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幫你買基金,破解「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難題

2020-12-18 騰訊網

3月份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A股市場持續波動,一些買了基金的投資者心情也是持續低落。很多投資者都深深感受到要想在證券市場賺到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在飽嘗「追漲殺跌」之苦後,希望能有專業人來指點迷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青睞基金投顧服務。

簡單來講,基金投顧業務就是讓專業機構為投資者提供一種貫穿投資全程、全天候的專業服務,類似於有個專業人士來指導你的投資全程,給出具體的資產配置方案,幫你構建更合理的組合。

近日,螞蟻金服和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先鋒領航集團獨家合作的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幫你投」已在支付寶上線,「幫你投」將投資門檻降低到了800元人民幣,這也是國內首家合資基金投顧。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在1998年-2018年的20年間,國內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個百分點,收益很亮眼,但基民的投資體驗卻是賺錢的人鳳毛麟角。另外,去年有五家頭部基金公司一年平均賺了10個多億,其中,易方達基金淨利潤超過17億元,但是仍然有近4成基民沒有賺到錢。

在投資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七虧二平一賺。我們身處一個賺錢的市場,但是投資者為什麼依然沒有賺到錢?金庫君覺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投資者心態比較浮躁,沒有耐心,像買賣股票一樣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產生很高的手續費,從而影響投資收益。二是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缺少合理的資產配置策略,導致基金投資往往集中在單一資產上或是什麼主題熱就追什麼,再加上缺乏個人判斷,盲目操作,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就會對手裡的基金猶豫不決,很多時候都因承受不住短期波動而離場,錯失機會。

所以,基金投顧服務開始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基金投顧服務誕生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投資難題。

基金投顧與FOF模式PK

在很多投資者看來,基金投顧與FOF很像,本質都是基金的組合投資,為投資者挑選出優質的基金。但實際上兩者在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一、基金投顧可以在客戶授權下直接進行基金的調倉,更通俗的說法就是「代你操作」,不再需要自己手動調倉,投資者還可以事後查驗基金投顧是否在投資授權範圍內執行,有效幫助投資者解決追漲殺跌等不理性決策行為。而FOF就是一種標準化的產品,是投資者自己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二、如果從費用方面來看,基金投顧的費率要便宜得多。目前基金投顧業務,投資者需支付兩部分費用,一個是投顧管理服務費,另一個是買賣基金時產生的申購費和贖回費。不過,根據目前已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幾家基金公司來看,其申購基金費用多為零,也就是大部分的投顧不會收取銷售費用,而只是收取「顧問費用」。目前基金投顧模式下平均0.5%/年費率。而FOF模式的費用則包含了基金管理費,基金託管費,基金申購和贖回費,也就是說相比基金投顧模式,FOF模式多出了一部分託管費。整體看,FOF的管理費率一般在0.8%/年以上,託管費在0.2%/年左右,如果不考慮申購、贖回費,FOF的費率也有1%/年,所以還是FOF的費用要高一些。

基金投顧試水情況如何?

2019年10月,證監會向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基金銷售機構下發了《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不僅包括了機構的準入標準,而且對試點機構的相關規定也做了明確的要求。從此,國內基金投顧業務開始試水,易方達、南方、華夏、嘉實和中歐5家機構獲得了首批試點資格,基金投顧時代開啟。

截止到目前,已經有18家國內投顧試點機構四方齊聚,基金公司、獨立基金銷售機構、銀行、券商紛紛摩拳擦掌。其中,基金公司5家,三方銷售3家,銀行3家,券商7家。仔細看下來,基本都是老牌、經驗很豐富的基金公司,以及我們最熟悉的一些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

從幾大機構的費率來看,基金投顧年費率原有範圍為0.15%-1.5%,不同基金公司也針對基金投顧費率不同折扣,3折、5折、6折,折扣後的費率也是非常便宜,最便宜的已不到0.1%。在前期起步階段,伴隨著各家都剛起步,處於推廣階段,估計各家的費率相差不會太大。

起步門檻方面,有的機構起投金額設定在了1萬、10萬,很多投資者可能認為基金投顧為高淨值客戶量身定製的。但其實並不是,很多機構的基金投顧的起步資金並不高,有的基金公司設定在了500元,有的為1000元,支付寶上線的「幫你投」,起步門檻統一定在了800元。所以,基金投顧服務也是適用普通投資者的。

專業人士幫你理財

不得不說,基金投顧服務的出現,它代表了一個大趨勢。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專業人士,來給大家提供專業,且適合自己的金融服務。

不過,基金投顧還處在起步階段,客戶購買基金投顧服務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賺錢,所以具體的投資效果還需要時間來驗證。金庫君則認為以後即便業務成熟了,大家也不要忽視,投資的關鍵因素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投資心態。

