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孕媽身體有什麼反應,胎兒可能在2周內要出生了?

2020-12-23 騰訊網

很多孕媽媽都沒有經驗,不知道胎兒出生的時候會有什麼症狀,弄得緊張兮兮的。不過有經驗的媽媽都會知道,為了能夠在生產的時候更順利,寶寶也會提前做準備,於是在寶寶出生之前,媽媽的身體都會有一些反應,畢竟肚子也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總會有些不一樣。

臨近預產期,孕媽身體有什麼反應,胎兒可能在兩周內出生了?

1.明顯的下墜感

在接近預產期的時候,如果胎位正確的話,胎兒的頭應該是向下的,並且胎兒還會一直下壓,這個刺激會導致孕媽媽有尿頻,漏尿,便秘,假宮縮頻繁等症狀,孕媽媽能夠感覺到胎兒一直往下掉,很明顯的下墜感。

大約在36周左右,胎兒就開始陸陸續續的入盆了,對於頭胎的孕媽媽來說,胎兒一般都會在分娩前的兩個星期入盆,所以有些胎寶寶非常積極,這個時候可能已經入盆了,正靜待著生產。

胎兒入盆之後,以上所說的這些症狀就會更加明顯,而孕媽媽就會更加笨重,行動起來非常不便。

2.腰酸痛厲害

有些孕媽媽還會無端覺得腰痛厲害,或者突然間腰很酸脹,非常難受,但是持續時間只有幾分鐘,然後一天還會出現幾次。

其實這也是胎兒快要出生的徵兆,到了孕晚期,離胎兒出生的時間越近,鬆弛素的分泌就會越旺盛,加上胎兒在宮內的壓力,所以孕媽媽就會感覺到腰痛或者腰酸脹,但是又還沒有到要出生的時候。

3.出現宮頸粘液栓

對於大部分孕媽媽來說,宮頸粘液栓的出現標誌著寶寶在幾天內就會出生了。宮頸粘液栓是在宮頸管裡一種保護胎兒不受外界細菌感染的粘稠物,只有宮頸打開時才會脫落。

在正常情況下,宮頸粘液栓脫落3--4天寶寶就會出生了,有些孕媽媽可能早上出現宮頸粘液栓,下午就要生寶寶了。

不過也有一些孕媽媽,宮頸粘液栓出現一個星期了寶寶還沒有出生。總得來說,宮頸粘液栓的脫落說明寶寶在短期內就要出生了。

不過,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可能一樣,每個孕媽媽分娩前的症狀也不會絕對一樣,所以這些症狀不會出現在每個孕媽媽身上。況且,想要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要出生了,主要還得依靠見紅,破水,規律宮縮這三個徵兆。

臨近預產期,孕媽媽需要注意什麼?

1.按時產檢

孕期來到了最後一個月,孕媽媽應該每個星期做一次檢查,其中包括胎心監護,骨盆測量,b超等,每檢查一次就會對胎兒和孕媽媽多一分了解,以便在生產的時候能夠輕鬆應對。

2.堅持數胎動

胎兒缺氧是一件很嚴重的事,通過胎動孕媽媽可以得知胎兒在宮內是否有缺氧的情況,所以孕媽媽還要繼續堅持每天數胎動。

到了現在,胎兒在宮內的空間已經更小了,孕媽媽可能會感覺到胎動變少了,但是,胎兒每天仍然會有一定量的胎動,媽媽要多注意哦!

3.不隨便出遠門

胎兒滿37周之後就足月了,隨時都有可能呱呱落地,孕媽媽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要總想著出遠門了,儘量只在自己家附近活動就好,就算有什麼突發情況也能輕鬆應對。

出門的話儘量避免去一些人多的地方,要注意安全。

4.儘量不要單獨一個人

此時的孕媽媽身體越來越笨重,行動非常不便,最主要的是,有可能隨時就要生寶寶了,所以最好不要總是自己一個人。

5.隨時注意分娩徵兆

有空可以提前學習一下分娩知識,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如果出現見紅,破水,規律陣痛這些症狀就要及時去醫院。

