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目前全球最強大的手機品牌,除了蘋果、三星,相信就是華為了。從這些年的發展不難看出,華為手機已經從過去的運營商免費贈送的手機品牌發展到世界排名第三的手機廠商。當然,要說華為手機發展如此之快,離不開華為在戰略上的穩紮穩打、產品上的精益求精、自力更生的科技創新以及國家的支持等等。而這背後最主要的還是自力更生的科技創新,就拿華為最彰顯科技創新實力的的海思晶片來說,運用廣泛,小到手環、交換機、路由器;大到手機、平板、電視等等。
然而在昨天也就是8月7日舉辦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發表演講稱,美國對華為晶片供應的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屆時麒麟旗艦晶片將絕版。餘承東表示:今年9月,華為將推出Mate40系列產品,仍搭載麒麟晶片。但Mate40系列搭載的麒麟晶片可能是華為自產的最後一代。華為在晶片領域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有點落後、到趕上來、再到領先,有著巨大的研發投入,過程很艱難。但是在晶片製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並沒有參與,9月15後旗艦晶片無法生產了,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同時餘承東還表示,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2558億元,手機全球發貨量1.05億臺。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智慧型手機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如果不是美國制裁,去年市場份額應該做到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但是去年美國制裁後,華為少發貨了六千萬臺智慧型手機。而現在,如果華為手機沒有自己的晶片供應,今年可能發貨量比2.4億臺更少一點。
這樣來看,麒麟晶片被禁用,是不是華為由盛轉衰的標誌?事實上,我國許多朝代由盛轉衰都有著標誌性事件,如強大的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曾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的漢朝,也因為權臣王莽篡漢自立,從此大漢王朝由盛轉衰,當然還有經過土木堡之變的明朝等等。所以不少小夥伴覺得華為手機沒有了麒麟晶片,可能真不行了。
但是,華為手機沒有了麒麟晶片會不會就此「頹廢」下去?
答案當然是否定了!按筆者的推論,華為現在可能會進行「雙線發展」戰略,一方面不放棄麒麟晶片,抱著如果沒有代工廠,那麼就自己來代工的態度的繼續研發下去。可能很長一段時間,自給自足的麒麟晶片只能處於中低端產品線上,可麒麟的靈魂在還。最近華為也被曝光在網上招聘光刻工程師,也說明華為的打算與三星一樣,成為第二個可以自己設計+製造的企業。
另一方面,華為將增大第三方晶片的搭載比例。據悉,華為不單與高通籤訂採購意向書,也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不難看出,華為雖然沒有了麒麟晶片,但依然不會放棄手機行業,不會因為被制裁了自產晶片後,就原地踏步。
綜上所述,麒麟晶片被禁用,華為就由此盛轉衰?這說法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可實際上,華為是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華為會不會也因此抓住這個挑戰,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後,再次崛起?歷史的走向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