相關焦點

  • 基金投資者常犯的十個投資錯誤
    今天看但斌的演講,他說:「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來說是大年,但是,65%的老百姓是虧錢的。」這其實是公募基金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之前,中歐基金曾對自家基金產品和客戶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中歐基金旗下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高達52.01%,而中歐的客戶收益遠低於基金收益。
  • 大成基金譚曉岡: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矛盾
    譚曉岡表示,要做大做強權益基金,核心就是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矛盾。過去15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達13.5%,基金公司的專業投資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持有人真正賺錢的比例並不高,投資體驗不是很好,並沒有充分享受到經濟持續增長和優秀企業快速發展的紅利。
  • 別人買基金賺錢,自己卻虧錢,應該注意什麼方面?
    當然了,說到理財便不得不提基金二字,因為,如今基金算是非常火,甚至有人說過,今年以來買基金躺著不動,所賺到的收益都比股票要多得多。當然了,也並非所有人都賺錢,例如,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買的基金都是虧的,而別人買的基金卻是掙錢的,究竟自己錯在了哪裡?那麼,買基金總是虧,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 基金其實很賺錢 基金定投裡面的門道
    通過選擇這些優質基金,然後讓專業的基金經理去幫我們選擇優秀的股票,我們是完全有可能每年賺10%-15%高收益。(3)不賺錢的根本是不懂中國A股的散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喜歡追漲殺跌。這個特點基民在基金投資過程中同樣表現得很明顯。說到底就是不懂要怎麼買。
  • 稜鏡|百億基金一天售罄,有錢買也得配售,但投資者為何難賺錢?
    而過去多年,「基金賺錢,投資者不賺錢」的悖論也成為很多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刻板印象。如何打破這一魔咒?投資者湧入,新基金髮行創紀錄「我今年基金投資收益才25%。」投資者成瑜對這一收益水平並不太滿意。投資門檻僅1元或10元,專業的基金經理操盤,在研究選股、擇時等方面更具優勢——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曾表示,公募基金最為規範、透明,是最適合大眾理財的投資工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合支付寶在近期發布的《2020國人理財趨勢報告》顯示,據最新調研數據,超9成投資者傾向於基金理財,僅有2成投資者傾向於自己買股票。
  • 基金怎麼玩才賺錢?理財魔方4招破解投資者困惑
    無論是理財小白,亦或資深的投資者,都曾有過「基金怎麼玩」的困惑,對於這個行業難題來說,國內首個人工智慧理財APP的創始人馬永諳,曾為諸多投資者給出了最佳的方案。
  • 現實如此,個人投資者買股票不如買基金!
    可以預見即便在未來的牛市裡也難有全面普漲行情,分化依舊會比較嚴重,鑑於個人投資者在專業能力、經驗、精力上都無法適應市場,直接買基金的方式大概率會強於自己買股。近些年,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著積極變化,機構資金已然成為市場主導。數據顯示,2019年初至今年11月底,境內專業機構的A股交易金額佔比17.75%,較2018年上升1.34個百分點。
  • ETF基金 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都可投資?哪些ETF基金賺錢效應明顯?
    3、操作透明程度高組合成分公開透明,每日公布PCF (申購贖回清單),買了哪些股票,倉位比例多少,投資者自己是清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基金經理的依賴,所以專業投資者大都青睞ETF。4、套利機制由於ETF在場內場外都可以交易,有時候會出現交易價差,投資者就可以在兩個市場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益。怎麼理解呢?秒懂君舉個例子:那麼,說了這麼多ETF的好處,大家估計都心痒痒了。接下裡就講下重點,我們應該怎麼投資ETF呢?
  • 為什麼基金賺錢 基民不賺錢?
    而這其中,嘉實增長(070002)以上面所說的收益率水平排名第二,即它是整個公募基金歷史上收益排名第二的基金。 如果你也有幸在過往的時間裡,買到了這樣的一款賺錢的好基金,你應該可以賺到錢了吧,不僅可以賺到錢,應該還可以賺到大錢了,是不是?但是現實中往往一個美好的故事總會迎來反轉,那問題來了,你知道通過買入這麼一款賺錢的好產品,賺到錢的投資者有多少嗎?
  • 買基金真的是「十買九虧剩下一個不賺錢」?
    近年來買基金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相信基金是能讓賺錢的「聖地」,相信基金經理比自己的能力更強,比自己的投資技巧更專業,與其自己一個人在金融市場中廝殺,最終還不賺錢,不如投入基金中進行買賣。買基金真的是「十買九虧剩下一個不賺錢」?
