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抗疫背後的品牌思考

2020-08-29 網際網路品牌官

後臺回復 品牌 免費獲得《50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李大為 來源 | 網際網路品牌官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特殊疫情,似乎使很多企業遭受不小的創傷。特別是靠線下流量提供服務的餐飲、服裝等中小實體企業,受疫情影響更大,門庭關閉、庫存緊壓、店租壓力等,可謂損失慘重。


就連咖啡界大腕明星星巴克,也難逃此劫,不得不官宣關閉部分店鋪來應對疫情。而對於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來說,得益於其網際網路基因,相對來講損耗較小。


牽一髮而動全身,面對這次重大疫情,需要中國全行業企業共克時艱。資金雄厚,同時擁有硬核技術優勢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更是要擔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巨頭開啟抗疫行動並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不僅投入億級別資金,貢獻一批批醫療和生活物資,更是以前沿技術力量助力全國防疫控疫工作。毋庸置疑,在中國抗疫之路上已經印刻上他們豎定的步伐和偉大的身影!


提起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可是榜單上的「大明星」,可謂是家喻戶曉。而隨著巨頭產業的多元化布局,這些科技巨頭之間競爭十分激烈,撕殺戰場硝煙瀰漫。這次抗疫戰的背後,也展示了他們的商業布局以及品牌營銷傳播上的較量。


百度:

AI為先鋒,高舉愛、正能量旗幟


在抗疫攻豎戰上,百度利用得天獨厚的搜索入口,大打溫情牌,以及傳播正能量!


百度通過「百度輸入法」暖心聯想詞,如「拒絕野味,保護家人」等等,溫馨提醒大家拒絕野味;用「乖,帶好口罩」,「穩住,我們能贏!」,「城市可以隔離,但愛不會」等抗疫正能量短語向醫務工作者致敬,以及通過溫暖有力的話語傳播愛與能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於近日發起了的話題,攜手眾多品牌與明星聯名倡導「拒絕野味」的科普行動。一方面通過明星、KOL聯合倡議提高話題知名度,另一方面通過多平臺聯動擴大網絡聲量,成功地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了一場很應景的深層次大範圍的品牌傳播。



而且,為了表示對一線白衣天使、眾多志願者等群體的感謝之情,百度上線了抗疫英雄系列Doodle,根據用戶的關注熱度,致敬包括醫護人員、志願者在內的五類抗疫英雄,可謂正能量滿滿。


百度還為廣大用戶提供百度疫情快捷查詢服務,例如,用戶輸入「實時疫情」、「疫情動態」等關鍵詞後,可以點擊帶下劃線的推薦內容直接跳轉查看全國實時肺炎疫情動態。


此外,在AI硬核方面,百度地圖可謂是出盡風頭。百度通過大數據技術,持續高頻迭代實時路況平臺,精準輔助政府疫情防控科學決策,幫助用戶提前研判出行風險。同時,百度還提供了AI 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以及AI口罩檢測解決方案,大大助力全國人民安全復工。



京東:

物流為抗疫利器,平臺助力共克艱


作為能夠和阿里巴巴相抗衡的電商平臺,京東的抗疫表現可圈可點!


為了解決當前全國醫療資源緊缺問題,京東健康開闢線上問診抗疫「第二戰場」,不僅針對「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免費問診,而且將免費問診範圍擴大至全部科室,為除了新冠狀病毒以外的慢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急需診治的人員,提供問診便利服務。


在此次疫情下,京東物流可謂是大展拳腳。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道路封閉、運送方式複雜,而且這更是一場沒有預先準備的狙擊戰。而京東憑藉數年來搭建起的供應鏈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積累,幾天內完成將包括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消毒液等超過236萬件醫療防疫物資直接送達醫院。



無疑,京東在供應鏈、物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特別京東集商品暫存、訂單處理、分揀配送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自動化的物流中心「亞洲一號」智能倉群,保障物資及時供應,大大助力湖北及全國的抗擊疫情戰役,為此,鍾南山院士親筆撰寫感謝信。


此外,京東同時肩負起電商平臺的責任,以電商平臺為主導集中發力,開展助農行動,為受疫情影響的農戶提供「綠色通道」,幫助解決滯銷的農產品。


同時,更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將為25萬平臺商家推出11項補貼措施,這些措施將幫助商家們在疫情特殊時期渡過難關。


阿里巴巴:

發揮AI硬核優勢 化身正義使者


雖出身於網際網路,但阿里巴巴早已朝產業多元化生態布局,而且硬軟實力都不容小覷!


