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董事長離任 人事震蕩或折射擴張後遺症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復星醫藥的人事動蕩持續發酵,今年以來相繼有6位高管離任,職位包括董事長、聯席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副總裁,其業績、市值與頭部企業的差距不斷被拉大,外界認為這或是造成本輪高層震蕩的因素之一

今年10月29日,復星醫藥(600196.SH)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陳啟宇、聯席董事長姚方辭職,原總裁吳以芳繼任董事長職位。同時,總裁職位分為執行總裁、聯席總裁,關曉暉出任執行總裁,陳玉卿、王可心、李東明共同擔任聯席總裁。

這成了復星醫藥今年人事動蕩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10月底,復星醫藥已有6位高管離職,職位包括董事長、聯席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副總裁。

2019年,復星醫藥曾對自己的高管團隊有一次大規模擴充。不過,這家持續外延收購的醫藥集團,業績、市值與頭部同行企業的差距不斷被拉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此背景下,或造成今年管理層大規模"瘦身"。

今年6位高管辭職

復星醫藥的高管餘震,仍在繼續。

更換董事長僅隔一天,復星醫藥再度宣布人事公告,副總裁彭奕然因個人原因,遞交書面辭呈,成為今年第6位辭職高管。

在此之前,戴昆、Hequn Yin、李建青先後辭任復星醫藥的副總裁、高級副總裁等職位。復星醫藥的高管"瘦身",比任何時候都來得兇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高管一年前才被聘任至崗位。根據2019年年報,復星醫藥共有6位高級副總裁、15位副總裁,任期都到2022年。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情況一欄裡,復星醫藥披露在當年新聘1位高級副總裁、9位副總裁。

(復星醫藥今年以來離職高管名單,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一年前批量入職,一年後批量離開,這一切要溯源到復星醫藥的業務和組織架構。

作為一家A+H股上市公司,復星醫藥業務廣闊,覆蓋藥品、器械、服務等全產業鏈板塊。分工方面,復星醫藥負責戰略規劃與資本運作,其控股子公司,如復宏漢霖、復星凱特等,負責具體業務的經營。

儘管復星醫藥從未在年度報告中詳解其組織架構,但《投資者網》拿到的一份文件顯示,復星醫藥總裁室下設多個事業部、委員會,包括投資、製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醫學診斷、醫療器械、消費品,以及其他孵化中的業務等。雖然該文件真實性未獲復星醫藥證實,但其業務線不斷拉長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業務部門一個副總裁。2018年,復星醫藥的副總裁人數還是10名,一年後就增加至15名。

履歷方面,2019年新任的副總裁全部出身於集團內部,要麼來自復星醫藥,要麼來自復星醫藥下屬子公司。不過,若細分這些副總裁在復星醫藥的履歷時間,2010年可看作分水嶺。

今年離職的3位副總裁,戴昆、李建青、彭奕然,均為2010年後從外部,包括諾華、石藥集團、葛蘭素史克等公司進入集團;去年新任並且留任至今的副總裁,均為2010年前進入集團,基本從子公司提拔。

《投資者網》試圖就相關問題向復星醫藥電話與郵件求證,但一直無人接聽或回復。

與頭部企業差距拉大

"內生式增長、外延式擴張、整合式發展",這是復星醫藥對自身戰略的概括。其中,外延擴張是主基調。

Wind統計顯示,經過持續努力,復星醫藥已累計完成19筆併購。靠著激進的擴張,復星醫藥把觸角伸向大健康領域的每個角落,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王國"。

王國徵戰,每打下一塊地,都建立對應的組織管理。復星醫藥每一次收購,也會把標的納入不同事業部,由副總裁把握事業部大方向,負責標的公司的日常運營。

復星醫藥持續併購,事業部增加持續,副總裁人數也持續上升。多年下來,復星醫藥更像是一家股權投資公司。

相比之下,復星醫藥的可對比公司,恆瑞醫藥則注重內生增長,即通過大手筆研發創新藥,在藥品領域做大做強。因此,國內兩家頭部醫藥公司的競爭,也成了兩種模式的競爭。

根據Wind統計,2018年復星醫藥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為249.18億元、30.2億元,恆瑞醫藥的數據為174.2億元、40.6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復星醫藥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為221億元、27.5億元,恆瑞醫藥的數據為194.13億元、42.43億元。