  • 市場降溫,才是新人買基金最佳的入場時機
    投資往往是反人性的,人棄我取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拿買基金投資來說,在熊市中買基金的人,持有幾年之後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益,因為沒有賺錢效應,很多人都不願意在熊市中買基金,在市場火爆時,因為看到身邊很多買基金的人都賺錢了,很多人又開始加速進場,如果市場轉向,往往錢沒賺到,還被套牢。
  • 學會這五條股票和基金底層投資邏輯,作為投資者,你也可以賺錢
    股票和基金投資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生意,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懂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如果你能夠把這五個問題搞明白,那麼你就有可能戰勝市場中80%的投資者,下面我們來分別看下都是哪五個問題。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支付寶推薦的基金?
    因為像支付寶這類三方基金平臺代銷基金產品,肯定是希望基金產品賣得更好,所以推薦給大家看到的,都是過去漲得好的。而這就導致了當你被推薦買入的時候,幾乎就是漲到最高位的時候,大概率接下來就會面臨下跌。即使推薦的確實是好基金,但是你一買就跌被嚇住了,後面扛不住也還是變成了韭菜。
  • 同樣是買基金,為什麼你總是不賺錢?
    今年買基金你們賺了多少?2020年,萬萬沒想到我們會見證這麼多的歷史事件!而我和暴富的機會卻始終沒有擦出愛的火花~萬萬沒想到第一次買基金就輸的那麼慘!萬萬沒想到跟著大佬抄作業也能賠!萬萬沒想到同樣是買基金別人賺錢我卻在虧錢!
  • 基金賺錢基民虧?產品持有體驗不佳仍是金融機構財富管理痛點! 基金...
    我們不能抱怨客戶這種順應人性弱點的操作,作為專業人士,我們思考的是,為客戶推薦了優秀的基金之後,如何讓客戶在市場裡待的夠久,做到長期穩定持有,最終分享到收益,這成為了我們財富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為此,招商證券通過推廣基金組合投資平滑淨值波動,優化投資者在長期持有過程中的體驗,通過陪伴式理財服務,幫助客戶對抗投資對人性的考驗。
  • 銀行螺絲釘:這樣買基金,才能賺更多
    雪球匯聚知名經濟學家,明星公私募基金經理和雪球人氣用戶,共同展望市場發展,助力投資者穿越迷霧。現場,雪球人氣用戶銀行螺絲釘從專業投資者的視角,分享了對於基金投資的看法。但是我們看一下滬深300還有中證500,今年的收益大概是2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投的是一些比較標準的指數基金,大概可以跑贏一大半的股票,所以今年確實是買股票基金比自己炒股更容易去賺錢。但是這裡有一個情況,有很多的基金現在的收益率不錯,但是作為投資者,是不是在基金上真正賺到了錢呢?
  • 買的基金賺錢了,什麼時候止盈?
    另外,問某個股票、某個基金能不能買的問題,要不要賣的問題,一律不回答。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關鍵決策需要你自己下決定。包括跟投網叔的實盤,也請三思而行。1.0說一個扎心的結論。面對瘋牛行情,牛市高點止盈最賺錢。這是2015年的瘋牛行情。如果不在牛市高點賣出,那隨之而來的就是腰斬(滬深300指數最多跌了48%)。面對結構性牛市,不要管大盤如何變化,只要你買的那個基金漲得非常高了,也要果斷止盈。
  • 基金基礎知識學習
    01.基金是個啥?通俗地說股票基金就是一籃子股票。本質上我們還是買一堆公司組合。但是我們普通人呢,啥也不懂也不是專業的,那麼這時候就由專業的金融投資人士組成一個基金公司,專門發行基金。擁有了一個公司的股票,其實就相當於你擁有了一部分公司的股份。你買多少錢股票按比例就擁有多少股份,之後公司賺錢股票價格上漲,你買的股票就上漲賺錢,反之下跌虧錢。03.那我們為啥不直接買股票呢?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專業的投資能力。況且目前中國市場將近4000隻股票,這麼多公司我們選哪只?
  • 為什麼普通人就應該買基金?
    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有大量資源投入到股票的研究和跟蹤、組合的管理、交易的執行等等。一個公募基金通常有幾十人的投研團隊,這些人大多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名校,又有大量的券商分析師以及其他獨立研究諮詢提供商給他們服務。一個正規的私募基金也通常有十人左右的投研團隊,而且私募基金創始人往往本身在投資上有較強的建樹以及成熟的投資方法論。
  • 買基金有沒有風險?會不會血本無歸?基金怎麼玩才能賺錢?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聊買基金的故事,買基金要跟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也有人會問:老師你講那麼多,感覺你專業水平也是挺ok的,能不能直接給我推薦幾隻基金?我證券從業十多年,有很多客戶也都是這樣的心態。人都喜歡走捷徑,當然,我是很願意去幫助他的,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上來講,我的風險承受的能力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我個人風險偏好的標的不一定適合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