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唯利是圖的本質是他們不會做賠本的買賣,要麼收益在價格裡已經加出來了,要麼他有已經確定的租房資源,不然誰會費力不討好的去做這樣的生意呢?中國有句古話,羊毛出在羊身上,買的不如賣的精。所以,在購置商鋪進行投資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規避掉潛在的風險,其次才是去考慮如何去進行投資。
規避風險
首先,進行對開發商的考察。在考察的時候一定要詳細考察開發商,要看開發商是否有實力做到他所承諾的後期的招商運營。另外參考開發商在該項目的自持比重。如果是自持比例要遠大於出售比例,那麼實際上的承租風險,開發商承擔更多。因為商鋪的出租是會形成集聚效應的,好則大家都好,不好那麼大家都不會好。
其次,規避合同當中的潛在風險。合同中會約定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對交付標準的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明細,其中如果存在承租約定,還會明確說明出租面積、出租房屋用途、租金及各種稅費繳納以及違約條款。所以我們在籤訂任何一份合同的時候都要仔細謹慎地認真閱讀相關條款。雖然有一部分開發商提供的合同是制式合同,我們能夠更改的條款很少,但是能夠規避到或進行其他條款的補充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商鋪選擇
既然是作為投資選擇,那麼肯定要考慮投資回報率以及長遠的投資價值,作為商鋪來說我們要從選址、未來規劃、價格、開發商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首先是選址。選址可以說是決定商鋪盈利程度的最關鍵的因素。周邊環境包括人口分布、平均消費水平、物業租售價格水平、房屋的入住率和出租率都是決定商鋪能否購買的硬指標。
其次是周圍的業態分布。我國的城市規劃並不僅僅是一個地塊的規劃,而是作為整體進行的規劃。那麼你所購買商鋪周圍到底是定義為居民區還是工業區是對盈利能力有明顯影響的。那麼具體配套設施即便是在商鋪交房時還沒有完善,但是在確定規劃的前提下那麼保值和增值是能夠保證的。另外在現在社會當中一定要注意停車場所的規劃,如果不能便利停車將會影響一大部分人的選擇。
再次是開發商能力。由於現在商鋪的銷售一般是捆綁了承租合同,那麼開發商的運營能力將直接影響承租效果。同時開發商的口碑會直接與建築質量掛鈎,為了實現長期穩定收入,那麼開發商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最後是價格。經過前面幾個因素的考察之後,會對價格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商鋪作為商品來說,價格並不僅僅因成本來定,那麼需要根據周邊規划進行很多的橫向比較才能得出相對於投資者來說性價比較高的結果。
8%的收益如果能夠做到穩定收益其實是蠻客觀的在現在來看,但是商鋪投資並不能單純依靠收益比例來決定,還是實地考察一下綜合評價這種「被薅羊毛」的行為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