對比可知,儘管復星醫藥的營業收入仍高於恆瑞醫療,但兩家公司的差距已逐漸縮小。相反,復星醫藥與恆瑞醫藥的淨利潤差距,被不斷拉大。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兩家公司的市值差距,也越拉越遠。根據Wind統計,2018年底復星醫藥、恆瑞醫藥的市值分別為596.42億元、1942.3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復星醫藥、恆瑞醫藥的市值分別為1393.7億元、4736.7億元。

(復星醫藥與恆瑞醫藥業績和市值對比,數據來源:Wind)

無論業績還是市值,恆瑞醫藥的一日千裡,與復星醫藥的小步慢跑,形成鮮明反差。

《投資者網》就業績與市值被頭部企業拉開差距,進而是否導致今年大批高管離職等問題,向復星醫藥求證,對方一直未予置評。

"中國版強生"前路難行

併購、拆分上市、再併購、再拆分上市。美國強生通過該模式壯大,復星醫藥也如法炮製,意圖構建中國版的強生。

2013年,復星醫藥成立子公司Sisram Med,之後收購以色列醫美器械Alma,並將其裝入Sisram Med。四年後,Sisram Med上市港交所,股票名為復銳醫療科技(01696.HK)。

同樣的劇情還發生在印度藥企Gland Pharma。2017年,復星醫藥以10.91億美元收購該公司,成為當時國內藥企最大的海外併購。今年11月,復星醫藥公告,印度和孟買交易所已原則性批准Gland Pharma上市申請。

不過,復星醫藥的外延式擴張也隱患重重。

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之前收購的奧鴻藥業,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6.03億元、6104.84萬元,去年同期兩項數據為12.43億元、1.63億元。報告期內,奧鴻藥業的商譽餘額為9.46億元,佔總商譽的10.4%。

更尷尬的是復星醫藥內生式增長,也未達到市場預期的高度。

在復星醫藥的版圖中,復宏漢霖被譽為最大的明珠。其耀眼之處並非盈利能力,甚至到目前為止,其淨利潤還未扭虧為盈。復宏漢霖的任務,是承擔集團生物藥的創新研發,豎起創新大旗。

截至今年上半年,復宏漢霖的研發費用高達7.57億元,佔復星醫藥研發總費用的62.87%。報告期內,復宏漢霖在國內上市2款藥品,並於去年登陸港交所,目前啟動了科創板IPO輔導。

不過,復宏漢霖的競爭對手信達生物,目前已擁有4款上市藥品。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被市場普遍認為是生物藥的第一梯隊,復宏漢霖不在其列。

《投資者網》就復宏漢霖的高投入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向復星醫藥求證,但對方尚未置評。(思維財經出品)