阿里巴巴達摩院出品的AI智能疫情機器人,具有電話外呼和在線問診兩大功能,在抗疫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據悉已經落地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截至2月24日10點,智能疫情機器人累計完成1100多萬通外呼電話和100多萬人次的在線諮詢。


網際網路電商是阿里巴巴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重陣地,阿里巴巴與電商企業的關係是存亡齒寒,相互成就。疫情下,阿里巴巴針對電商商家發布了《阿里巴巴告商家書》,推出六大方面20項特殊措施,扶助中小企業發展,與商家共渡難關,抗疫。



阿里巴巴更是擔當正義使者。面對口罩漲價,一線醫療物資緊缺問題,阿里巴巴迅速反應,調動旗下淘寶、天貓、阿里健康、菜鳥、餓了麼等企業,依託自身業務,先後在遏止口罩漲價、供應鏈開闢綠色通道、專業醫學科普、保證運力等方面打出了一整套「組合拳」。


馬雲曾宣布將向援鄂醫療隊員送13000份下午茶,是阿里巴巴抗疫路上一抹亮色,在提供資助的同時,也溫暖了醫療隊員的心。另外,馬雲於3.8節日向一線醫護美麗小姐姐推出花唄額度翻倍,三年免息,可謂是十分貼心了!


此外,馬雲的釘釘雖然飽受攻擊,但也算是一戰成名,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教育直播,都是發揮很大作用。


騰訊:

&34;上崗 致力安全出行服務


除了設立15億專項基金用於物資、技術支援、人員關懷、科研與醫療事業等領域外,騰訊在安全出行、遠程教育等方面表現也很出彩。


騰訊公司在全國加速推進「乘車登記碼」數字防疫方案,為政府共克疫情提供很大幫助,公眾乘公共運輸工具時,通過微信掃「乘車登記碼」可以登記乘車信息,實現乘客信息無接觸可查可追溯,對疫情的控制提供很大的幫助。


據悉,騰訊「乘車登記碼」方案覆蓋公交、地鐵、出租、城際巴士、輪渡等公共運輸全場景,目前已經率先在北京、上海、深圳、寧波、蘭州等13個城市落地,為全國各地數億公共出行用戶服務,保障疫情期間公共出行安全。無疑,「乘車登記碼」全國落地解決公共運輸安全管理剛需。



騰訊將自己定位為「智慧出行」理念的重要倡導者和積極踐行者,以科技力量推動智慧出行的創新。除乘車碼外,騰訊還陸續推出騰訊出行、定製巴士、定製客運等智慧交通產品,以及攜手更多行業合作夥伴,為用戶安全、健康、便捷的公共出行提供更多智慧化的服務。


抗疫背後品牌關鍵詞:

情感、正能量、技術硬核


毫無疑問,疫情之下,主動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每個品牌需要積極面對的,而如何展示品牌擔當的同時,利用營銷手段發揮品牌在特殊時期的獨到價值,進而提升用戶的好感度和認可感,也即是在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對於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來講,也是一種較量。


營銷力、技術力和品牌力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四大網際網路企業的抗疫之戰,除了純公益(包括資金投入、醫療物資投入等)抗疫外,還利用自身平臺和技術優勢,結合營銷手段進行品牌力傳播,不但為用戶推出切實需要的服務和幫助,同時體現出科技企業在疫情面前的獨特價值。


在營銷力方面,百度利用搜索入口優勢,通過聯想詞提示語、熱話題推薦以及聯合其他品牌和明星發聲的營銷手段,向用戶傳遞出溫暖和正能量,無疑做公益宣傳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做了品牌價值有力傳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騰訊的重頭戲是在安全出行,這是騰訊平臺和技術優勢之一。基於疫情下公共安全出行考慮,騰訊推出的「乘車登記碼」,無疑是一種技術創新,「乘車登記碼」方案覆蓋公交、地鐵、出租、城際巴士、輪渡等公共運輸全場景,無疑也是以一種抗疫服務推廣自己的營銷手段。


京東和阿里巴巴開展的線上問診,電商平臺的補貼政策,是抗疫的平臺價值的重要體現。此外,京東的智能物流倉,阿里的釘釘、AI智能疫情機器人,百度的AI測溫和AI口罩檢測產品都屬於硬核技術派上用場。