懷孕的時候是幸福的,因為胎兒在肚子裡不停的動,讓孕媽媽感覺到做媽媽的快樂。懷孕也是辛苦的,各種孕吐,腰痛,尿頻,水腫等,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吃不好睡不好,恨不得早點卸貨,重新回到以前輕鬆的日子。既然都已經到了孕晚期,那麼離卸貨也不遠了,孕媽媽就耐心再等待一下吧。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有這三種情況的孕媽,可能懷的是「急性子娃」,會早於預產期出生
    越是接近預產期,孕媽們的心裡越是焦灼不安,尤其是初產婦缺少經驗,對於臨產信號拿捏不準,可能搞得人措手不及,儘管每位孕媽都有自己的預產期,可是就現實情況而言,僅有5%的胎兒能在預產期當天出生,而80%~90%的孕婦都在孕38~42周內分娩,也就是預產期前後兩周內。哪些孕媽可能在孕產期前生產?
  • 胎兒都是多少周才入盆?會有四個變化,孕媽能感受到
    由於胎兒下降,對胃部、肺部以及心臟等器官壓迫減弱,感覺呼吸通暢了很多,不像之前上不來氣兒了。 4、尿頻明顯。之前你可能晚上起夜一兩次。胎兒入盆後,這種情況更明顯了,孕媽會有尿頻、尿急的現象。
  • 懷孕多少周胎兒算「足月」?不是37周也不是42周,孕媽要搞清楚
    很多孕媽因為各種原因選擇剖腹產,但是對於剖腹產孕媽來說,一定要搞清楚一個概念:足月! 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剖腹產時間,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好處。 胎兒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如果不遵循規律反而一味的破壞規則,最後受傷的只能是寶寶。 剖腹產的媽媽要注意,選擇什麼時候剖腹產,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這樣做不僅是對寶寶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 胎兒一般在多少周出生?懷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區別卻很大
    在懷孕後,醫生會根據孕媽末次月經計算一個 「預產期」 ,也就是胎兒出生的大致日子。大部分寶寶會在預產期前後出生,當然也有少數(大約只有5%)是在預產期當天出生。 因此,如果孕媽身體狀況都良好,胎兒也都發育正常,符合順產的指徵,不建議孕媽提前通過剖腹產的方式讓寶寶出生。
  •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胎兒,各有「三怕」,孕媽不可輕視!
    是的,每個孕媽都特別愛自己的寶寶,生怕孕期會有什麼意外,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當然,懷孕期間確實需要謹慎,因為有些事情稍加不注意,可能就會傷害到胎兒。此時,孕媽開始有了妊娠反應,比如全身酸痛無力,瞌睡、胃口變差,類似於感冒。這個時候千萬別服用任何感冒藥物,因為有些藥物會增加寶寶先天性出生缺陷,尤其是心臟病的風險。3、懷孕第三個月,胎兒「怕菸酒」懷孕第三個月,胎兒已經有了心跳,開始快速發育,妊娠反應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孕吐很嚴重。
  • 3個分娩徵兆孕媽要記牢,別傻等預產期
    到了懷孕晚期,孕媽肚子越來越大,會讓孕媽感覺越來越累,會經常特想早點「卸貨」 ,但是到底生不生,還是要看胎兒的情況,因而要留意胎兒的情況。 不過臨近預產期,如果胎兒想要 「退房」 出生,一般也會提前給孕媽發出信號,也就是分娩的徵兆,可能是在預產期前,也可能是預產期後,不一定會在預產期當天生。
  • 過期妊娠危害大,預產期到了還「沒動靜」,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
    因為在孕媽肚子裡,胎兒吸收營養的速度比外面更快。 聽到這種說法之後,有些孕媽就深信不疑,甚至預產期到了孩子還沒出生的話,也會繼續讓寶寶待在肚子裡,但其實過期妊娠危害很大,對產婦自身和胎兒都有不利影響。
  • 預產期臨近,孕婦什麼時候去醫院比較合適?醫生:得看這些關鍵點
    醫生:得看這些關鍵點其實不少孕媽都有這樣的困惑,臨近預產期,到底什麼時候去醫院比較合適?開心果媽媽作為一個過來人,以及根據醫生的建議,整理了需要去醫院的一些關鍵點,希望對孕媽有用。1、根據醫生建議,1-4天需去一趟醫院開心果媽媽在進入37周之後,便是一周去兩次醫院,每次除了常規產檢,還需要做胎心監護等。在這個過程中,醫生能夠給到孕媽及時的提醒。開心果媽媽建議,孕媽們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一定不要偷懶,多跑醫院,多關注胎兒的狀況。
  • 胎兒37周和39周出生有什麼不一樣?差別大著呢,別輕易提前剖
    隨著剖腹產的普及,寶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胎兒的出生日期。前不久孕媽群裡有人發消息問:「自己現在懷孕37周,正常預產期要到9月1號之後了,對孩子上學年齡有影響。可以提前進行剖腹產嗎,這樣寶寶也可以早點出來上學。」
  • 孕36周有兩個重要檢查,是胎兒平安出生的關鍵,孕婦再忙也別錯過