內容來源:投資時報

作者:蔡俊

相關焦點

  • 復星醫藥人事密集變動:陳啟宇辭任董事長 另有6位高管今年接連辭職
    中國網財經10月30日訊(記者杜丁 牛荷) 今日,復星醫藥(600196,股吧)(SH:600196)發布公告稱,近日,董事會接到副總裁彭奕然的書面辭職函。公告顯示,彭奕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自2020年10月30日起不再擔任本公司副總裁職務。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這已是復星醫藥第6位辭職的高管。
  • 復星醫藥高管密集變動!近90億商譽壓頂,醫藥界「PE」弊端突顯
    據新浪醫藥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這已是復星醫藥第9位辭職的高管。今年復星醫藥離職高管包括董事長、聯席董事長、副總裁等,離職原因涉及個人原因、家庭原因、工作變動。 10月31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彭奕然向復星醫藥董事會遞交辭職函,彭奕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復星醫藥副總裁職務;10月30日,復星醫藥發布了關於董事長變更及主要管理層調整的公告,復星醫藥董事會收到陳啟宇、姚方的書面辭職函,因工作安排調整,陳啟宇、姚方分別辭去復星醫藥董事長、聯席董事長職務。
  • 復星醫藥換帥!多家知名藥企高管換血!
    10月29日,上海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工作調整,陳啟宇、姚方分別辭去復星醫藥董事長、聯席董事長,吳以芳將擔任復星醫藥執行董事、董事長及執行長。對於29日發布的公告,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已發生多位高管離職的情況,復星醫藥的藥物研發副總裁Hequn Yin、非執行董事梁劍峰、王燦以及公司副總裁戴昆、李建青分別在1-6月離職。而對於此次變動之後,復星醫藥的高管團隊在今年實則上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 梁信軍離職兩年再亮相 曾主導復星國際化擴張
    1968年生於浙江台州的梁信軍是復星集團的聯合創始人之一,1991畢業於復旦大學的遺傳工程學,2007年取得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任復星集團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執行長,2017年3月28日因身體原因從任職25年的復星辭職,引市場震驚。27年前,復星國際名為「廣信科技」,此名取自復星元老郭廣昌的「廣」和梁信軍的「信」。
  • 疫苗板塊拉升,復星醫藥漲超6%,利好消息密集發布
    周四早盤,受多重利好消息提振,疫苗板塊震蕩拉升。截至發稿,復星醫藥漲超6%,博暉創新、智飛生物、昭衍新藥、西藏藥業、華蘭生物等跟漲。近期,新冠疫苗相關利好消息密集發布。消息上,11月12日,復星醫藥早間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到《受理通知書》,其獲許可的mRNA疫苗BNT162b2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
  • 復星醫藥(02196)董事長吳以芳:mRNA疫苗是國際合作的碩果,將積極...
    復星醫藥(02196)董事長吳以芳:「mRNA疫苗是我們國際合作的巨大成果,國內其他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進展非常快,但中國有14億人口,我認為供應量還是有挑戰的。」隨著海外mRNA新冠候選疫苗臨床結果傳來好消息,疫苗合作方之一的復星醫藥再次受到關注。
  • 今年五位高管相繼離職 復星醫藥千億市值的門檻靠什麼過?
    6月2日,上海復星醫藥又一位副總裁離職了,而僅半年時間該公司有5位高管離職,其中多位高管任職時間不到一年。復星醫藥和恆瑞是國內公認的兩大藥企,但復星醫藥作為業務覆蓋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市值卻被恆瑞遠遠甩開,一直認為被低估的復星醫藥卻始終在千億市值門口躊躇不前。
  • 莫高股份,老白乾酒,復星醫藥,大北農,究竟誰是蓄力機會妖股?
    堅持「開放的莫高、走出去的戰略」,以「酒業、藥業、環保產業」三大產業進行擴張提升,其中酒業優先發展,藥業穩固發展,環保產業創新發展。 復星醫藥,以藥品製造與研發為核心,業務覆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 三季度實現營收221億元,同比增加4.1%,歸母淨利潤為24.8億元,同比增加20.1%。 抗疫產品驅動器械板塊維持高速發展。
  • 復星醫藥(02196):復星醫藥產業與Kite Pharma擬對復星凱特進行增資...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復星醫藥(02196)發布公告,2020年3月30日,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與KP EU C.V.(以下簡稱「KitePharma」)籤訂《中外合作經營合同之修正案(三)」》,復星醫藥產業與Kite Pharma擬根據各自所持復星凱特股權比例對復星凱特進行增資。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以等值於500萬美元的人民幣現金認繳復星凱特新增註冊資本500萬美元、Kite Pharma擬以500萬美元現金認繳復星凱特新增註冊資本500萬美元。
  • 人事變動快報:除了蘇敬軾和韓石 還有他們…..
    對房企而言,少不了的是人事變動及離職狂潮,僅這三天,百勝中國事業部主席兼執行長蘇敬軾宣布退休、大悅城執行董事及總經理韓石辭職......不過,離職也意味著重聘,復星上海BFC項目總裁位置在吳洋走了之後終於找到了新的人選,而原陽光城聯席董事長陳凱也有可能就任中南地產董事長......
