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許多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人們開始用日漸成熟的科技手段為行業賦能,甚至用科技產品直接抗擊疫情。
例如今年2月,荷蘭美女伊凡娜在回國時就注意到了一款送餐機器人,在送餐過程中減少了人為的接觸,加強了食品的安全。她敏銳地察覺到其潛在機會,迅速把機器人帶回荷蘭並為此著手創辦了機器人體驗中心。
「我第一次在我們國家看到這個機器人,是在今年2月的一家餐館裡。我當時就愛上了(這個機器人),因為當時服務員(看到機器人)很高興,大家(看到它)都很高興。它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我在市場上查詢了一下,很希望將它們帶到荷蘭。」據伊凡娜介紹,這款機器人可用於醫院、旅館、日託中心或餐館。
伊凡娜所說的這款送餐機器人是普渡科技的明星產品:機器人「歡樂送」,目前已遠銷海內外,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3000餘家餐廳投入使用。
當前,機器人體驗中心裡放著三臺機器人"蘇珊」、弗蘭克" 以及「弗朗西恩」。某大學的學生Nam Tran一邊介紹一邊展示。這些機器人不可能發生相互碰撞。「真的是不可置信!系統可以知道每個機器人在地圖上的具體位置,機器人下方的攝像機可以讓它們很清晰的看到彼此,所以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彼此。」
Nan Tran所說的系統和攝像機是指PUDU SLAM多傳感器融合算法。相比於傳統的雷射雷達SLAM或單視覺SLAM算法更依賴於傳感器本身的能力,PUDU SLAM能夠結合多種傳感器的優點,彌補單一方案的不足。目前,PUDU SLAM算法不斷優化,已經能支持機器人通過狹窄至60釐米的過道(餐廳的過道一般為120釐米)。
在機器人體驗中心直觀了解到機器人能做什麼後,人們對送餐機器人「歡樂送」的「智能化」和「無接觸」 有了更深刻的認識。9月,機器人「弗朗西恩」開始在德爾寧恩的路邊餐館"Frans op den Bult"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用。
餐廳裡,機器人「弗朗西恩」 的工作開展地十分順利,為顧客送盤子,冰淇淋、開胃菜等。機器人能招呼顧客,也能和其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讓一些顧客讚不絕口。經常有顧客主動要求機器人送餐品。比如「我買了冰淇淋,能讓機器人拿過來嗎?」或 「可以讓機器人把法棍麵包帶來嗎?」
伊凡娜認為,如今在新冠病毒疫情流行期,使用這種送餐機器人是人們所能想到的保持安全距離的理想方法。「她(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保持1.5米安全距離的疫情防控施要求,遞送任何東西,還可以使人們變得快樂,因為她一直在微笑。而且她邊走邊播音樂,也可以讓感到孤獨或者生病的人更加開心。」
為了有效減少由人與人接觸產生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越來越多的荷蘭餐廳開始使用這款送餐機器人。例如,荷蘭首都特定方位標誌、旅遊新名勝的海上皇宮餐廳於近月就投入使用了送餐機器人「歡樂送」。
實際上,送餐機器人不僅是餐廳的理想選擇,也是醫院、旅館、日託中心、養老院等多元產業的絕佳選擇。機器人「歡樂送」在越來越多的場景成功實現應用,這是普渡科技產品得到越來越多行業認可的一個印證,也是中國科技不斷加快創新的一個縮影。
未來,普渡科技的送餐機器人將賦能多元產業,與各產業一起攜手並肩,共同迎接疫情結束的春暖花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