相關焦點

  • 方興東:美科技巨頭為何抗疫存在感弱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面臨抗疫「公共品」的嚴重不足。很多政府和社會全力開動戰時模式,但依然力不從心。已經成為當下全球疫情震中的美國尤其如此。在如此緊要的關頭,擁有強大能力的幾大美國超級科技巨頭卻始終缺乏表現,沒在廣受關注的「科技抗疫」層面釋放能量。
  •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公益的力量與網際網路保險的曙光
    疫情之下,無數企業也將自己逼成了後勤組。他們踐行著企業責任,也目睹著行業沉浮…..01疫情之下的曙光「我想盡微薄之力做點貢獻。」疫情之下,社會各行各業都行動了起來,有的奔赴一線,有的在背後加油助威;有企業和個人直接捐款,也有公益平臺、公益組織積極籌款……他們交織成一股重要的戰「疫」力量。
  • 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科技抗疫」:科技助力可「穿透」疫情...
    這種變化,很大一個原因是出於疫情。 走到第七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見證了全球網際網路和高科技發展的澎湃浪潮,今年它則將目光聚焦到「科技抗疫」,在全球公共衛生的大事件面前,科技的助力不僅僅在於共抗疫情,也在於助力經濟快速復甦,以及更長遠數字經濟發展的啟示。
  • 承擔科技創新是網際網路巨頭不可推卸的責任
    近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相繼投入大量資金及資源布局社區團購,仿佛繼直播帶貨之後,社區團購成為資本及網際網路巨頭的又一寵兒。對此,人民日報評論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一文,文章表示,社區團購是一個網際網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但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
  • 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科技抗疫」:科技助力可「穿透」疫情,惠及長遠
    這種變化,很大一個原因是出於疫情。走到第七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見證了全球網際網路和高科技發展的澎湃浪潮,今年它則將目光聚焦到「科技抗疫」,在全球公共衛生的大事件面前,科技的助力不僅僅在於共抗疫情,也在於助力經濟快速復甦,以及更長遠數字經濟發展的啟示。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科技抗疫等新趨勢
    開幕式後舉行了主論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通過專家主旨發言、圓桌討論等環節,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利用信息化手段 健全預警響應機制「信息通訊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數位技術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線上參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
  • 貓王²復古收音機背後,是網際網路時代曾德鈞對品牌的重新思考
    這些是經過完整的品牌設計、產品設計到工業設計過程確定的,結合包括全手工打造、使用已經停產的 AC 模擬晶片等元素,講了一個足夠有情懷的故事打動用戶。 這種調性的傳達還體現在很多細節上,比如開箱時會看到的封蠟封裝,內含收藏卡的文件袋、保護箱體使用的蠟油、有電繡標誌的麂皮絨布袋子等等。
  • 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
    今日商業科技焦點: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商業服務企業為何也來做在線教育?商業聯姻的家族企業前景如何?百億中老年假髮市場正在加速發展今日頭條:【超八成職場人沒有運動習慣】雖然職場人內心都嚮往著健康生活,但大部分人還沒有把運動這件事提上日程。
  • 抗疫女神李蘭娟院士親臨寧夏講述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親臨論壇,對寧夏網際網路的發展做出了高度的評價,並圍繞《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開展主旨演講。同時,在主旨演講中提出大數據抗疫、秋冬疫情防控知識點、藥物研發以及「網際網路+醫療」等思考,對未來銀川醫療健康產業有一定的指導、借鑑意義。
  • 全民抗疫新階段,科技巨頭騰訊能為政府做些什麼?
    數千名在街道上班的工作人員及社區志願者,走家串巷,到各個樓道裡張貼非典抗疫宣傳海報。有的工作人員充當起「科普小能手」,逐家逐戶宣傳防疫知識。17年後,疫情再一次來臨。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疫情防控有了更多的方式,政府不再需要「單打獨鬥」。諸如騰訊這樣的頭部科技公司,正主動擔當起社會責任,加入到疫情防控的戰役中,提升疫情治理效率;不少網民也利用網際網路,為疫情防控貢獻一己之力。
  • 網際網路巨頭正加速走向封閉和獨佔?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騰訊集中自身資源和能力全力支援防疫抗疫,僅資金捐贈就高達15億人民幣。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明顯,傳統企業擁抱網際網路意願強烈,微信又作為連接用戶的重要場景,聯合超過4萬家第三方服務商,幫助大量中小企業和個體戶實現了線上的數位化經營轉型,找到了逆勢發展的新路徑。