  • 上海灘首富郭廣昌和他的復星醫藥!
    2014年8月,復星醫藥出資5.11億元在台州設立台州市讚揚醫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暫名,持股75%)。在併購上,除了布局國內以外,國際化擴張也是復星醫藥戰略重點。2017年3月,復星醫藥宣布以9000萬美元收購瑞典醫療器械公司Breas Medical Group的80%股權。
  • 復星醫藥商譽高達89億 手握疫苗能否擠掉業績「水份」
    隨著疫苗研發取得進展,復星醫藥股價也創出新高。截至8月6日,復星醫藥A股股價一度達到79.19元/股(前復權,下同),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市值也成功衝破2000億元。據復星醫藥介紹,在批准前,這款疫苗顯示出了95%的保護率。不過在此期間,公司股價並未如前一路飆升。截至12月23日收盤,復星醫藥股價較8月6日峰值下跌了約27%,市值也下滑至1483億元。而與之營收體量相近的醫藥龍頭恆瑞醫藥的市值已達5652億元,為復星醫藥的近4倍。
  • 復星醫藥商譽高達89億 手握疫苗能否擠掉業績"水份"
    不過不同於其他疫苗概念股大受追捧,復星醫藥卻鮮受關注,數據顯示,疫苗指數(8841313.WI)今年2月至6月最高漲幅達73%,同期復星漲幅僅為29%。  7月16日,復星醫藥產業開展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BNT162b1)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獲國家藥監局批准。8月5日,復星醫藥宣布,在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准後,截至目前,已有72名受試者接種。
  • 復星醫藥副總裁李鑫磊辭職 今年已有近10位高管變動
    12月24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接到副總裁李鑫磊先生的書面辭職函。李鑫磊先生因工作安排,向本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另值得關注的是,10月31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彭奕然向復星醫藥董事會遞交辭職函,彭奕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復星醫藥副總裁職務;10月30日,復星醫藥發布了關於董事長變更及主要管理層調整的公告稱,近日復星醫藥董事會收到陳啟宇、姚方的書面辭職函,因工作安排調整,陳啟宇、姚方分別辭去復星醫藥董事長、聯席董事長職務。
  • 長春高新,復星醫藥,恆瑞醫藥,華北製藥,誰是醫藥真反擊老大?
    目前大盤處於結構性震蕩階段,單邊行情十分明顯,主要還是因為增量資金沒有入場更多的是存量資金的一個博弈,在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注意題材以及節奏的把握,不論是之前的有色金屬補漲亦或是價值科技的異動,其根源都是底部板塊的補漲,其次就是前期熱點板塊以及個股的二波修復反彈,這就是當下的兩條主線,那麼上述幾隻票裡面, 究竟誰是醫藥真反擊老大?
  • 虛胖的復星醫藥!能值得持有一生嗎?
    8月5日,復星醫藥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布其與BioNTech在國內開展基於mRNA技術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值得注意的是,二級市場上半年瘋狂炒作疫苗概念股時,復星醫藥並未受到關注。數據顯示,疫苗指數(8841313.WI)今年2月至6月的漲幅高達73%,同期復星醫藥漲幅僅為29%。7月以來,疫苗指數漲幅為18%,而復星醫藥漲幅翻倍。
  • 復星醫藥分拆子公司Sisram在港上市 「醫健業務最值錢」
    6月7日,復星醫藥聯合復星國際發布公告稱,其下控股子公司SISRAM MEDICAL LTD(下稱「Sisram」)已於2017年6月6日獲香港聯交所確認可進行建議分拆及上市。 6月7日,復星醫藥聯合復星國際發布公告稱,其下控股子公司SISRAM MEDICAL LTD(下稱「Sisram」)已於2017年6月6日獲香港聯交所確認可進行建議分拆及上市。
  •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人事變動: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均變更
    點擊查看 天眼查數據顯示,11月18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人事變動。其中,法定代表人由佘魯林變更為劉敬楨。與此同時,原董事長郭建新退出,由劉敬楨接任,多為董事變更。
  • 復星醫藥: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增持137萬股,計劃投入不低於1億元增持
    每經AI快訊,復星醫藥(SH 600196,收盤價:52.42元)12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 年 12 月 1 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總額折合人民幣約 3957 萬元(按 2020 年 12 月 1 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
  • 202家上市藥企高管年薪出爐 復星董事長790萬奪冠
    據同花順中心公開數據統計,醫藥觀察家網整理了202家上市醫藥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2015年薪酬。其中,董事長薪酬最高的為復星醫藥的陳啟宇(790萬元),而總經理薪酬最高的是天士力的朱永宏(570.85萬元)。最低薪酬來自天目藥業,該公司董事長趙銳勇2015年只象徵性地領取了3300元。