力逼近極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學宇說。

    「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下,今年以來,中心向疫戰、向天行,連續奪取長徵五號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重大任務的勝利。」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表示,為了備戰新一輪的高密度發射任務,中心科技工作者將繼續承壓作戰、連續作戰、堅守作戰,積極備戰後續發射任務。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主要用於國土普查等領域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今日0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高分十三號衛星是高軌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等領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9次飛行。
  • ...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颶風...
    每經8點丨諾獎得主領導團隊研發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颶風「德爾塔」襲擊美國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2 08:02:17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7 07:11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昌10月17日電(記者 許晟)10月17日0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 「鈦晨報」特斯拉機器人蛇形充電器仍在研發中;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老虎證券創始人兼CEO巫天華製造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佔據重要位置,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目前我國雖然有大量的中國製造產品,但用於生產的一些高端資本品的自主生產能力落後於世界領先水平,嚴重依賴進口。應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著力提升製造業核心環節、關鍵要件的自主化水平,解決「卡脖子」問題和其他短板,提升製造業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 (圖文互動)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新華社照片,酒泉,2020年12月27日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
  •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3月31日18時2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近地點209公裡、遠地點50419公裡、軌道傾角27.4度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創新前沿)
    人民日報北京12月6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四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射影像圖等產品,將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基礎地理信息保障。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4次飛行。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解讀衛星發射三大看點
    新華社太原7月25日電(李國利 朱霄雄)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王玉磊 王涑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郭文彬 攝高分十四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射影像圖等產品,將為「一帶一路
  • ...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
    2020-07-03 11:34:38來源:FX168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多模衛星】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
  • 我國風雲二號系列衛星「收官」 風雲二號H星成功發射
    央廣網西昌6月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實習記者王新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5日)21點07分,我國風雲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顆衛星裝載有掃描輻射計和空間環境監測器等兩個主要載荷,可為中國和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實時雲圖、水汽圖像、空間天氣和衛星所處空間環境的相關產品。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二十九號衛星:將用於科學實驗
    據新華社報導,11月27日5時2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二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據了解,遙感衛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層空間遙感平臺的人造衛星。用衛星作為平臺的遙感技術稱為衛星遙感。通常,遙感衛星可在軌道上運行數年。
  • 我國首顆Ku頻段高通量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2020年7月9日晚間,亞太6D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目前通信衛星的主要頻段包括C頻段、Ku頻段、Ka頻段等。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衛星,觀測範圍覆蓋「一帶一路」國家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中新網報導,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中國氣象局5日晚發布消息,北京時間6月5日21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風雲二號H氣象衛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風雲二號H是中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的第9顆,也是最後一顆。
  • 我國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
    新華社太原7月3日電(李國利、朱霄雄)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西柏坡號」科普衛星暨「八一02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新華社西昌7月9日電(李國利、朱霄雄)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剛剛,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鄒維榮、李瀟帆 等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張錚逸 攝軍報記者西昌5月4日電(李瀟帆、記者鄒維榮)5月4日00時0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C」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蓄勢待發。張錚逸 攝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張錚逸 攝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烈焰噴薄。張錚逸 攝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直刺蒼穹。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刷新國內同類通信衛星多項紀錄
    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郭文彬攝)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亞太6D通信衛星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