  • 旗下品牌被「改名」去標籤,網際網路巨頭們意欲何為?
    許多網際網路企業不約而同地都對「改名字」十分鐘情,而網際網路領域的頭部改名更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在美團、抖音、螞蟻和京東數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廠紛紛將他們改名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意圖?不僅是發生在抖音和美團身上,更名這一舉措在網際網路金融圈更是普遍。7月,螞蟻集團計劃「A+H」同步發行上市,而就在啟動上市前一個月,螞蟻才換掉已沿用6年之久的「螞蟻金服」簡稱,將工商註冊名變更為現在的「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註冊名中的「浙江」,以「科技」替代「小微金融服務」。京東數科同樣作為即將完成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前身是「京東金融」。
  • 全球科技巨頭也組復仇者聯盟
    兩家科技巨頭宣布,將共同合作推出美國版"健康碼",打破了IOS和Android之間的系統隔絕,幫助政府和衛生機構減緩病毒蔓延。當然,蘋果和谷歌並不是參與抗疫的"唯二"數字科技巨頭。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後,幾乎全球有名的數字企業全部都積極投入到了抗疫鬥爭當中,開啟"復仇者聯盟"式全球抗疫。作為歐美最重要的社交媒體,臉書也不會甘於人後。
  • 探尋北京抗疫背後的科技力量
    探尋北京抗疫背後的科技力量 2021-01-04 15:46: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滑鐵盧!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大量財力,又在耍老套路,靠大量補貼壓低蔬菜水果生鮮價格,擾亂市場價格,逼死小商小販,企圖讓全國民眾習慣他們設定好的消費模式,進而壟斷蔬菜生鮮市場,然後再故伎重演,提高蔬菜生鮮價格,謀取暴利!往小了說,這是嚴重的投機倒把,往大了說,這是誤國殃民。
  • 圓桌|八百多件上海「抗疫」作品展背後的故事與思考
    「疫情中上海有1649名援鄂勇士,鏖戰江漢78天。在1800名文藝工作者13000多件藝術作品的基礎上,我們通過遴選產生了800多件藝術作品而組成的《召喚》展。今天我們的展覽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思考不會結束,我們的情懷不會終止。」
  • 科技抗疫鏡像:世界不止一個「門把手」
    當下疫情肆虐,我們聽到過太多的聲音,不僅是疫情現狀的傳播,更多的是疫情之下的種種思考。社會猶如一個高熱度的言論體,無論是核心區域還是邊緣地帶都迸發著激烈的討論。醫療防控的未來發展,實體經濟的模式解構,線上商超的容量與分流……每個行業都在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動向,探索著未來的求生之道。
  • 疫情蔓延 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
    當下,國內疫情已經大幅好轉,各地復產復工有序進行,大街上的行人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現在,國際抗疫形勢卻一點都不容樂觀。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科技公司們為了抵抗疫情都做出了那些對策。這次會議建立了名為「科技和研究特別工作組」,是矽谷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協助應對病毒危機的一項舉措,以便通過科技公司和政府的合作,找出解決與快速傳播的病毒相關的無數問題的方法。
  • 科技戰「疫」 | 疫情之下,嵌入式AI都做了什麼?
    科技戰「疫」 | 疫情之下,嵌入式AI都做了什麼?澳洲大火、東非蝗災、美國流感、加拿大暴風雪、菲律賓火山噴發,而神州大地,疫情肆虐... 目前,疫情之戰正處在關鍵時期,為控制疫情的傳播,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成為防疫的關鍵,「無人」和「智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正是如此,我國應用了一系列AI機器人作用於疫情防控,它們為疫情的防護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這些AI機器人背後的核心技術與嵌入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嵌入式AI時代正在上演!
  • 哪項技術幫我們戰勝疫情?雷科技年度十佳抗疫科技評選啟動!
    在抗疫一線,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的英勇、基層人員的辛勞,但他們背後的抗疫科技同樣不容我們忽視,正因為這些技術的存在,我們才能夠更加迅速地撲滅疫情。在2020年度十佳抗疫科技評選中,雷科技編輯部提名了年內最具有代表性的抗疫科技,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技術是怎樣幫我們戰勝疫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