    2.下半部分的特殊表現胎兒入盆前,孕婦肚子雖大,但是對膀胱和恥骨的壓迫不是特別厲害,孕婦身體的下半部分,基本不會有特別糟糕的反應;但是胎兒入盆以後,子宮位置下移,對膀胱和膈肌的壓迫增加,孕婦會出現尿頻加重、分泌物增多、恥骨疼痛的表現。
  • 孕晚期胎兒遲遲不入盆,多半由於孕媽常做兩個動作,中了趕緊改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隨著孕周的不斷增長,孕晚期後,離預產期的日子越來越近,臨近臨產,胎兒入盆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今天去醫院檢查,詢問了醫生自己的情況,醫生說胎兒的發育很正常,胎位很正,只是入盆的時間比較晚,讓她不要過分擔心,入盆不會對後期的分娩有什麼影響。雖然醫生這麼說,但是婷婷好是很擔心,畢竟身邊有些跟她一樣是頭胎的都已經在36周左右就入盆了,她都馬上到預產期了,卻遲遲沒有入盆。
  • 產檢發現胎兒偏小1-2周,可能有3種情況,偏小會讓寶寶推遲出生嗎
    孕媽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在食物種類多樣、保證多種營養攝入的基礎上,避免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適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孕媽要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勞累,一旦孕媽感覺有些勞累,一定要及時休息,注意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避免影響到胎寶寶的發育; 定期做好產檢,尤其是B超檢查,有助隨時監測胎寶寶的大小和實際孕周的符合情況
  • 孕媽的末次月經日期,直接影響預產期準確性,掌握方法精準計算
    正確的孕周可以判讀寶寶發育是否正常,也可以剛早的安排很多重要的孕檢。 除了末次月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孕期 1. 等到20周時候媽媽就能明顯感覺了,所以預產期就是20周後。 孕周的判斷能精確到周,允許有上下幾天的浮動變化。
  • 孕16周開始,孕媽要注意這個身體變化,多了少了都關係胎兒安危!
    隨著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一天天長大,當你真切感受到這個小東西在肚子裡「拳打腳踢」時,那種幸福感就能告訴你什麼才是千金不換。胎動,是反映胎兒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孕期要重點關注的。一般來說,孕16周左右孕媽們會感受到寶寶的胎動,但其實,胎動早在孕7-8周就已經開始了。不過那時候寶寶還很小,胎動幅度也很小,不易被我們察覺罷了。
  • 不是37周也不是40周,最佳時間孕媽要知道
    現在很多孕媽媽選擇剖腹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不符合順產條件,比如胎位不正、頭盆不對稱、前置胎盤、身體有疾病等等。有的則是想在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生孩子。
  • 產前須知:孕媽身體發出這幾種信號,說明寶寶距離出生不遠了
    預產期前後,孕媽要留意,當身體發出下面提到的這幾種信號時,說明寶寶距離出生已經不遠了,寶媽別錯過。肚子下沉,胎兒開始入盆當胎寶寶滿37周之後,可以說已經算足月了,這時候小傢伙們就時時都有發動的可能。孕媽細心觀察,會發現自己的孕肚已經開始下沉了,入盆早的胎兒此時已經入盆了。
  • 孕34周胎兒有多重?除了體重,這些也很重要,孕媽最好做好六點
    34周的胎兒有什麼特點? 2.營養 34周處於孕晚期,這時候胎兒所需要的營養相對前面來說要多一些啦,不管是鈣,鐵還是維生素,蛋白質,這個時候都要加量了,不然就不能正常滿足胎兒的需求。
  • 別光知道「十月懷胎」,預產期這麼算才準確,不少孕媽都搞錯了
    不是「十月懷胎」,預產期要這樣算孕媽們先別偷著笑,生活中跟小唯一樣糊塗的孕媽,確實不在少數,這也不能怪孕媽們,要怪就怪孕周的計算方法太迷惑了。我們常說的自然月,指的是30或31天,但是孕期為了方便計算,將28天(4周)記為一個妊娠月。
  • 孕16周後,孕媽身體出現這幾個跡象,說明胎兒正在健康發育
    尤其在懷孕前3個月裡,此時胚胎發育一切還不穩定,準媽媽此時不僅需要注意各個方面,而且要非常小心謹慎才行,特別是體質不好的孕媽更是要多休息。因此很多準媽媽對於自己身體的一些變化很是在意,生怕是胎寶寶發育出了問題。一般來說,平安度過前3個月,接下來就會相對於安全一些了。那各位孕媽媽,你知道在進入孕16周後,身體都會有哪些變化嗎?
  • 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媽儘量做好這4件事,胎兒出生更順利!
    孕婦懷胎十月,終於等到了孕晚期,離分娩越來越近了。很多孕婦都開始鬆懈下來了,覺得只要等預產期到了,胎兒出生就好了。可是胎兒能順利出生,也是需要孕婦做出努力的。2、防止勞累過度這時候應該多注意休息,為分娩養精蓄銳。但是有些孕婦甚至在臨產前一周還在上班,本身到了8個月的時候孕媽就容易疲勞,再加上這麼辛苦的工作,身體肯定是吃不消的,孕婦過度勞累的話會有早產的危險,所以寶媽們不要再逞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